第三百零五章 难道有不对的地方?

目录:穿成极品老太太后,我成了全村的顶梁柱| 作者:青依| 类别:其他类型

    练习心法后,最直观的感觉是困,陈瑜本来还以为自己睡了那么久,能去空间转一转,结果躺下又睡着了。

    清晨,精神抖擞的陈瑜认为自己这是睡饱了,让郑月娥把账本都带过来,整合家里的买卖是当务之急。

    回到家里,陈瑜愿意打开窗子,听着朗朗读书声做事,偶尔抬起头能看到下课的他们在院子里嬉戏。

    李安蹲在墙角,看着不远处。

    陈瑜对李安的印象很深,小小年纪就懂世故,虽说自己见到了太多少年老成的孩子了,但李安有那么点儿特别,他的世故里带着那么一丝丝的阴郁,根源应该是对出身的自卑。

    顺着李安的目光看过去,发现李安盯着的竟是萧祈玉,这让陈瑜心就一沉!

    只要有心人都会发现萧祈玉在苏家的地位有些特别,李安显然是个有心人。

    也巧了,刚好看到了苏五郎手里买卖的账本,经过上一次的事,苏五郎成熟了很多,也没听说最近有什么事情,再加上李秀英在孕期,苏五郎守在作坊那边少回来。

    从账目上看,赚得是真不少,酱油、酱,从七月份开始就能卖了,苏芸娘专门把四海酒楼的一面墙边摆了架子,四海酒楼的菜在味道上一绝的缘故,很快就有人都随手带一罐回去。

    知名度慢慢有了,陈瑜知道接下来要开铺面,等苏五郎回来后再商量定下来。

    看到李安就免不得想到李长发两口子,希望能不离心,只有这样才能长久下去,至于李安的心思,回头提醒苏谦修一句,注意点儿就行,如果是个能干又忠心的,未必不能用。

    说起来这些学堂里的孩子们也是打算过的,苏家的买卖铺面多了,伙计和掌柜都需要人,这些开蒙的孩子们科举入仕就太勉强了,整个苏家庄也才出了苏三郎和原主夫君两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能给谋生的机会,这些孩子的未来就会不一样。

    看来这事儿也得提上日程,家里的事情琐碎也多,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进去才行。

    下午的时候,郑月娥把家里所有的账目都带过来给陈瑜,婆媳两个人最后敲定了红利的事,长工和短工都会有,但不一样。

    “周家得空叫过来我见见。”陈瑜说。

    郑月娥点头:“娘,周家人在咱们庄子上势单力孤,之前日子过的挺穷,这一年来家底子厚实了些,怕是遭人眼红了。”

    “不碍事。”陈瑜非常懂得榜样的力量,周家就是许多人的榜样,而自己负责让他们看到。

    两个人正聊着天,庞大丽的大嗓门引起了俩人的注意,看着提着湿淋淋篓子站在大门口的人,郑月娥赶紧起身迎出来了。

    “我听说二奶奶回来了,我来送鱼。”庞大丽黝黑的脸上,一口白牙是太显眼了。

    郑月娥笑了:“昨儿我娘就念叨你们了,今儿你就过来了,先进去吧。”

    “哎。”庞大丽拎着篓子直接送去了后厨,洗干净了手才跟着郑月娥到前院来,陈瑜让她坐下来。

    这才问:“铁柱好很多了吧?”

    庞大丽赶紧点头:“福娘上次走的时候给铁柱送了好些药,这药还没吃完呢,铁柱都能劈柴了,不过二奶奶放心,我不让他做重活儿,养好了才行。”

    陈瑜挺喜欢庞大丽的性格的,算起来庞大丽也不算长工,铁柱伤了腰也没当成长工,但七星椒从种到收,庞大丽可没少出力,所以陈瑜相对来说要给的多一些,也有想要照顾这两口子的心思。

    “过年了,大宝回来没?”陈瑜问。

    庞大丽叹了口气:“没呢,也没给家里稍信儿,之前去青牛县打听了,他根本就没在青牛县找事做,真是儿大不由娘啊。”

    “这儿子就得出去闯荡,也别太担心了。”郑月娥给庞大丽倒了茶放在手边:“保不齐哪天回来了,就光宗耀祖了呢。”

    庞大丽苦笑着摇了摇头:“难啊,实不相瞒,今儿来找二奶奶是想求个差事做,我和铁柱都商量好了,跟周家一样当长工,就不知道二奶奶答不答应这事儿。”

    “行。”陈瑜接过去话茬,直接答应下来了。

    庞大丽没想到这么痛快,又惊又喜的站起来给陈瑜鞠躬:“二奶奶放心,我们两口子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干活赚钱过日子,能安稳就知足了。”

    听话听音儿,陈瑜笑望着庞大丽:“别人有点儿小心思也不怕,毕竟我这边用的人有数,今年用的短工多一些,明年开春后就不用短工了,都是忙着自己家的日子,挡不住别人一张嘴两块皮,那就随他们去。”

    “二奶奶说的对,我这就回了,铁柱还在家里等着呢。”庞大丽满心欢喜的回去了。

    陈瑜心里就更有点儿了,背地里想要闹腾出点儿幺蛾子的人不少,看来租种的地要撒手了。

    有着自己往回赎地的情份在,只要别人不闹得太难看,自己倒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真正要低头求人的可不是自己。

    就算肥料他们学会了,但种子,必须要出自自己手里的才是最优良的种子,不用时间长,一年就教育好了。

    二十二这天,苏芸娘和崔良秀都回来了,两个人早就商量过了,今儿早一些日子回来过年。

    苏芸娘的婚事不会太晚,过了年八月苏三郎就要科考,一旦考上了举人,这一家子得去乐成府那边,所以在家的日子都不多,早点儿回来也能和娘商量出来个对策,总不能把青牛县这边的买卖都停了。

    不单单他们两个人回来了,陈瑜也稍信儿让苏五郎回来过年,作坊都等着过了年再说,回到家里核算账目后,还要给李家送去人家应得的。

    苏六郎两口子这段日子都在山脚那边,为了找到最好的土,蒋春一家也都进山了。

    郑月娥是在村子里给蒋春一家买了了个院子安置的,蒋春一家对苏家那是感恩戴德的很。

    “让老六两口子也回来吧。”陈瑜对苏二郎说:“咱们家好些日子没聚在一起了,咱们年头到年尾得互相通通气才行。”

    下半晌,陈瑜坐在主位上,看了一圈,这大户人家的既视感啊。

    清了清嗓子,陈瑜说道:“年底了,咱们家的买卖账目和大家说一说,也都对一对,说到谁的账目,谁就认真点儿,就从芸娘的酒楼说起吧。”

    郑月娥听婆婆这么说,心就一沉,这些买卖账目难道有不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