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刘姚氏

目录:农家四果种田记| 作者:残阳如雪1| 类别:其他类型

    这顿早饭一家人吃得沉默寡言,刘红枣和刘花生低着头小口咬着饼就着咸萝卜干,不时吸溜一口米稀饭。

    刘崇山几口吃完杂粮饼子,用筷子在米稀饭里捞了几下,再一口气喝完碗底子,最后将筷子重重一摔,率先吃好了。

    摔筷子的声音太大,吓了正在吃饼的刘桂圆一跳,以为他要发火。

    刘红枣见状小声安慰她:“别怕,咱爹吃过饭就这个习惯,动作有点大。”

    刘桂圆点点头,心想这一顿饭吃得太压抑了点,往后要都是这样,她迟早得抑郁。怪不得刘红枣和刘花生平时都挺活泼,一到刘崇山面前怂的跟个鹌鹑似的,敢情都是他吓的。

    吃过饭,刘桂圆主动收拾碗筷,刘红枣和刘花生见状拎着两个粪箕准备出去打猪草。

    她家养不起猪,每日打猪草都是送到三叔一家,这样子养到年底,三叔家承诺能分他们家二斤肉。

    昨天送猪草送晚了,挨三婶娘好一阵叨咕,今日可得多薅些准时送过去。

    大姐二姐一走,刘桂圆洗过碗没事做,就到里屋看张氏有什么需要,见她躺在床上闭着眼休息,也就没进去打扰。

    趁着这个空当,刘桂圆出了篱笆围墙,沿着村人踩出的小土路往外头走。

    不知道自己穿到了哪个朝代哪个省,现在是哪一年,刘桂圆不好张口就问,只好靠自己在村子里瞎摸索,看能不能找到有用的信息。

    刘崇山一家算是住在村子靠前,只是和她家一间大土屋相比,村里有的人家都盖起了三间青瓦房,外头起了红砖土坯垒的院子,这应是村里的富户了。

    还有的人家便是没有青瓦房,普通的土坯房外头仍旧垒的土坯围墙,但一连好几间,屋顶上盖的也不是和她家一样的茅草,而是结实的瓦片。

    这样一看,村里的贫富差距就很明显了,像她们刘家这样一间破土屋的,树在人家好房子里头,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位置。

    一路走到村子中间,脚下的路渐渐宽了起来,也比方才的小路更平整,看来这就是主路了。

    主路两边稀疏种着几颗柳树,村里的房子就都挨着这条主路,只是因为是乡下,房子都盖的歪七扭八的,不像现代规划过的那般整齐。

    这个点,吃过早饭的村人陆陆续续出来,有的肩上扛着锄头,有的胳膊上挎着篮子,还有两个六七岁孩童,趴在草地上捉蚱蜢玩。

    见有人好奇的打量她,估计在想她一个傻子怎么跑出来了,刘桂圆反正都不认识,便脚底抹油往家里跑了。

    一路小跑到家,隔着树枝篱笆就能听到屋里有人说话,还不止一个,一个女声粗犷中带着沙哑,有点像容嬷嬷的声音,听着耳熟;另一个说话声尖尖细细的,乍一听聒耳朵,她听不出来。

    “我都不稀得说你,头一个生了闺女,我说取名叫红枣,希望她能早点带个弟弟出来!你倒好,第二个又生了闺女,我能怎么办?只能给她取名叫花生,盼着你能使劲生呗!可是你也忒不争气了,三回还是闺女,四回也是闺女,你说说你,你是非要应了‘早生贵子’四个字,生够四个闺女才停手吗?”

    我的天,敢情她们的名字都是这么来的,原先她还觉着挺好听的,原来都是为了催子用的。

    “婆婆哎,快别说了,大嫂她也不想一连生了四个丫头啊,哪能各个都跟我似的,命好,三回怀的都是儿子!要我说这都是命里带的,强求不得,你就别怨她了,她也怪难受的。”

    刘桂圆听出来了,这人说话不是真心安慰人的,这是拿把刀子往人心窝子上捅,故意叫人疼的!

    刘桂圆一个箭步跨过门槛,掀开暗红色的布帘子,来到张氏所在的里屋,看到一个老婆子和一个体态臃肿妇人,正坐在炕上说话。

    “娘,她俩谁啊?”刘桂圆一个也不认得,但语气冲的很。

    “哎呦,这不是她家那傻子吗?真会说话了?”胖胖的妇人猛拍了下大腿,指着地上的刘桂圆大声说道。

    “谁傻,你才傻!你声音小点,别吵到我娘和我小妹妹!”刘桂圆皱着脑门儿回了一句。

    “谁个教你这么和你二婶娘说话的?一点规矩也没有!我是你奶,她是你二婶娘,见到人得知道叫,不要像你大姐似的,见人不吱声。”

    刘姚氏见老大家的三丫头真的好了,心里也高兴,不过听她说话不好听,张嘴就开始教训。

    这边一直坐着抹眼泪的张氏也开口了:“桂圆快叫人,听话。“

    刘桂圆看到张氏泪眼婆娑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好啊,这是不让她娘好生做完月子!

