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一次让封建百姓了解到保家卫国

目录: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类别:历史军事

    定下了募兵法变革,孙傅就去了明堂旁边的明堂颁朔布政府,与官吏详细确定即将发布的征兵法案详细内容,准备将其定为国家典制。

    赵桓则继续留在明堂与其他相公商议征兵事宜。

    以封建社会的背景而言,赵桓可以确信,这条征兵法案一旦施行,必然会演变为大规模强拉壮丁。

    贞观年间,百姓自剁脚趾躲避兵役的事情,不用几年就会在大宋上演。

    民族国家意识没有觉醒,想让百姓积极主动的光荣服兵役,毫无可能。

    但现实是赵桓总不能在大宋军民耳边嘀咕一句,该觉醒民族国家意识了,于是家国天下一夕觉醒。

    想让封建时代的百姓思想觉醒,拥有近代军队一样严明的军纪、强大的组织能力,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被抓来的壮丁,打仗不是为了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因为从军是他们神圣的职责,是为了保家卫国。

    这段话,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说给任何封建百姓听,对方都会报以大笑。

    但现实讽刺的一点在于,在这风雨飘摇的王朝末年,用最黑暗卑鄙的手段,却能够实现这最神圣崇高的目的。

    赵桓挺直身体,直视众人,说道:“征兵法在东京施行后,无需去按户籍征兵。”

    其他人都面露疑惑,征兵制度下,不去征兵,那去何处获得兵员?

    但张叔夜却双眸一亮,惊叹不已的望向了官家,终于看懂了官家的高明布局。

    望着官家沉着冷静的面庞,张叔夜只感觉是天降此圣人来挽大宋危局。从金军营地返回后,官家气象一新,神武赫然,赏罚必信,密如神鬼。

    实在不敢想象这么庞大的布局,官家是如何在短短一天时间内运筹帷幄。并一步一步铺垫到现在,最终汇聚成逆天改命之势。

    赵桓没有注意到张叔夜惊叹的眼神,继续吩咐道:“不按户籍征兵,但于内城四壁十二座城门里外,皆设置征兵点,等百姓自己来应募从军。”

    梅执礼没有与赵桓交流过,面色凝重,问道:“百姓会主动从军?”

    张叔夜说道:“所以说,金军的这次屠城恫吓,恰逢好处。”

    剩下的话语,不适合大宋官家来说。张叔夜起身,主动替官家背负了这恶名。

    随后张叔夜站到四壁指挥使刘鞈挂起的地图前,向众人解释道:“外城百姓恐惧于金军屠城,必定会寻找一处安身之所。”

    “但环顾东京城,只有内城满足百姓所有期望。内城有四壁为防护,金军无法攻克。且内藏库有粮食、有木炭,能够维持百姓生计。”

    “为了使全家活命,百姓必然会携家带口进入内城。”

    梅执礼瞬间脸色一黑,堪比煤炭。立即明白了张叔夜打算。无比悔恨,刚才自己没有接下推行征兵法的差事。

    就算去推行征兵法,也好过作这种趁人之危,胁迫百姓的事情。

    剩下的话已经没必要再详细说了,内城规模有限,不可能住下外城数十万人口。必然会有选择的接纳百姓。只有那些承担了兵役义务的百姓,家属才能进城。

    其实在赵桓看来,这种事情天经地义。

    百姓承担义务与享受权力应该统一。既然官府推行了义务服兵役制度,那承担兵役义务的百姓,才有资格享受大宋臣民的待遇。国家照顾其家室,庇护其全家安全。

    反之,作为家中顶梁柱,他自己逃脱兵役,却想享受其他人舍命厮杀带来的安全环境?

    这个手段确实有趁人之危的嫌疑,但所能达成的目的无疑十分崇高

    当开封府张榜公示百姓,履行大宋臣民职责,参军入伍,保家卫国。家人可以进入内城,获得朝廷庇护。

    担忧金军屠城的百姓,必然会大量主动参军。这些人的战斗意志与被拉来的壮丁绝不可同日而语。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奋勇杀敌,守卫内城,不仅是在保卫国家,同样是在保卫自己的妻儿父母。

    这是第一次,在封建社会,成功将保家卫国的理念注入到一支军队的思想当中。

    这支新军,绝不会发生望风奔溃一类的事情。因为一旦他们被开除军籍,不仅关乎他一个人的生死荣辱,还牵连到自己年迈的老母,或者可爱的子女,或者心爱的妻子。

    每个人都有不得不拼命的理由。

    在一众相公们定下决策之后,一直缩在角落里的秦桧却忽然起身,反对道:“官家,臣以为如此施政不妥。”

    赵桓讶异的看了一眼秦桧,没想到他还有这种胆量,是觉得自己提不动刀了?

    但接下来秦桧脸色一变,谄媚的说道:“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官家为了家国天下,可谓至公无私,对百姓一视同仁。”

    “臣知晓官家至仁至公之心,但唯恐百姓对官家有所误解。臣以为开封府张榜,要求不变。但应该改一下说辞。”

    “恩?”赵桓轻声疑问。

    “仰惟陛下睿知仁慈,君临万方。今国难当头,故诏嘉忠义。”

    “诏嘉忠义呀!”秦桧强调道。

    赵桓双眼一眯,盯着俯首帖耳的秦桧。这可真是一个天生作奸臣的材料。

    玩弄是非,颠倒黑白,可谓是信手捏来。

    诏嘉忠义,同样的事情换了个名义,立即变得冠冕堂皇起来。

    就连梅执礼脸上的黑云都消散了许多。毕竟趁机胁迫百姓与嘉奖百姓忠义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情。

    随着改换了名义,官府便可以宣传,官家感动于百姓投军入伍、保家卫国的忠义之举,所以予以嘉奖,将其妻儿老小纳入内城,妥善安置。并以皇室内藏库的炭、米予以抚恤。

    同样是投军,百姓非但不会有所抵触,反而会对大宋官家感恩戴德。

    所以说正义就像一个小姑娘,究竟是何模样,全看掌权者如何去打扮他。

    “可,便按秦中丞所言施行。”赵桓盯着秦桧,淡淡说道。

    随后赵桓说道:“都各自去忙吧,秦中丞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