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制甲造船

目录: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作者:釜中囚| 类别:历史军事

    铁木甲的制作比刘襄想象中的要简单不少,在钢锯和磨具之下,铁桦木被制成各式甲片,经过测试,同等重量下甲片的防御力不次于冷锻甲。

    但有个问题,铁桦木比钢铁轻九倍,同样的防御力,它的体积是铁甲的九倍,穿上这样的铠甲走路都困难。

    它不适合重甲,且延展性不如钢铁,过薄的甲片容易碎裂,所以它也不适合轻甲。

    “也就是说,这种铁木甲既不能代替冷锻甲也不能代替革甲?”刘襄问道。

    甲胄工师琢磨了一下回答道:“依卑下的经验,无法顶替冷锻重甲,但是可以代替革甲和铁扎甲,二十斤左右的铁木甲防护力堪比普通铁甲,最好是甲厚三分,重十五斤左右的铠甲,防御尚可且轻便灵活,不会阻碍战斗。”

    汉代的铁甲甲片一般厚一分左右,就是两毫米多点,三分已经是七毫米了,甲片下面还得加皮质的底层,再厚的话真的会影响行动。毕竟铠甲是用来作战的,不能穿上厚厚的一层做行动迟缓的木人桩,太笨拙可不行。

    “你觉得哪种型制的铠甲适合这种铁木?”刘襄掂着轻飘飘的甲片,觉得不太适合做鳞甲。

    鱼鳞甲的一部分防御能力是甲片自重使它们贴合在一处,形成一个共同防御体,这种又厚又轻的甲片,真的能够做到吗?他有点疑惑。

    工师的回答肯定了他的怀疑:“扎甲,甲片太轻了,不适合鳞甲,还得是大甲片才行,甲片过小不容易切割且怕火。”

    “先做一副成甲,看看应对弓弩的效果。”

    “唯。”

    留下铁桦木战具,刘襄来到海南小城下游的造船厂。

    幽州有两座造船厂,一处在海阳县的出海口,一处在泉州县的出海口,这两个船厂都让他失望了,建立两年多,仍然造不出主力战船。

    一方面是掌握不好龙骨拼接技术,造出来的大船不够坚固,无法适应水战之时的剧烈碰撞。另一方面是近海贸易的开展,货船需求量太大,卖船很赚钱,工师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这两个船厂为刘襄赚了不少的钱,云帆营其实是靠着船厂养活的,他的投入真的不大。

    砍伐木料的主力是苦役,其他的钢钉、桐油、石灰都产自官办工坊,而幽州的官办工坊就是刘襄的私产,甚至第一批的造船材料都是他当年抢来的,所以成本极低,定船的商人给的又多,利润可以用万倍做单位。

    可这不耽误他对船厂和水军的失望。

    也是没办法,船工好

    。招募,甚至工师也高价请到了几个,可大匠挖不到,想绑架都找不到机会,这就相当于幽州只有造船工人,没有设计师,技术上比不得扬州和荆州的船厂。

    刘襄看了眼拉过来的几根木料,这是在国内城找到的还没被做成兵器的原木。

    也许要另辟蹊径了。

    汉代水军的主力战舰是艨艟、斗舰和楼船,艨艟是十丈以上的快速舰艇,用牛皮覆盖船顶,负责冲击敌方舰队阵型的战船。斗舰是十五丈到二十丈的大战船,船上设女墙,建棚户,以弓弩为主要作战手段,必要时也能打接舷战。

    楼船是主力中的主力,大楼船普遍超过二十丈,建三层城楼,载兵几百到一两千不等,远近皆能,甚至还有投石机,是这个时代的大杀器。

    将来刘襄会面对几千艘这三种主力战舰,他不着急建立水军能行吗?除非他不去长江以南。

    幽州的造船技术跟不上汉代的主流,那就只能寻找主力战舰的弱点,针对弱点另辟蹊径。

    弱点就是这三种船型全是平底船,航速慢,不适应海战。

    楼船和斗舰的速度在普通的水文情况下,跟走路差不多,一天也就百十里,按现代的航速算,就是三到五节之间。艨艟快点,最多也就六节。

    所以,他想试试能不能造出尖底桨帆船,利用速度和灵活性玩一玩狼群战术,而且尖底船更稳定,在海战中的适应性更好,就是载重小不适合做货船。

    “知道动物的骨架吗?”他问船厂工师。

    “回将军的话,卑下知道。”

