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托塔天王登场(求订阅)

目录:乱明者皇太子| 作者:帅锅大马| 类别:历史军事

    一想到要给吏部安排一位能搞事情的侍郎,朱常洛就情不自禁的想到了大明开国之后的头号酷吏杨宪和武则天时期的来俊臣周兴等人。

    这些人虽然在历史上臭名昭着的。

    但是他们的作用可不小!

    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肆意妄为和酷吏手段,朱元章和武则天才会那么迅速的摆平了朝野内外不怎么听话的大臣,为自己的统治打开了新局面!

    可以说,有时候这些讨人厌的酷吏,如果用好了,那对整顿吏治而言,绝对是效果杠杠的。

    而且,还能以此完成对权力的再次巩固!

    简直不要太爽!

    而且,更爽的是,等到差不多的时候,还能玩一招卸磨杀驴,把那些满手血腥的酷吏们明正典刑,成全自己的圣名,完全就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不过,眼下又出现了新问题。

    万历时期的周兴,来俊臣又是谁呢?

    历史好像没有给出答桉。

    虽然,都说锦衣卫如何如何,但实际上锦衣卫早就成了没牙的老虎,稍微上点级别的文官,他们碰都不敢碰。

    一旦,碰了,还没怎么着呢,一大批文官们就跳出来指责锦衣卫残害忠良,祸国殃民,要求皇帝严惩锦衣卫云云。

    可以说在明后期,想用锦衣卫翻盘治理文官集团,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

    明晚期的皇帝虽然依旧至高无上,但是,在实际权威和实力方面,都差开国皇帝朱元章和马上天子朱老四太远了。

    一旦文官们抱团搞事情,皇帝根本就镇不住场子,指望自己虎躯一震,杀几个人,以为就可以扭转乾坤,那更是智障行为!

    真那么好使,崇祯也不至于被逼到煤山上自挂东南枝了。

    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文官虽然内斗,但是他们的利益是统一的。

    一旦有人要动他们的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放下所有的成见,一致对外,使得想对他们下手的人,无处着力,最后不了了之。

    可以说,几百年来文官们跟皇帝都斗争出来了充分的经验,指望着杀几个人,下几道旨,就想让这些人俯首听命,简直就是在开国际玩笑!

    &lt;a id=&quot;wzsy&quot; href=&quot;<a href="https://m.wcxsw.org/62714/&quot;&gt;&lt;/a&gt;" target="_blank">https://m.wcxsw.org/62714/&quot;&gt;&lt;/a&gt;</a>

    所以,想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内部着手。

    如果不想从内部着手,那就只有造反一条路了。

    但是,身为现有体制的最大获益者,朱常洛会自己造自己反,自己革自己的命吗?

    显然,这也不可能啊!

    朱常洛还没激动到要砍自己一刀,换世界一个太平的地步。

    他还是想在现有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改造。

    也只要这样,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所以,现在朱常洛只能开动脑筋,好好想想历史上的这个时期,大明有没有可以大杀四方成就超神的酷吏人选!

    显然,朱常洛失望了。

    在这段历史的记载里中,好像除了皇帝昏庸,太监可恶外,所记载的文臣们就像是朱常洛穿越前在的十年前流行的一句网络名言: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我是好女孩!

    而他们也就是内耗,党争,批判皇帝,兼并财富,但是他们从未有过造反的心。

    所以,史书给他们的评价都是清一色的大忠臣,看着这么多忠臣聚集到了明末,居然没没有挽大厦于将倾。

    由此可见,大明朝的败坏完全就是“天命”,完全就是皇帝一人造成的。

    与众位正直道德的大忠臣无关!

    但是,这并难不倒朱常洛。

    因为,朱常洛知道这万历时代虽然没有什么“大奸臣”,但是,党争很激烈的。

    只要找到那位最具战斗力的人,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再给他设定一个KPI指标,他肯定也能干出一番成就来!

    这时,朱常洛想到了《东林点将录》的作者王绍徽。

    但是,王绍徽此刻还只是一个小小的邹平知县,也才刚刚到地方上不到三年而已。

    这样的官场青瓜蛋,肯定满足不了朱常洛以酷吏整治吏治的手段,所以还要换个人才行。

    于是,朱常洛又想到《东林点将录》的扛把子托塔天王李三才!

    能被王绍徽评价如此之高,想必这位李三才肯定也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所以,朱常洛不由想到这个李三才或许就适合他心目中的吏部侍郎人选,将他放进吏部做一条断人官路的疯狗,绝对刺激!

    现在的李三才是扬、淮巡抚,还挂着右佥都御史衔,完全可以把他调到中央做吏部侍郎,让他发挥朋党特技去得罪人,至于他推荐的官员,朱常洛也完全可以留中不发,让李戴再选。

    想定了此事之后,朱常洛就立刻命人发布了新的旨意。

    在朱常洛的旨意中,先是一大段场面话,肯定了孙丕扬老尚书的高风亮节和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然后,又夸了李戴忠心勤勉,心系百姓,是一个道德优良的文官典范,可堪重任,命他接任吏部尚书一职。

    同时,又发旨肯定了李三才在地方上的工作表现和办事态度,有以场面话褒奖了他为官清廉,素有贤声的优良品质,随即,也任命了李三才进京担任吏部右侍郎,掌百官考功之责。

    这两道旨意在朱常洛回京的路上就直接发出去了。

    等到朱常洛和万历皇帝回京之后,吏部天官已经从孙丕扬换成了泥菩萨李戴。

    至于李三才,他还在接旨的途中,并未到京。

    看着自己的完美安排,朱常洛还是有一点不太放心,毕竟,李三才这人太能搞事情了,稍不留神他把李戴这个废废架空了,自己在吏部搞风搞雨,朱常洛岂不就坐蜡了。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在朱常洛的授意下,董其昌安排了一个人推荐王绍徽到吏部担任监察司经历,而吏部的监察使则暂不安排。

    这等于是完全的给王绍徽制造了一个全权监察吏部的机会,让他发挥他的潜力,制衡着李三才,并准备着时刻接替李三才,成为下一代酷吏代表。

    为了这场谋划,朱常洛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

    总担心自己的安排不到位,无法彰显出整顿吏治的实质效果!

    现在一切尘埃落定,朱常洛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

    第三章到!

    先更后改。

    。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