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明长城,都司新人选

目录: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作者:寒梅惊雪| 类别:历史军事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朵颜三卫控制着东北之地,一旦朵颜三卫叛变,脱离明廷控制,居庸关、喜峰口、山海关一线便会成为前线,北方军事压力必然大增。

    洪武十四年,徐达奉朱元璋之命,修筑永平、界岭等关,考虑到古渝关并非是扼制南北的要地,徐达选在古渝关东六十里,修筑山海关。

    事实上,此时的山海关、居庸关,乃至宣府、榆林、嘉峪关一线,可以说是破绽百出,根本挡不住蒙古铁骑的入侵。

    明长城工程,可以称之为明代最大工程,没有之一。

    自明建朝,至明结束,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长城建设几乎没有停止过。

    虽然明长城始建于洪武元年,朱元璋为了配合北伐,修筑、修缮了一批长城城关,但明代初期的长城建设,可以说是一项“不那么着急”的工程,工期虽然有,但大家慢慢来,宽松的很。

    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达修筑居庸关、古北口、喜峰口等城关,四年后,调蔚、忻、崞三地民工和军士一起,负责加固这些城关。

    又过了十年,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下令修筑永平、老龙头长城、小河口长城。

    虽然中间没有完全停顿,但基本上并不着急。

    可到了明代中期,尤其是“战神”朱祁镇在土木堡“一战成名”后,大明对于长城工程的工期要求,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原来十几年要干的事,现在突然压缩到三四年来办。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前期朱元璋生猛,修缮与修筑长城,只是为了稳固大后方,北伐出征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朱棣时期也差不多。

    长城嘛,就是一道自己想出去就出去的门,心情爽的时候,出去溜达溜达,欣赏下草原风光,心情不爽的时候,出去逛逛,烧几个蒙古包,抢几头牛羊回来。

    可明中后期,猛人少了,皇帝都被人抓走了,不对,不能说是被抓走了,而是说“北面狩猎”去了。这个时候,看心情出长城的时代不复存在。

    心情爽的时候,你不能出关,心情不爽的时候,你也不能出关。

    理由很简单,就一个字:

    怕。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大明。

    以此为界限,在土木堡之前,大明是豪放的,主动的,热烈如火的,武勋还是有地位的,可在土木堡之后,明朝开始充满了一股子“畏惧”心理,不再那么热烈,反而展现出的是一个瑟瑟发抖的谨慎的大明。

    自那之后,大明武勋失去了一点可怜的地位,彻底沦为配角。

    大明走向了被动。

    既然都被动了,自然也谈不上进攻,只能防守。

    而防守最好的手段,自然是修筑长城,明长城真正大规模修筑,就是在中后期,而中后期贪污问题又十分严重,很多时候拿不出来修长城的钱,导致出现了很多“豆腐渣”工程。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超级工程,谁不想拿点回扣?

    按照工程造价来算,一米长城一两银子,在中后期,哪个皇帝不修个几千里、几百里长城的?

    后世很多所谓的专家咒骂长城,指责长城,是所谓的割裂界限,根本挡不住游牧民族的铁骑,还耗费了无数财力、人力,毫无价值。

    说这些话的专家,基本上就是“叫兽”级的了。

    稍微熟悉历史的就知道的,无论是哪个朝代,从来都没有将长城作为抵抗游牧大军、不可逾越的天堑。

    长城真正的作用与价值,从来都不是永绝游牧铁骑,而是对付游牧民族数百人、数千人,小股流窜游骑的骚扰、入侵,掠夺。

    修筑长城的伟大,就在于有了长城,关内的百姓就不用整天担心游牧民族肆无忌惮地来,说抢就抢,可以安心生产,安心睡觉。

    为关内百姓铸造一道坚固的门,不让贼寇随意入关,这就是长城建造的初衷,也是长城最伟大的地方。

    然而,再好的门,也经不起几万人一起踹。

    长城在很多时候,是顶不住大军不计代价的进攻的,之所以很多时候敌人打不开长城城关,是因为这边大军刚来,那边烽火一点,鞑靼、瓦剌好不容易干掉了一批人,大明的后续援兵到了……

    迟滞敌人,换取时间,赢得集结与支援,这是长城拱卫边疆的法宝。

    可现在,朱允炆没有这些法宝,或者说,这些法宝还没炼成,拿着不太完整的长城,根本就挡不住朵颜三卫的入侵。

    所以,朱允炆此时并不希望东北混乱,还需要朵颜三卫来看着东北的山山水水,可眼下有人勾结朵颜三卫,为其提供朝廷份额外的盐铁,这会削弱朝廷对朵颜三卫的控制力。

    大明人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兀良哈是手里有盐,心就躁动。

    “皇上,臣认为,此事不失为一个机会。”

    茹瑺思索了下,缓缓说道。

    朱允炆看向茹瑺,平和地问道:“茹爱卿可是想借此机会,撤换了房宽?”

