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走马上任

目录:隋末扬旌| 作者:陈证道| 类别:历史军事

    长孙无忌在小榻一侧盘腿坐下,取过那幅《八骏图》半成品看了看,既自豪又惋惜地道:“吾妹的女红自是极好的,如今越发的精进了,只是如此精致的宝贝拿去换那些阿堵物,着实可惜了。”

    长孙无垢笑道:“哥哥若喜欢这幅八骏图,待我绣好之后,送给哥哥便是。”

    长孙无忌摇头道:“还是算了吧,我若拿走这幅,观音婢你又得另绣一幅,都怪我这作兄长的没用,让妹妹你受累了。”

    长孙无垢从长孙无忌手中把《八骏图》拿了回来,一边继续穿针引线,一边认真地道:“观音婢不累,反正在家里也是闲着,做些刺绣权当打发时间罢了,咱们住在这里,已经给舅舅一家添了麻烦,观音婢做些力气能及的针线活,正好也帮补一下家用,减轻舅舅的负担,倒是哥哥你,与其在这里自责,还不如发奋图强,认真多读些书。”

    长孙无忌惭愧地道:“妹妹说得是,为兄这就回去发奋。”说完便要站起来。

    长孙无垢连忙道:“哥哥才刚来就走,莫非跟妹妹我怄气?”

    长孙无忌汗颜道:“怎么可能,哥哥还不至于如此气量狭小。”

    长孙无垢轻笑道:“观音婢自然知道哥哥你没那么小气,论心胸气量,吾兄可比蔺相如,论才学不输萧何,将来必是一代良相。”

    长孙无忌白晳的小胖脸微红:“妹妹你太抬举为兄了,这是要棒杀为兄么?”

    长孙无垢咯咯笑道:“好吧,观音婢把这大话收回,免得吾兄骄狂,哥哥仍需努力。”

    长孙无忌点头一笑:“为兄自当加倍发奋,不令吾妹失望也。”

    这时婢女侍书端上来一碟热腾腾的桂花糕摆在矮几上道:“四郎,这是姑娘特意给你留的?刚刚蒸热,赶快趁热吃。”

    长孙无忌轻咦了一声道:“这是兰桂坊的桂花糕啊,价钱不便宜,妹妹那里来的?”

    侍书得意地道:“婢子今天把姑娘的刺绣和络子拿去卖了,赚了五两银子呢,姑娘很高兴,说要庆祝一下,顺便犒劳自己,给四郎你留了几块。”

    长孙无忌微吃了一惊,对于长孙家来说,五两银子实在不算啥,但那是以前,现在五两银子却不算少了,更何况是观音婢一针一钱赚来的,着实了不起,的确应该庆祝一下。

    长孙无垢瞥了哥哥一眼,暗道,看来这事哥哥并不知情,也许真不是二郎做的,二郎向来做事一般都不会瞒着哥哥。

    长孙无忌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心中更是惭愧了,还有点失落,观音婢这么能干,根本不用自己这个兄长来养活,不过,刺绣真的这么赚钱吗?

    “四郎,不好吃吗?这可是正宗兰桂坊出品的桂花糕啊!”侍书见长孙无忌沉默不语,便好奇地问。

    长孙无忌连忙展颜一笑道:“味道很好啊。”

    长孙无垢似乎猜到了哥哥的心思,微笑道:“商贾经济只是谋生之小道,哥哥该专著于仕途,光大门楣,重振家声得靠哥你。”

    长孙无忌闻言倒是豁然开朗,笑道:“观音婢说的是,倒是为兄着相了,对了,今日在酒宴上,为兄听到一首传世佳作,观音婢想不想听?”

    长孙无垢心中一动,连忙问道:“可是高长卿所作?”

    长孙无忌抚掌笑道:“观音婢一猜就着,唉,长卿的诗才真是令愚兄高山仰止,不服也不行。”

    长孙无垢闻言讶道:“到底是什么诗,竟让吾兄如此甘败下风?”

