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夏国除了上述五十万地方军外,亦有十多万由李氏皇族所掌握的中央军。
其中央军分别有铁鹞子、卫戍军(质子军)、擒生军、泼喜军、强弩兵、以及山讹兵此六兵种所组成。
其中铁鹞子也称之为“铁林”,这是夏国历史上非常闻名,极具神秘色彩的骑兵军种。
李元昊统治时期,这支形如闪电的骑兵数量装备约有三千人。
铁鹞子,一共划分为十组,各组有长,一组长官皆一时之悍将所担任。
可以说,这是一支装备精良,极具杀伤力的军队。
铁鹞子除了平时负责皇帝安全护卫之外,还在战争时期运用其独特的闪电战术率先发起第一轮骑兵冲锋,也称之为“前锋军”。
史料记载:“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骑士以索贯穿于马上,虽死不坠。”
水浒传中呼延灼的铁锁连环马,就是施耐庵根据夏军铁鹞子为原型所改编。
第二兵种擒生兵也称之为“擒生”,这个兵种是一支非一线作战军种军种。
战争爆发时其主要的目标就是抢掠敌方阵营中的家禽,和俘虏战俘为主要职责,全军共有十万人,正兵三万,负担七万。
卫戍军亦称之为质子军,这个兵种是采用党项宗族子弟作为入选标准,属于皇室贵族兵种。
从其中遴选善于骑射、勇勐善战的贵族子弟组建的一支军事力量。
卫戍兵种其主要担负的职责就是担任皇室成员的警卫工作,卫戍兵的数量约五千人左右。
史料记载:选豪族善弓马500人,担任皇宫内室六班轮值,分三组护卫。
泼喜军是夏军的炮兵部队,人数大致在两百人左右。
史料记载:陟立旋风炮于骆驼鞍,纵石如拳。
强弩兵这是夏军一支专门为了防御敌军骑兵而新组建的一个兵种。
《宋史》记载:始纵铁骑冲我军,继以步奚挽强注射,锋不可当。
山讹兵,称之为横山羌兵,此兵种在夏国所有兵种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个兵种人人勇勐善战,悍不畏死,是夏国国内唯一一支保持旧俗,在原时空能与蒙古骑兵当面抗衡的军队。
说是夏军第一军也不为过!
横山羌就是居住于陕西横山一带党项羌部落。所指西夏军中的横山羌兵,称“山讹”,人马劲悍,每战必为前锋。
“若战倚山讹,山讹者,横山羌,平夏兵不及也。”
山讹军人数约在四万人左右。
此六兵种便组成了夏国的中央核心兵力。
夏国有着人数高达六十多万的总兵力,但其实除了十多万中央军之外,剩下的也就是十二监军司的十多万党项氏族兵了。
也就是说夏军真正的主力在二十万左右。
而这二十万主力之中除了十多万中央军,剩下的便是夏军的河曲兵与河西兵(河西走廊)了。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a href="http://www.yeguoyuedu.com" target="_blank">www.yeguoyuedu.com</a>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河曲亦为河套,属河曲两监军司所辖,人数大致在七万左右。
河曲两监军司与中央六军,共同组建成了夏国首都附近的驻防军事力量。
河曲兵在夏国的地位就相当于清朝时通州大营对北京一样重要,属于皇权保障,国家基石,是不能随便动的。
否则一旦出现意外,会对兴庆府造成严重的危险,所以这也是李纯佑等人不赞同嵬名令公调动河曲兵的原因。
毕竟夏国还没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夏国高层可不敢放松兴庆府周边的安全。
要是河曲兵调走了,北方没挡住金军,或者金军突然突破夏国的外围防线抵达河套平原,那对夏国来说会是一场天大的灾难。
没了河曲兵在兴庆府周围守着,让金军在夏国再来一场靖康之变的翻版,那李纯佑都能哭晕在厕所里。
所以任凭嵬名令公说破天,只要不到亡国的边缘,李纯佑是绝对不会同意让河曲兵离开河套地区的。
只有河曲兵在,哪怕金军打到河套了,李纯佑依旧有信心坚守住兴庆府。
若没了河曲兵,夏国兴庆府的三角战略防线就会缺少一环,如此兴庆府的安全就没了保证。
首先夏国的兵力总体布局便是以京师兴庆府为核心,四面设防、抵御邻邦。
这其中最重要就是兴庆府周边的三角防线,分别以河曲兵以及中央六军分成三个角,拱卫兴庆府的安全。
何为三角防线?
三角防线就是在围绕兴庆府为核心点,以西至北到贺兰山地区。
以南到灵州,军力部署为十五万到十七万人不等,这个核心战略部署是西夏兵力的重点,也是夏国一支重装机动力量。
这十七万以中央军六军以及河曲兵的整体军事部署,由此构建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三角形战略防线。
其中贺兰山兵力部署五万左右,灵州部署兵力五万左右,兴庆府七万左右,从而形成了一条三角线的防御。
此三角防线说是兴庆府的三道大门也不为过。
除了兴庆府周边的三角防线之外,夏国还在四方边疆,分别设有四条防线。
第一条防线属于北疆防线,夏军在黄河以北至午腊蒻地区部署兵力六万防御金国。
第二条防线属于南疆防线、夏军在黄河以南洪州(陕西省靖边)白豹、安州(西安州)、盐州、罗落、天都山、惟精山等边境沿线部署兵力五万有余,时刻防御东南方面的金军。
第三条属于东疆防线、是在左厢宥州路部署兵力五万,防御金国山西、漠南以及陕北方面的金军。
第四条属于西疆防线、是在右厢甘州路部署兵力三万人,防御吐蕃、回鹘等敌。
因而夏国的兵力部署亦可称之为“内三,外四”,内三角,外四边。
夏国在外设十二监军司,逐个统驭,重兵驻守防守险关要地,作为外围的地方防御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夏军将军事机动部队的重点布防区域设置在了贺兰山地区、灵州地区、兴庆府地区这个三角型的区域。
这个军事部署即能同时辐射于其周围的边境线,又能卫护于夏国心脏首府所在,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战略。
依次部署,这是一种同时即能进可攻、又能退可守的一种灵活性战术。
更能环绕卫护河东与河西地区,又增强了卫戍边防的力量,可以称之为内外兼顾,调度运筹亦可兼顾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