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毛衣社

目录:农家四果种田记| 作者:残阳如雪1| 类别:其他类型

    刘桂圆见到羊毛变成线后,如愿以偿离开了田二伯家,在回家的路上,她开始拜托田如柏帮忙收羊毛了。

    “咱这村养羊的不少,我从今天开始就要收羊毛了,有多少我收多少,价钱按照市价收,一斤六十文,小柏哥,你帮我和他们说一下。”

    田如柏心下一动,问:“你会缂毛织毛衣?”    刘桂圆就直说了:“不是,我哪有缂毛机?我知晓一个法子,靠两只手就能织出毛衣,比缂毛简单。”

    田如柏耳朵动了动,想问却忍住了没开口,人家刚才想学赶毡自己都没教,他怎么还开口问。

    刘桂圆看出他的心思,想了想,就说:“等以后我那边有规模了,应该会招帮工,小柏哥,你别急,到时候咱花石村一半人冬天都能找得活做,不过你别往外说,我这才开始。”

    田如柏眼睛立即亮了,点点头,二人原地分头回家,一人去说收羊毛的事,一人回家削竹签子打毛衣。

    原先缝棉手笼,刘桂圆基本帮不了忙,只能在旁边看,这时她用两个棒针织手套,两个姐姐就跟好奇宝宝似的,也只能凑在一旁稀奇地看。    “怪不得你回来就削竹签,原来用在这上头,桂圆,棒针给我试试。”刘红枣看了好一会儿,早看明白了针法,这回就想亲手尝试。

    “大姐,我会好多针法,够你学一冬的,你别看你绣花绣的巧,打毛衣就肯定不如我了。”

    想当年,刘桂圆在大学宿舍,可是一等一的打毛衣高手,什么针什么纹她都尝试过,甚至还在网上卖了好几件。

    “大姐,我也要打,你先给我打。”刘花生激动地跺脚,没办法,女孩子天生喜爱编织这种东西。

    “二姐,别急,等羊毛收上来,有的你打的。”    刘桂圆这话没错,连续几天,就有人上门卖羊毛了,有的是今年现薅的,也有的人是去年攒到现在的,有成色比较好的羊毛,也有成色差的。

    刘桂圆不懂这个,为防止受骗,就去请了刘金娣的娘顾氏,请她帮忙查收羊毛品质。

    不过一个小小的花石村,并没有多少人养羊,即便收上来的羊毛看着多,刘桂圆却还是觉得不够,于是她去四奶奶家找了狗娃和徐善妹,叫他小俩口到邻村收羊毛去。

    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刚薅完羊毛,不抓紧时间收,再到镇上买,那拿到的价钱就不是一手价了。再说,镇上人也靠羊毛发财呢。

    一连七八天过去,刘桂圆家俨然成了收羊毛大户,院子里堂屋里到处都是收好洗好的羊毛,与此同时,她们三姐妹凭着巧手,竟然织出了三件女士毛衣和十副羊毛手笼。    “大姐,二姐,咱到镇上卖毛衣去,不过这回不自己卖,咱拿到成衣铺卖。”

    刘桂圆算过成本,一件成人毛衣75文,染了颜色的130文,加上她前后收、拣、洗、晾、织,这其中的人工费和时长,至少定价上要翻一倍才不会赔本。

    不过,即便是这个定价,刘桂圆还是觉得有些赔本,因此想着拿到成衣铺里,先掂量掂量价钱再说。

    莲子托四奶奶帮看着,三姐妹借了刘金娣家的牛车,一路来到了镇上,她们仨常去光顾的闺悦成衣铺。

    女店家姓俞,夫家姓施,当三人一人一件毛衣展开给她们看时,立即就获得了二人的赏识,就连她们用来练手的手笼,店家都十分满意,张口就要买。    “毛衣和手笼我都要了,多少钱你开个价!”俞店家看中她们织的毛衣,迫不及待就要买下,竟然忘了先问价钱。

    刘桂圆看看大姐,再望望二姐,挑眉试探道:“我手里这件用的是平针,一件要价四百文,二姐手里那件是麻花针,要价六百文,大姐手里那件是凤尾针,要价八百文。”

    刘桂圆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定价,只好故意报一个高价,先看看店家怎么反应,她再慢慢回旋。

    果然,她刚报完价,女店家就有些后悔方才的莽撞,好在她丈夫施复还算机智,赶忙补救道:“我媳妇不懂物价,依我看的话,平针毛衣去五十文,麻花针和凤尾针各去一百文,怎么样?

    刘桂圆心下了然,摇头道:“我报的都是成本价,你这样去太多,我们可就赔本了。”说着就要走,同时对大姐二姐说:要不咱去别家问问,清河镇那么大,还愁卖不出高价。”

    刘红枣和刘花生秒懂,三人还没走出店门,就被身后的店家拦住了,那个男店家就说:“三位姑娘别走,我给你们一个实心价钱,平针毛衣四百文不变,麻花针和凤尾针各便宜五十文咋样?”