    “船底呈漏斗状,脊椎为船体的主龙骨,前后与船柱相连,肋骨为船肋,主龙骨两侧再加两道旁龙骨,与肋骨相连,旁龙骨之上再加龙筋固定肋骨,这就是船底的主架了。剩下的跟平底船一样,覆盖船板,勾缝防渗水,分隔舱室作为水密舱。”

    工师按照刘襄的说法做了个两尺多长的船底框架模型,跟个尖底的长条编筐一样。

    他觉得很别扭,这种船不会沉吗?稳不住吧?

    可他不敢说出来,自己等人造不出战船,他们都知道将军心中不满。

    刘襄没理他,继续说道:“船头尖挺,船尾收窄,长十丈,宽一丈六尺,双桅杆,前桅横帆,后桅纵帆,船体两侧安装披水板,可减缓横移稳定船身,设一橹和十对划桨。可能做到?”

    工师想了半天,十丈船是能造出来的,十五丈的货船他们已经造了不少了,可尖底船让他觉得别扭,而且船只太细了,

    。龙骨吃力太大,他犹豫的回道:“将军,十丈船能造,只是这船比艨艟还细,龙骨怕是经不住力,容易断裂,且船底这么尖,真的不会侧翻吗?”

    “重心在主龙骨这里便不会侧翻,两侧必须对称,造平底船的时候,也是要在中轴稳定的,这是一个道理,明白了吗?”刘襄想讲一讲不倒翁的原理,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只好拿平底船做例子。

    船厂工师当然知道平底船是怎么稳定的,可造船还要让龙骨“忠心”?这死物怎么忠心?

    或是有什么别的说法?还有那对称之语,也是前所未闻啊,不知道是不是两边一模一样的意思?

    见他眼神迷茫,欲言又止,刘襄说道:“有什么话尽管说,有什么疑问赶紧提。”

    “将军如何让龙骨尽忠?可需使个什么秘术?这对称又是何意?”ωωw.cascoo.net

    “对称就是两边一样重。两边等重,力道就落在了龙骨这里,龙骨处为最重的地方,此为重量之心,不是忠诚之心。”

    工师恍然大悟,有造平底船的经验,他便理解了稳定之法。

    可疑问又来了:“龙骨太吃力了,如何才能不断裂?”

    刘襄指了指抬进来的铁桦木:“此木坚韧如铁,用它做龙骨。旁龙骨、肋材、龙筋也用它做,其余木料用橡木。这几根最长的只有六丈,便先造一艘七丈的尖底船试验,吾能找到将近十丈的木料,回头会给你送过来。”

    造船匠人禁不住好木料的勾引,刘襄的话刚起头的时候,工师就在打量铁桦木,等他的话音刚落,人就扑到木头上摸索起来,连回话都忘了。

    斧锯凿刨试过一遍,船厂工师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好宝贝,好宝贝,这是天生的船材啊,用它造出来的战船,没有舰船能经它一撞!”

    刘襄翻了个白眼:“大船才能用撞击战术,小船撞上去自杀吗?先试做一艘吧,其他的以后再说。”

    工师有些犹豫的说道:“将军,可否全船都用此物,橡木虽坚,却比不得这个,两者混淆,岂不侮辱了这等良材。”

    侮你个头,哪弄那么多铁桦木去。

    “采伐不易,数量有限,船底用此木,其余木料还是用橡木吧,橡木已是极为坚韧的木料,你往常不是舍不得用橡木做货船的吗?怎么现在又嫌弃了?”

    “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工师摇头感叹:“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六七丈的小船,便是用精钢铸就,也是打不过楼船的,大船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