    “席间世民提议行酒令,李靖当令官出令,各吟带风字诗一首,借用前人,及即兴赋诗均可。”

    长孙无垢微笑道:“这倒也不难,可见李郡丞这令官倒是当得仁慈了。

    “可不是,世民讨了个巧,抢先以大风歌开局,然后轮到了长卿接令。”

    “可是汉高祖的大风歌?”长孙无垢问,见到兄长点头,便垂下眼帘低声道:“这倒像是二郎一惯的性子,只是国内这几年并不太平,皇上疑心日重,虽然只是大家日常行令作乐借用前人的诗句,但还是谨慎些好,免得落人口实,哥哥乃二郎的好友,该劝劝他才是。”

    长孙无忌点头道:“世民是有些托大了,但料也无妨,只是行令而已,回来的路上为兄已经提醒过他,他亦欣然接受了,世民虽然做事毛躁些,但能听得入别人的意见。”

    “嗯,这也是二郎的长处,对了,高公子接令吟了什么诗,竟让哥哥你如此叹服?”长孙无垢追问道。

    &lt;a id=&quot;wzsy&quot; href=&quot;<a href="http://www.2kxiaoshuo.com&quot;&gt;2kxiaoshuo.com&lt;/a&gt;" target="_blank">http://www.2kxiaoshuo.com&quot;&gt;2kxiaoshuo.com&lt;/a&gt;</a>

    长孙无忌有些好笑道:“一开始长卿兄胡绉了一首据说是始皇帝所作的诗,但众人都闻所未闻,后来长卿才笑言是他胡绉的,然后另吟了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孙无垢眼前微亮,点头道:“的确是首难得的佳作,高公子只怕是思家了吧,写得倒是情真意切,生动传神,不过若论才气,却不及那首把酒问月,如何就让吾兄高山仰止了?莫非是高公子胡绉那首?”

    长孙无忌点头:“此首虽不及把酒问月,但亦是传世佳作,长卿兄弹指间信手拈来,这才是为兄最佩服的地方。不过呢,长卿兄胡绉的那首也相当有趣,观音婢且听为兄诵来:我是风,高兴就剪绿柳树,绽放桃红。生气就掀翻江海,倾覆苍穹。”

    侍书扑哧地失笑出声,这算那门子诗啊,就一顺口溜而已,登不了大雅之堂。

    古人写诗讲究对仗押韵,这是古人对诗词的一贯审美,现代诗的审美一时倒难以接受,也难怪侍书瞧不上眼。

    长孙无垢微愕了一下才道:“这样的小诗倒是新颖,乍然一听挺奇怪的,但细细一品,却也有懊妙之处,高公子的言行总是与人不同,这种平白的体裁只怕又是他独创的吧。”

    长孙无忌深以为然,当初在蓨县遇到高不凡时,他便觉此子每有新奇之语,总能让人耳目一新,也不知脑子是怎么长的。

    侍书闻言仔细一品味,讶然道:“姑娘说得对,还真是这样,初听觉得平白幼稚,细想一下还挺有味道的,嗯,这个高长卿是不是个极狂傲之人,口气真大!”

    长孙无忌笑道:“恰恰相反,长卿兄为人十分随和,跟谁都能聊得来,言行举止从容有度,让人如沐春风。”

    侍书眼珠一转道:“这么说,此人的傲在骨子里?”

    长孙无垢暗忖,不仅仅是因为傲在骨子里,这首白话诗只怕正是高长卿对二郎的回应,唉!

    “咦,看来侍书也长进了。”长孙无忌却笑言。

    侍书脸蛋微红,有点得意地道:“侍候姑娘几年,婢子若无些须长进,岂不是给姑娘丢脸。”

    长孙无垢好笑道:“你奉承人的功夫可不是跟我学的,我可不敢居功。”

    侍书咯咯地笑起来。

    长孙无忌站起来道:“为兄也该回去用功了,观音婢你也别总是在阁楼上干针线活,下去陪娘亲说说话吧。”

    “嗯,一会就下去。”长孙无垢答应道。

    长孙无忌转身往楼梯行去,忽然停住脚步道:“高长卿初八就会离开洛阳赴任了。”

    长孙无垢顿了一下,低着头继续穿针引线,仿佛无动于衷,过了一会才道:“那哥哥你去送送他吧,也不枉相识一场。”

    “为兄正有这个打算。”长孙无忌耸了耸肩,转身继续下了楼梯,忽又自嘲地摇了摇头,果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诚不欺我也,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学了高长卿的小动作。

    待到楼梯的响动安静下来,长孙无垢这才放针线,抱住搁在双膝上藤篮,望向窗外的蓝天默默发呆,恰好一群大雁列着队从天空飞过。深秋已至,北雁南飞!