    茹瑺凝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房宽并无多少能力,位在都司并不合适,臣请其回京,另做安排。”

    朱允炆将目光看向徐辉祖,徐辉祖赞同道:“朵颜三卫一直都想要获得大宁的住牧权,这些年来,幸赖宁王威严,才没有出什么乱子。换言之,大宁都司虽是房宽,但真正掌控大宁与朵颜三卫的,恐怕还是宁王。”

    “不若借此机会,撤掉房宽,安排有能力之人,重新整顿大宁,收揽军心,重塑军威,主动与朵颜三卫接触,削弱宁王影响,也好让朵颜三卫长期忠于大明。”

    朱允炆清楚,让朵颜三卫长期忠诚于大明,这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是当下不太现实的事。但让这个忠诚期延长,或许还是可以试一试。

    “解爱卿,你如何看?”

    朱允炆询问道。

    解缙自信地回道:“安全局调查房宽出了问题,此事若真的是房宽,将其撤回京师,自是当然。若并非是房宽,也足以说明有人在针对房宽,陷害房宽,而房宽作为都司,竟不知是谁所为,可见其能力有限。”

    “无论房宽是不是有问题,他都不应该继续留在大宁。臣附议尚书大人、府事大人之言,将房宽调回,另遣良将。”

    朱允炆微微点头,看来这个房宽真的不适合继续留在大宁了。

    忠诚是第一位的,但第二位的能力也必须要考虑在内,重用空有忠诚,毫无能力的人,会害死很多人。

    “杨荣,你认为谁能接替房宽?”

    朱允炆抛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

    大宁都司,所辖卫所众多,兵势威武,虽处在关外,但毕竟是正二品的都指挥史司,能补上这个缺,可以说是极大好处。

    一旦从大宁都司位置上正常退下来,返回京师最少也是个侍郎,多数是尚书衔。

    若推荐对了人,被皇上选中,那被推荐的人,必然会心怀感激,日后或许会成为“政治同盟”,大家一条战线,立足朝堂。

    茹瑺、徐辉祖、解缙都看着杨荣,目光中带着几分羡慕。

    杨荣毕竟有些年轻,面对如此重要一问,变得有些紧张,但很快便调整过来,镇定自若地回道:“皇上,能接替房都司之人,应满足三个条件。”

    “哪三个条件?”

    “其一,能文善武,善待士卒;其二,行军经验丰富,善于指挥骑兵作战;其三,熟悉东北之地,能适应东北寒冬。”

    解缙听闻之后,嘴角挂笑,对朱允炆道:“皇上,杨荣所言极是,臣心中也已有人选,不若容臣写下名字,交给皇上,看看与杨荣所想是否同为一人。”

    朱允炆含笑道:“准了。”

    解缙心中一喜,看向杨荣,杨荣欣然上前。

    看着杨荣提笔,解缙也转过身,开始写下自己推荐的官员名字。

    如今内阁,只有自己、张紞与郁新三人,郁新去了开封府,张紞能力有限,自己虽不能无视张紞,但此人早晚会离开内阁。

    让自己担忧的,并非是郁新、张紞,而是那些后起之秀,比如和尚姚广孝,国子监祭酒杨士奇,还有眼下的新科状元杨荣。

    杨荣在分析安南局势时,已出尽风头,被皇上委以重任,进入兵部职方司,眼下又是议论军事,自己再不表现一二,他日杨荣必风头无两,而内阁首辅之位,自己又能坐多久?

    解缙写下名字,退后几步,双喜走过,将解缙、杨荣的两份答案折叠好,交给了朱允炆。

    谁来代替房宽,并没有标准答案。

    解缙不怕自己的答案有错,若与杨荣所写名字一样,那说明两个人想一起去了,若是不一样,那也好说,解缙完全可以凭口舌,争论一番。

    无论哪一种结果,解缙都表现了自己的观点、智慧,给皇上留下了印象。

    朱允炆展开看了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抬头道:“看来你二人所见略同,解爱卿,你来说说,为何要选他为大宁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