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群魔乱舞

目录:我在春秋做贵族| 作者:荣誉与忠诚| 类别:历史军事

    历史上是发生了赵氏、魏氏和韩氏分割晋国,后继才发生的田氏取代姜氏。

    两个事件中,当代的周天子都扮演着很不光彩的角色,近一步将周王室推下了神坛。

    三家分晋的步骤是周天子先给赵氏、魏氏和韩氏的家主封侯,等于是从法统上承认他们拥有自己封国的权力。

    田氏敢真的动手取代姜氏,完全是他们看到了赵氏、魏氏和韩氏成功分割晋国,诸侯对周天子感到寒心,并且以当时诸侯面临的局势无法对田氏取代姜氏进行武力干涉。

    以前智瑶不知道赵氏和魏氏为什么要带上不强的韩氏一起玩,猜测是因为赵氏跟韩氏长久友好的关系。

    现在嘛?智瑶已经能够懂得韩氏为什么能够参与进去。

    原历史上,智氏是遭到了魏氏和韩氏的背叛,原因当然是“智瑶”过于贪婪且逼迫魏氏和韩氏过甚,偏偏智氏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赵氏,以至于赵氏策反了魏氏和韩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了智氏。

    以当时的形势,哪怕赵氏、魏氏和韩氏瓜分了智氏的地盘,韩氏还是三家最弱的那一个家族,赵氏或魏氏完全有能力单独消灭韩氏。

    那么,赵氏和魏氏为什么要带韩氏一起玩耍呢?根本原因在于韩氏跟周王室的关系非常好!

    赵氏和魏氏能够被封侯,其实就是在韩氏的巧妙操作之下,使得三家一起获得侯爵的爵位,进而能够使自己的封地变成封国的一部分,从而将晋国给分裂了。

    所以,三家是用武力瓜分了晋国,过程中却没有跟晋国公族爆发大战。并且晋国不是发生分裂就第一时间灭亡,国祚还延续了将近五六十年才最终被消灭。

    尽管当时的赵氏、魏氏和韩氏,每一家的单独实力比起列国都不弱,他们没有成为侯爵的话,诸侯联合起来还是能够叫板的。

    列国因为周天子对赵氏、魏氏和韩氏封侯的关系,得不到联合起来进行干涉的理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了。

    智瑶已经提前知道“答案”了,要不要刻意拉拢韩氏呢?

    这个其实是看智瑶要代晋,还是独立。

    是的,现代人的理解是分裂,然而其实是独立。

    也就是历史上的赵氏、魏氏和韩氏并不是直接瓜分掉晋国,以“当代人”看来是携带自家的封地立国,无外乎就是诞生了周王室旗号下新的分封国,不是一种分裂的行为。

    某天,智申回到家中,第一时间召唤智瑶过去,说道:“君上分权,瑶将为中军尉。”

    说起来,晋国很多职位一直空悬,很久没有任命人选了。

    智瑶马上问道:“何人为下军佐?”

    智申有点意外,问道:“瑶为何不欢喜?”

    那可是中军尉!除了“卿”之外最有实权的职位之一啊。

    当然,主要是各“卿”有兼职,一般还是身兼多职,像是士师、司徒、司寇之类显要职位都是“卿”兼任着,不会有其余人的份,才让中军尉成为“卿”以下的第一人。

    智瑶只是看着智申,等着知晓答案。

    “君上定议为钟武,‘元戎’异议。”智申说道。

    什么玩意?晋国没有一个钟氏,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

    智瑶还以为晋君午又从国外召唤一个新的家族过来,继续听智申往下讲,才明白是好些公族进行整合,贾氏、董氏、冀氏、等六家合并成为钟氏。

    “六个封主合并?公族什么时候能这么团结了???”智瑶想到了国君之前的一些动作。

    前一段时间晋君午频繁召唤公族的封主,每一次都会消失那么几个人。

    因为是公室自己的事情,只要那些封主不闹起来,外人其实也没有理由干涉。

    消失的那些人到底是死在宫城内,还是离开晋国去了列国,绝大多数人都懒得去关注。

    “大人,瑶不可任中军尉。”智瑶先拒绝,顿了顿才往下说道:“‘元戎’当是举荐赵获为下军佐罢?”