    这又是一个秋天了啊,时间过得可真快,不知不觉间,父亲已经走了大半年了。

    长孙无垢搁下篮子,走到书案后,提笔写下了两首诗,一首叫秋思,一首叫我是风。

    …………

    大业八年八月初八,这日子挺好意头的,在老广东们念来就是“发发发”,当然,高不凡此番前往涿郡倒不是为了发财,选中这个日子也是凑巧而已。

    洛水北岸的十里长亭,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前来为高不凡送别,李世民竟然没有来,倒是让高不凡有点意外,一问长孙无忌才知道,似乎是家中出了点变故,不过李世民不来也好,免得这小子又撺掇自己写什么送别诗,毕竟当文抄公也是一项技术活。

    长孙无忌将一只食盒递给了高不凡,道:“这是家母让我带给长卿兄路上吃的一些点心。”

    高不凡连忙道谢一声接过,转交给旁边的高仁提着:“辅机兄待我向令堂致谢。”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高士廉捋须微笑道:“祝长卿此番赴任一切顺利,青云直上。”

    “谢过世叔,对了,世叔与兵部侍郎斛大人相熟?”高不凡不动声色地问。

    高士廉摇头道:“只是泛泛之交,长卿缘何问起这个?”

    话说高士廉一开始是想走斛斯政的路子的,但是是自从去年长孙晟提醒他不要和斛斯政走得太近后,他已经疏远了彼此的关系,不过不知为何,前两日斛斯政又突然请他过府,态度十分热情,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高不凡闻言放下心来,若只是泛泛之交,应该没问题,于是微笑道:“只是随口一问而已,日前斛侍郎约我和义兄李靖过府,恰好侄儿无法分身,便拒绝了。”

    高士廉似乎捕捉到什么,深深地看了高不凡一眼道:“原来如此。”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日就此别过吧,世叔和无忌保重。”高不凡抱拳一揖,翻身上了大青马的马背。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挥手与高不凡作别,后者轻夹马腹,沿着官道北行而去,李靖一人一马,正在前面不远等他,兄弟二人会合在一起,乘着朝阳奔赴任地。

    正是:海阔任鱼跃,天高凭鸟飞。将相本无种,敢把王候觅。

    且说一行人晓行夜宿,走了差不多一个月,终于抵达了范阳,李靖在范阳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便继续出发前往上谷郡的郡治沮阳,高不凡往其行囊中暗中塞了二百两银子,毕竟初来乍到的,需要使费打点的地方不少,没些钱财防身可不行。

    高不凡和李靖分道扬镳后,继续赶往涿郡的治所蓟县,涿郡牧监的办公处所就设在城中。由于杨广正在准备第二次东征,所以如今的涿郡再次大军云集,全国各地的物资也在向涿郡汇集。

    不过这次杨广显然吸取了第一次东征的教训,不再为了壮大声势而搞人海战术,陆路只打算派出二十万大军,水路大军也从十万减到五万,仍由来护儿率领。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撤职的将领,如今大部份都官复原职了,包括宇文化及的老子宇文述。这也是必然的,毕竟上一次东征失败,杨广麾下能用的大将都受到了处罚,短时间内不可能找到其他人来顶替,而杨广又急于一雪前耻,也只能让这些老将官复原职继续领兵了,要不然将陷入无将可用的尴尬境地。

    当然,这些都是高不凡无关,他现在只想尽快把马场建起来,所以走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整个涿郡的马场资料调出来,好了解哪个地方适合养马,结果发现涿郡辖下的诸县,只要是适合养马的地方果真都被别人占了,整个涿郡,大大小小的马场加起来多达十二处,其中一半以上还是范阳卢氏名下的,难怪卢三郎推荐自己去御夷镇开设马场。

    高不凡翻出崔诗柔替他临摹的那幅御夷镇地图看了看,打算明日就出发到实地考察一下,若是适合就想办法拿下,赶在年底之前把马场定下来,然后就可以着手养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