    “奶,二婶娘,我昨天才好,不认得你们,可别生我气。”刘桂圆先是低头服了软,然后说:“我第一次认人叫人,可有见面礼给我?对了,俺小妹妹才落生,你们带啥好东西来看她?”

    于情于理,儿媳妇生产了,婆婆和妯娌都得上门来看看,捎带一点鸡蛋、小米还有红糖这样的补品。就是看她俩的样子,不像带着东西过来的。

    果然,二婶娘(李秋芳)听了这话脸一红,讪笑道:“我听大伯和婆婆说,你现在不傻了,就忙着过来瞧瞧,哪有什么见面礼?俺们这边不兴这个。再说都是一家人,说说话就成了,你娘还能真问我要?”

    张氏还没说话,刘姚氏马上忿忿起来:“还带东西来看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值得我带什么东西,不够浪费粮食的,我没往回去要都不错了。”

    在刘姚氏看来,老大家这几个丫头,养到这么大除了浪费刘家的粮食,啥用处都没有。有这么些粮食,还不如带回去给她几个乖孙子加餐。

    刘桂圆不怒反笑,上前拍拍她娘张氏的手,说:“娘别往心里去,咱奶昨天亲自给你接的生,今早又和二婶娘来看你,其实心善的很。”

    说完看向刘姚氏:“奶,我刚才到外头玩,听到好多人都说,你是个偏心眼儿,看我家都是丫头,就处处看不起。奶,你说这是真的吗?”

    刘姚氏一听这话,立马坐不住了,一边站起来叉腰,一边大声问:“哪个不要脸的乱嚼舌根……”

    “就是,要我说,咱奶才不是那样人,哪有当奶奶的不疼亲儿子亲孙女的,要真有那样的人,真该天打雷劈遭人唾弃,你说对不对?”刘桂圆一把抢过刘姚氏的话头,亲热的拉着她的手,一步一步送到了门口。

    刘姚氏叫刘桂圆快言快语这么一堵,一股邪火没处发泄,但碍于面子怎么也不能承认,自己确实看不起生了四个丫头的老大一家,因此只能瘪青着脸。

    可是刘姚氏也不是吃素的,哪能叫一个小丫头片子降住,立马抽出被刘桂圆攥得生疼的手,绷着脸训道:“你个小丫头,没事少出去乱跑,听人乱嚼舌头根!没有事就搁家干活,扫扫地刷刷碗,再给你娘做做饭,就会偷懒!”

    刘桂圆听了刘姚氏的话,点点头继续说:“俺也想给娘做顿好饭,可是奶,你也知道俺家情况,饭都快吃不饱了,哪有闲钱买补品?奶,二婶娘,你家可能弄点猪蹄子或者鲫鱼,给俺娘补补?”

    “啥,猪蹄、鲫鱼?没有!你个小丫头真敢说,这两样菜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到。”二婶娘听了忙摆手,心里开始叨咕了:我的个乖乖,怎么她家的这个丫头,一不傻了这么精,两个大人都说不过她。

    “唉,那行吧,我还想着你俩过来看俺娘和小妹妹,肯定得带着东西来,过一时我做顿好的招呼你们。看来也不必了,咱家顿顿米稀饭,你们也看不上。”

    一顿话夹枪带棒的,说的两人面上都不好看,刘姚氏彻底火了,以前还从来没有孙子孙女敢这么和她说话。

    正要发作,床上的小娃娃哭了起来,一声接一声,哭的人脑袋疼。

    “不说了,俺小妹妹一哭都得半天,你俩在这听着也闹心。”说完就做了个请的动作,站在后面堵着她俩往外走。

    出了屋门,刘桂圆还嫌不解气,绷着脸说道:“奶,二婶娘,你俩以后少在我娘面前说什么命不好生了四个丫头片子的话。以后的事谁能知道?有的人生的丫头孝顺,晚年照样享福,有的人生三四个,都是小子,也不保证日子就能过好。”

    再说了,生男生女是由男方决定的,凭什么都怪张氏一个人?

