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巡视(八)

目录:穿越之海权时代| 作者:半老夫子| 类别:历史军事

    在郑经看来,华夏渐渐落后于时代,一方面是科技逐渐的落后,另一方面就是华夏的抑商政策导致华夏到近代都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商业理论。

    商业的作用远不是普通百姓看到的利润之争,有些时候,明知道是赔钱的生意都要抢着去做。

    因为占领市场远比利润更重要,在商业信息爆炸的时代,老百姓每天都能看到各种互联网商业巨头赔钱赚吆喝。

    这些互联网巨头难道不知道这样做赔钱吗?他们当然知道,可是他们更知道,与赔钱相比,能不能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更加重要。

    这就是资本的恐怖之处,利用雄厚的资本将一切的竞争对手挤垮,然后大小通吃。一旦形成垄断之后,资本一定会露出贪婪的嘴脸,连百姓手里最后一个铜板都掠夺过去。

    郑经在继位之后,就一直将资本牢牢地掌握在王府手里,资本公有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因此郑氏最挣钱的行业都在王府的掌控当中,尤其是盐、铁、布匹、粮食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郑经坚决由王府进行掌控。

    就拿食盐来说,若是私人资本掌控,老百姓想要吃到五文钱一斤的精盐,那就是痴人说梦,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的利润高它们就会去哪里掠夺。

    离开盐场郑经的下一站去了崖州批发市场,崖州批发市场坐落在崖州港口旁边,是一个占地上百亩的超大市场,入驻的商家大多数都是王府的产业,少部分是私人产业。

    来批发市场进货的大多数都是华商,这些移民南洋的华商从崖州进货之后,然后返回自己在南洋的经商地进行销售。

    也有少量的西夷商人、大陆商人和安南、占城、暹罗的商船来进货,吸引这些商贾来这里进货的原因是,商贾不出市场就能找到他想要的所有货物。

    批发市场去年的货物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五千万两,光是税收就为王府与琼州府分别贡献了五百万两和一百五十万两。

    批发市场更是实现利润达到了三百万两,出去市场的维护费用之外,每年为王府上缴的利润达到了二百五十万两。

    这些账面上的数字无一不说明批发市场的成功,对于郑经来说批发市场的模式就是个烂大街的商业模式,可是对于明末清初这个时代,这就是妥妥的商业创新。

    通过批发市场这样一个商业放大器,将各地生产的物资集中到这里,方便了商贾的采购,不但节约了时间,也节约了商贾大量的成本。

    同时批发市场的所有铺位都不收租金,而是根据每天销售的货物金额进行抽成。不同的摊位进行的抽成也不同,这样的管理模式新颖而高效。

    不但市场能够有效抽成,就是王府与崖州的征税也能根据销售额征收商业税收。对于这样的管理模式,户官衙门那是举双手欢迎,户官衙门只需要在市场的收费处进行监督,就能保证税收的征收。

    郑经在批发市场里转了一圈,大概的了解了市场的运营模式,以及可能出现的漏洞,并且询问了市场如何解决漏洞问题。

    批发市场大掌柜说到了漏洞问题,激动地说道:“王上!目前我们的公有商铺都比较守规矩,主要是一些私人的商铺不守规矩。

    他们总想着偷逃赋税和市场的抽成,这些批发商与进货商所采取的办法就是一百两的货物他们开票开六十两,然后私下交易其余的四十两。

    批发商向进货商少收一点儿银子,然后在进货商出市场的时候,批发商贿赂门口检查发票的人员,这些吃了贿赂的检查人员就会睁一眼、闭一眼放过这些货物。

    等于说是批发商与进货商都得了利,唯独王府与市场吃了亏。”

    郑经点头道:“商人逐利可以理解,不过我们的处罚力度必须要跟上去,一旦发现有偷逃行为,必须十倍以上处罚。罚的这些商贾在偷逃的时候,就会想一想与其冒着被抓住的风险被罚的倾家荡产,还是依法纳税少一些利润。”

    “王上说的是,我们想到的办法是,市场与港口进行联动,这些货物终归是要搬上商船的,要搬上商船,那就需要码头工人进行搬运。

    商贾能通过贿赂瞒得过市场,却瞒不过港口,在发票与货物对不上的时候,这些商贾一定有问题,到时候顺藤摸瓜就能将这些该死的奸商拿下。”

    郑经点点头道:“这种多点联动的模式确实能够减小管理漏洞,不过你们还是要强化市场自身的管理水平,尤其对涉及到受贿的管理人员,一律送往提刑司,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决定是否移交大理寺下属的审判庭。”

    “王上说的是,要是我们自己烂了,什么样的制度都没用,还是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市场的管理人员,最低收入都比其他地方的百姓高,他们要是还不知足,那就别怪我们下狠手整治了。”

    “高薪不一定养廉,可是管理低效一定会滋生腐败,制度本身就是人制定的,既然是人制定的,就会有漏洞可钻。

    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才能更好地将市场管理起来,没有哪一个制度可以包治百病,故步自封最不可取,一定要根据形势与时俱进。”

    市场大掌柜眼前一亮,击掌称赞道:“王上这句与时俱进总结的好,确实一些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必须要淘汰掉,慢慢摸索出新的管理制度,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市场才能一直稳健地运转下去。”

    郑经没想到在批发市场还能遇到一个改革派,看来这个大掌柜对于经济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这是个人才啊!

    而且大掌柜的年龄不大,只有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以他管理批发市场的能力,管理一县之地没有任何问题。

    离开批发市场之后,郑经吩咐洪磊把批发市场大掌柜的所有过往履历给他准备好,洪磊点头答应,这是他这个秘书郎的本职工作。

    在前往纺织厂的路上,郑经问杨富:“杨将军!崖州港口现在由哪个部门管理?”

    “回王上!我郑氏麾下的港口都由海军在管理,崖州港也不例外。”

    郑经皱着眉头说道:“这件事是寡人疏忽了,洪磊你记得提醒寡人,回到承天府马上颁布一道王府诏令,以后所有的民用港口必须交给地方管理,当然海军有优先使用之权。”

    洪磊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海军最懂港口建设,由海军管理不是事半功倍吗?”

    “军队的任务是保家卫国,目标是打赢一切战争,而对港口的管理毫无意外的会与利益牵扯起来,一个沾染了利益的军队只想着怎么挣钱,哪里还会去想怎么打仗,如何能打赢战争。”

    洪磊脑瓜子‘嗡’的一声,他没想到延平王能从一个港口的管理去推演整个海军未来的发展。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洪磊拍马都赶不上的,洪磊暗自感叹这就是他与延平王之间的差距吧。

    郑经没想到自己一个偶然想到的军队经商所带来的问题,会引起洪磊的无限联想,就算知道他也只会会心一笑。

    这就是先知的力量,没有这样先知的力量,他如何能够将郑氏这艘破船从生死边缘拉回来,渐渐地再次强大起来。

    交待完洪磊港口的问题,郑经便坐在四轮马车上闭上眼睛假寐,莺歌海到崖州纺织厂没有多远,全程的道路已经修成了郑氏目前最高等级的沙石公路。

    四轮马车的木制车轮走在砂石公路上并不显得很颠簸,不过与后世的橡胶车轮相比,还是显得非常的颠簸,郑经知道这不仅仅是轮胎的问题,还是车轮的轮轴与车厢之间没有减震弹簧的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