    智申也不问智瑶为什么不想当任中军尉,同时对智瑶猜出赵鞅推荐的人选也没有感觉到意外。

    简单来说,在智申看来智瑶聪慧到吓人,能事先猜测出什么,压根就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智瑶知道自己猜对了,笑呵呵地说道:“中军佐必然附和,便是上军将、下军将亦无反对。”

    中军佐是韩不信。

    上军将是魏侈。

    下军将是狐解。

    智申目前是上军佐,他参加会议很少讲话,遇到了问题都会先回家跟智瑶商议,肯定也是沉默的一员。

    狐氏是晋君午召唤回到晋国,以常理他们应该支持晋君午才对?可是狐解已经不是刚回到晋国那会的一无所知,一两年的时间足够他们了解晋国内部的格局。

    晋国现在是卿位家族全面优势,体现在公族衰败了下去,好多有实力的中等贵族不是被削弱便是遭到吞并。

    卿位家族之所以一再变得强大,以前是对外能够掠夺,后面则是不断吞吃国内的其他家族,实力真不是凭空而来的呀。

    “属于晋君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扯下来了。”智瑶心想。

    现在的赵氏从某些方面来看也是陷入虚弱的时刻,恰恰是因为那种现状,其他卿位家族不会刻意去刺激赵鞅,避免遭到临死一击。

    出于另外的一些目的,智氏和魏氏同样愿意看到属于国君的权威被践踏,只要赵氏不是想要借机吞并一些家族,哪怕赵获得到卿位又怎么样,也许是一个让赵氏自己再进行内部实力切割的好机会呢。

    “不对……”智瑶想到了什么。

    “大人,梁氏新主何在?”智瑶问道。

    智申也不傻,说道:“瑶以为获将得梁氏?”

    只有这个解释了呀。

    赵鞅为赵获争取卿位,为赵氏再获得一部分话语权是主要目标,顺带将梁氏再吞并,不是去侵占别的家族,公室和其余家族还能管赵氏对自家小宗的安排吗?

    一旦赵获成为下军佐,按照既有的规则将兼任司寇一职。

    司寇这个职位,以前并没有显示出什么优势,甚至是一种拖后腿的职位,要不然也轮不到一直由卿位最末位去兼任。

    为什么司寇会拖后腿?还不是需要在家族里挑人长期充任到司寇麾下的组织,负责抓捕盗贼,去各处巡逻,等等之类。有征召,等于有人纳赋,干的活还没有战利品,贵族看来就是亏了呗。

    要说司寇有什么便利,武装起来的人不止能名正言顺地入驻“新田”这座都城,还能去各家族的封地到处乱跑。

    智瑶心想:“如果我能成为司寇,仅仅是能名正言顺派人去各家族封地,绘图的事情不就很容易完成了吗?”

    他也知道自己暂时不可能担任司寇。

    在接下来,“新田”简直是热闹到不行。

    “赵获任‘卿’之事,群涌汹汹。”魏驹说完叹息了一声,可是谁都能品味出是在看笑话。

    赵伯鲁就显得很无语。

    卿位家族之中,智氏和魏氏一直没有吭声,就是一副看戏的模样;狐氏后来倒是提出了异议,可是狐解的话讲得太软了一些,估计是应付了事;韩氏是唯一一个表态支持赵氏的家族。

    其余的家族?公族的封主们跳得最凶,可是因为他们的实力问题,再怎么闹腾也只是闹腾;有资格参加会议的中等贵族噤声,私底下则是讲什么话都有。

    在智瑶看来,舆情对赵鞅根本不会造成意志上的影响,长期来看赵氏则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毕竟,一个家族的风评要是不好,很多方面会吃了隐性的亏。

    他们今天的聚会是为了给赵伯鲁送别。

    来“新田”待了将近一个月的赵伯鲁即将去代国,根据他自己的原话,有一位妹妹要远嫁代国,今次过去是走礼仪流程。

    而赵伯鲁的妹妹就是赵毋恤的姐姐,还是一母同胞的关系。

    其他人对赵氏要嫁女给代国之君,好像都没怎么在意,只有智瑶觉得自己忘记了一些什么事情,怎么都想不起来。

    话说,代国在哪?他们大概是在现代河北的北部,一部分活动范围是内蒙古区域。

    代国的国君为子姓,早期是周王室的分封国,目前则是自成体系,并且治理下的民族成份很杂。

    晋国跟代国并不接壤,中间隔着一个中山国。

    按照当前的年代,相隔十里在一辈子都不一定有见一面的机会,晋国跟代国的距离不止中间隔着中山国,两者之间也有个几百里的距离,沿途除了到处是山之外,森林也是密布。

    所以了,智瑶很纳闷赵氏是怎么跟代国有交流,还搞出了联姻这一种套路。

    以诸夏当前的习俗,赵氏嫁庶出女给代国之君,其实能视作一种羞辱,使人一想会觉得赵氏好像在搞什么阴谋。

    随后的一个多月,为了最后一个卿位的归属,晋君午赤膊上阵跟赵鞅争。

    智氏和魏氏继续当观众,期间少不得受到国君各种暗示,只是两家一直无动于衷。

    在经过一番实力悬殊的争论之后,赵获最终成为下军佐,再次开启了赵氏一门多“卿”的时代。

    至于是会让赵氏重新恢复强盛,还是又一次赵氏灭门的开端,在后面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