    不过这话说了他们也不懂,即便懂了他们也不能接受,刘桂圆更没那个心情给她们解释,只想快点打发了她俩。

    “你个死丫头,嘴这么口!看看你娘都生的什么玩意?老大是个闷子,老二是个麻子,你原来是个傻子,现在口得跟个辣子。还有老四,动不动就哭,我看就算养大了,也是个病秧子。”

    刘姚氏可算找到机会发泄了,一股脑儿的将老大家的四个丫头给定了性,好像只要使劲埋汰这几个孙女,就能给她老刘家争光似的。

    “奶,我就讲这个道理给你听,谁能保证自己每回都生的是小子?那些没生到儿子的人家,还能以后都不过了?我不信,她们的婆婆也都喜欢埋汰自家儿媳和孙女?”

    刘桂圆随口说了几句,没想到最后一句却戳到了刘姚氏的痛处,因着她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刘仙杏的,嫁到邻村的王家,至今也就生了两个丫头。

    刘姚氏想到小女儿也生了两个闺女,一下子没了脾气,朝刘桂圆瞪了一眼,招呼着二婶娘就回家去了。

    碍眼的两个人一走,刘桂圆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看看天色不早了,大姐二姐还没回来,便打算收拾收拾准备做午饭。

    刘家篱笆外头,靠近鸡圈的背面点了几棵南瓜,可能是勤上粪的缘故,南瓜秧子长得十分茂盛,攀着树枝篱笆一直长,有的直接爬上了鸡圈顶上。

    刘桂圆见南瓜秧子长的密,发芽的头子多,就沿着篱笆树枝挨个的掐尖,顺手将长的太密的往空地理,等理好了,一把嫩嫩的南瓜藤也摘够炒菜了。

    刘桂圆把南瓜藤洗干净,切成小拇指长短,盛在盘子里放着,配点蒜瓣儿,准备一会儿清炒。

    接着从外屋靠墙的案桌底下,翻出看口袋子白面,舀出一勺子,放在水里和匀,再打个鸡蛋,放一丢丢盐。

    盐是粗盐粒子,怕不容易化开,刘桂圆随手用擀面杖擀的细碎,剩下的都盛在竹筒里。

    等南瓜藤炒好,鸡蛋软饼烙好,刘桂圆将这两样端到了张氏面前,看得张氏一愣一愣的。

    “本来想烧碗蛋汤的,但鸡蛋不太多,就没敢用。”刘桂圆见张氏盯着饭菜发呆,笑着解释了一句。

    “桂圆啊,这些都是谁教你的?”本来像桂圆这么大的乡下丫头,会烧火做饭也不是啥稀奇事,可是她的傻病才好,怎么一夕之间会这么多东西?

    “娘怎么和大姐早上问的一样?以前我傻的时候,天天看你们做,心里早就会了,就是那时候做不了。”刘桂圆继续撒着谎儿,说的半真半假,更容易叫人信。

    张氏听了以后点点头,开始吃三女儿做的饭菜,还别说,这个南瓜藤叫她这么一炒,还怪清新可口,鸡蛋饼烙的也软,不错!

    吃过饭,刘桂圆主动关心起张氏和小妹妹的情况,问:“娘,你恢复的咋样?奶水足吗?可够小妹妹吃的?”

    张氏叫三女儿这么一问,不禁脸颊有些发红,不过到底更关心小女儿吃奶的问题,发愁道:“不知道你爹去哪了,我这奶水越来越少,眼看不够莲子吃的。”

    莲子,看来这就是小妹妹的名字了。原来刘姚氏没说错,她家给孩子取名,还真是按照“早生贵子”四个字取的。

    “村里有没有和娘一样生产的妇人?可以找她们帮帮忙,或者有养母牛或母羊的,弄点牛奶羊奶煮熟了给莲子喝也行。”刘桂圆提议道。

    张氏想了想,村里有奶水的妇人除了她,就只有月饼家的媳妇儿,不过两家没有什么交情,估计人家不愿意。

    倒是可以问问刘大双家,他家养了一头母牛,前些日子刚生了一头小牛犊子,应该有奶。不过这得等当家的回来,他同意了才能去弄。

    “那行,娘你歇着吧,要是有什么事,喊我一声就行。”刘桂圆知道张氏心里有数,收了碗碟剩菜就要端出去。

    哪料还没走到门口,就被张氏叫住了。

    “桂圆,你以后和你奶还有几个长辈说话,可不能像今天这样冲了,要是叫你爹听到了,肯定要生气。”张氏看着桂圆的脸,小心嘱咐着。

    “知道了!以后肯定不在爹面前顶撞俺奶几个。“刘桂圆朝张氏俏皮地眨了下眼睛,随即嘻嘻哈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