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太阳引力牵扯的缘故,泰坦号目前的巅峰速度将会缓慢减少。阮林计算,在距离木星3500万km时将会降低至42km/s,在之后最低速为29km/s。
阮林继续开始了观测工作,这次镜头对准了距离太阳系约1480光年的宇宙天体—塔比星。塔比星最早的观测记录可以追溯到1890年,距今已有200年。
塔比星是在地球上争议最大的一颗恒星,塔比星在近100年来,它的亮度是时常会变化的,但有时又会恢复正常。
阮林查阅了所有关于塔比星的研究资料,在距今80年前,塔比星的亮度在一周内下降了15%,然后在两天或三天内又恢复了正常。
但在距今75年前,它以不规则的方式变暗了22%。而这种变化不可能是行星遮挡的缘故,因为它是一颗比太阳还要大的F型恒星。
即使是阮林即将前往太阳系内最大的巨行星—木星,也最多会使塔比星光线下降大约1%。
距今70年前,塔比星每天变化幅度高达2%,这似乎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每过1500天便会有亮度变化,持续时间也比较久。
阮林在意识中摇了摇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未知让人恐惧,可也使人进步。
阮林支持戴森球巨构说法,火星上的星系级激光指示器便是最好的说明。阮林在地球上时,人类并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的痕迹。但现在阮林很清楚,他并不是孤独的,也许现在就有其他文明在默默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塔比星亮度减弱又恢复的原因,阮林推测为:这个地外文明物种必定是有某种生理缺陷,它们不能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工作,这也是戴森球这一假说中,塔比星又有时会恢复亮度的原因。
且这一文明人口众多,少则百亿,不然不可能会花费如此代价来建造戴森球。它是抽取一整个恒星的力量来为自己的文明补充能源,这是个规模无比浩大的工程。
而近20年的有规律的变化似乎就是最好的证明,每1200天,塔比星就会变暗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戴森球将变得更加完整,被阻挡的光量会增加。
阮林有感而发:“等我拥有了河系航行能力,我一定要去亲自求证这一假说。”
再一次进行木星观测,已是泰坦号行进至距离木星300万km处了。
阮林从现在的距离望去,木星表面彷佛是油画一般,它是一颗气态巨行星,表面有着各种深色的条带,它们都在高速运转着。
在距离木星15万km处,阮林发觉到了微量的电子仪器异常。
阮林提醒道:“wit,我们抵达木星环中的主环了,注意点,不要碰上了环粒子,它们其中有大块头!大小相当于地球上的双层汽车。”
wit开玩笑般说了句:“阮博士,相信我的操控能力,土星环我也能安然无恙飞过去。”
wit说的话不无根据,木星的星环可不像土星那般可以用肉眼观测到。土星环的大型环例子比较多,直接穿越有一定风险。而木星光环是弥散透明的,其中大多数都是一粒沙般大小的环例子。
泰坦号仍在继续加速奔向木星,此时受木星辐射影响,阮林发现自己已不能操纵外部的小型监控设备了,飞船内部虽有影响,但因为提前加装了钛作为保护壁,倒也无大碍。
距离木星4万公里处,阮林才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了这颗巨行星的‘壮硕’。木星的质量是所有太阳系行星的2.5倍还要多。
“wit,在距离2万公里时开始进行变轨,调整至距离木星顶端云层4000公里,随后便开始引力弹弓流程。”阮林也在此时提醒道。
wit操纵泰坦号的同时,阮林也在仔细观察着木星表面。放眼望去便直接观测到了这颗巨大行星的标志性大红斑,它的边界需要两个地球才能填满。
大红斑其实是一场巨大风暴,已经在木星表面肆虐了数百年,并且它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反气旋风暴。
它是这个巨行星上的唯一的橘褐色气旋,从较远距离来看,它彷佛是木星表面的‘恶魔之眼’,它的移动方向与木星的自转方向相反,好似监视着每一个陨石和彗星,发现目标后便驱动着自己的强大引力,把它们拉扯过来撕成碎片。
随着泰坦号的加速变轨,阮林更清晰地观察到了大红斑周围的条纹和漩涡,这时阮林出了神。它们都好似出自笔触较重的油画家之手,就像印象派大师梵高所绘的‘星空’。
wit打断了阮林:“阮博士,我们此时已进入到木星的范艾伦辐射带,您必须马上停止使用哈勃远望镜继续观测,继续使用将会损坏哈伯的观测元件。”
阮林急忙关闭了望远镜:“该死!我竟然差点忘记进入辐射带范围了!谢谢你的提醒,wit。”
阮林还是觉得自己的意识在计算机内有些不适应,他仍旧不能像wit那般,时时刻刻进行逻辑运算和观测,因为他还是人类。
“wit,我们距离既定的轨道高度还需要经历几次变轨?”阮林询问道。
“仅剩下最后一次了,阮博士。”wit回答道。
阮林已经完全相信wit,并不是把它当作ai,而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和家人。
在wit的操纵下,泰坦号进入了既定轨道,开始背向木星飞行,此时的速度已有了明显减少。这是引力弹弓的开始。
阮林心里此时有些心痒,便准备控制一台勘测机器人,继续观察木星。
“还是这样舒服!这才像个人嘛。”阮林此时分出了一丝计算力用来操纵这台勘测机器人。
代入至第一视角,阮林马上开启了履带直奔主控室。
阮林有些心不在焉:虽说之前为了保护自己,才将意识转移到了计算机上。只要意识的总载体不灭亡,我就是永生的。那我把其中一丝意识分配到机器人上,总载体还是在计算机上。
这如同树型拓扑一般,我可以延伸出很多分支和子分支,如果某一分支只要出现问题,我可以马上进行回收或者切断。我需要设立一台属于自己的机械躯体,以便进行更为直观的地面探索。
阮林通过主控室的舷窗望向了近乎贴在脸上的木星,此时泰坦号开始逐渐提速,预计2个小时后完成引力弹弓加速。
阮林坐在了主控室的座椅上,望着木星五彩斑斓的条纹,渐渐出了神。
他所看到的场景每一秒都在变化,直到上一秒的场景与下一秒一同化为了叠影...
“借助木星引力弹弓加速完成,我们将提速至54km/s,抵达木卫二预测用时:3.45小时。”wit的提示也没能让阮林有任何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