    刘桂圆觉得这个价钱还行,但是面上不显,继续说道:“我这个价可是不染色的价,要是染了寻常颜色,每件还要再加八十文。”

    其实她之前问过羊毛染色,每斤羊毛染色五十文,每十斤羊毛出八件毛衣,这样算来,每件毛衣染常规色大概六十文,她报八十文,算是赚个差价。

    “行,这个价钱就这么定了,以后你们织好的毛衣就往我这送,染色和没染色的我都要。”施店家有心包圆她们织的毛衣,当下就要签个协议,以后她们打的毛衣都往这里送。

    “多少你们都能吃得下?”刘桂圆就笑了,看来这家成衣铺胃口不小。

    “这你放心,我家自有销路,只要你们答应,不供给别人家毛衣,咱们就按这个价钱合作。”俞氏一开始打得就是这个主意,她娘家在太安府城开着好几家

    成衣铺,不愁销不完这些货。

    “行,那咱就签个一年协议,到明年如果合作得好就再续签,咋样?”刘桂圆如今识字认字,不怕签协议。

    于是,两家五人花了大半天时间,将协议内容拟好,约定好出货时间、新针法的定价,以及不同款式手笼的价钱,并花钱请了一位中人,在他的见证下,签好了一份供应毛衣的协议。

    临走前,俞氏首先下了第一笔订单:十件桃红色毛衣、十件绯红色毛衣,十件丁香褐色毛衣,三十件纯色毛衣,手笼五十副,三种针法都要。

    “这是定金,半个月内我要看到货。”

    俞氏按照订单的三成,先给了刘桂圆她们十一两,半个月内见到成品后,就可以得到剩下的二十六两。就是说,这第一笔订单价值三十七两多!

    回家的路上,刘红枣坐在马车上就发愁了,问刘桂圆:“不算手笼,毛衣就是六十件,咱三个半个月织不出来吧?”

    刘花生点点头,她才学会织毛衣,就是织得再快,也来不及,想了想说:“要不,叫刘金娣她们帮着织?”

    刘桂圆舔着嘴唇,仔细想了想说:“光她们不够,我还发动半个村的人帮我们织毛衣。”

    等回到家,刘桂圆叫来四奶奶和顾氏两家人,问她们要不要学织毛衣,每织出一件可以挣五十文钱,前提是要在她这里签协议,绝对不能泄密。

    四奶奶就笑着说:“签协议就签协议,只要能挣钱,俺才不会往外说。”

    徐善妹心里一直感恩她们,跟着点头附和道:“你们放心,我和狗娃哥都不会往外说。”

    顾氏和刘金娣互相看了一眼,刘金娣就拍着刘红枣的肩说:“红枣,我是啥人你还不知道吗?你在俺家搓冰粉,多少人来打听,我可都没往外说过。”

    刘红枣抿着嘴笑,打她一下,说:“明早你们都来,我教你们打毛衣,咱刚接了一个订单,正缺人手哩。”

    刘桂圆算过,加上她们八人,她还要再招二十二个人,只有至少凑齐三十人,她才能在半个月内做出订单要求的毛衣件数。

    况且,这第一单只是试单,等完成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这些人手远远不够,她需要靠谱的人手,最好成立一个毛衣社。

    第二天,四奶奶和顾氏两家人,带着提前削好的棒针,来到刘桂圆家学织毛衣,而刘桂圆带着一份拟好的保密协议,到了村长家讲明成立毛衣社和招工的事。

    “田村长,我想成立一个织毛衣的社,由村长你来推荐人选,并且要他们签下保密协议,永远不能将织毛衣的法子教给外村人,包括自己的亲戚以及自家的女儿。”

    “不能教给亲戚,这我能理解,为什么不能教给女儿?”田有仁问她。

    “我怕咱们花石村的女儿,学会了这门手艺教给夫家,这样还怎么保密?到时候保不齐会害了她们。”

    万一花石村未出阁的女子,学了织毛衣的手艺,再嫁到外村去,这个手艺不就带到外村去了吗?即便她们签了保密协议,到了夫家情况就不一样了,与其到时候为难,不如趁现在就扼杀了这个可能。

    “你说的倒有点道理,你大约要招多少人?”

    “先招三十名手巧的妇人,至于招哪些人,由村长你来选拔,我觉得村长你办事肯定公正。”

    刘桂圆巧妙地拍了个马屁,将容易得罪人的差事委托给村长,同时又允以他好处,可以先从他们田家人里挑选,但是得挑妥当人。

    “你这个丫头,真是猴精一样,行,我给你招,还有什么要求?”

    “要尽快。”

    刘桂圆走后,田有仁的妻子李秀云就说:“俺一家就能去三个人,我,瑞娟,淑真,二房三房四房至少能去五个人,这就八个人了,还有其他房的……”

    田有仁斜眼看了老妻一眼,打断她,说道:“哪能都叫我们自家人?你去村里找一些手脚勤快做人本分的,我们田家先去八个人再说。”

    李秀云和田有仁夫妻多年,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怕拍身上衣裳就出门了,屋里就剩下田有仁一人,此刻,他坐在凳子上感慨:刘崇山的这个闺女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