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太后

目录:大宋世祖| 作者:破贼校尉| 类别:历史军事

    “门下。有司请上皇太后尊号奏。伏以王者立显亲之殿,所以尊母仪。开长乐之宫,所以伸子道。稽诸历代,实有彝章。”

    荆湖北路靖州城,汝州司礼参军蔡卞拿着一份报纸,在摇头晃脑地读着。

    “伏惟亲母圣端宫太妃朱氏,象叶阴灵,功深厚载。涂山助夏,首冠于三王。文武兴周,名存乎十乱。徽号未正,阙孰甚焉。谨按汉书曰: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皇帝陛下膺图资始,孝治攸先。宜彰坠燕之祥,式表濯龙之贵。伏请上尊号曰皇太后。诏曰恭依典礼,仍令所司。即追册四亲庙毕,吉日备礼奉册,尊皇太后制。”

    读完《东华朝报》上刊登的这份诏书,蔡卞一言不发。

    他身边的亲随轻声道:“阿郎,开封城每期不落地给你寄来此报,想必是有人记得阿郎。只要朝中有臂援,阿郎早晚能再回东京的。”

    蔡卞抬头看了亲随一眼,随口问道:“那你知道这朝报是谁给老夫寄来的?”

    “不是章相府上吗?”

    “章子厚没有这么心细。一期不落地给老夫寄《东华朝报》的,是秦王府。”

    “秦王府?”

    亲随不敢置信,怎么可能!

    蔡卞懒得理他,翻到了第二版,看到上面刊登着一份门下明文。

    “赵挺之,怀怨谤上,贪赃渎职...着贬为雷州别驾,交象州地方安置看管,其家产抄没...原门下侍郎李清臣,擅权舞弊...着提举延福宫,濮州安置...”

    “...范纯仁,擢门下侍郎,同执政事;黄覆移判吏部事;许将擢尚书右丞...张商英,擢御史中丞;蔡京判户部事...”

    看到这里,蔡卞忍不住长叹一声。

    身边的伴随问道:“阿郎,又是怎么了?”

    “遂宁郡王一党,全军覆没,再也成不了气候。且朱氏被尊为皇太后,秦王入继大统,再无障碍。”说到这里,蔡卞自嘲地说道:“世人都说蔡心章嘴,靠被啊!老夫这颗老谋深算的心,早就被人给算计得干干净净。”

    有伴随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中间摔了一跤,干脆连滚带爬地跑到跟前。

    “阿郎,刚收消息,一队禁军进驻隔壁的武冈军,把邢恕邢官人给看管起来。“

    “禁军?什么禁军?”蔡卞也是一头雾水。

    “听说是从开封城直接开来的,旗号也不是三衙所属某军,而是右翊卫羽林左三营第一队前哨。”

    “右翊卫...左翊卫...”蔡卞喃喃地念道,突然脸色一变,变得无比惨白。

    两位伴随连忙问道:“阿郎,怎么了?”

    “邢和叔,完了。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以为躲在武冈军,与遂宁王暗中密信联络,遥遥指挥,就能瞒过官家和秦王了吗?”

    “阿郎,你说的什么意思?我们怎么一句都听不懂?”

    “唉,祭天的三牲,在被牵去宰杀前,都会严加看管,免得走失了。还不懂?算了,听不懂才好。”

    说到这里,蔡卞抬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元符二年,没有几天了。”

    此时的开封城,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给天地间笼罩上一层无边无际的雾霭,大风一吹,如同灰白色的帐纱,缥缥缈缈。

    一行人冒着大雪,从巷道走出,转进圣端宫。

    这里寂静无声,带头的尚宫除去外套,在外间等了一会,散去身上的寒气,这才走进内殿来。

    在侧殿的佛堂里,上月被尊为皇太后的朱氏,跪坐在白衣观音大士像前,手持念珠,嘴里念念有词。

    “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尚宫在门口静候着,一直等到朱氏把《白衣大士神咒》全部念完,这才出声。

    “娘娘,奴婢回来了。”

    “进来吧。”朱氏轻轻地说道。

    尚宫进来后,把堂门关上,把闲杂人等和他们的耳目,全部关在外面。

    走到朱氏旁边,跪坐在她的身后,先向白衣观音大士像拜了三拜,然后低着头,等着朱氏问话。

    “事情都办好了?”

    “回娘娘的话,都办好了。陈三香的两个侄儿,合家分别安置在湖州。每户买了三百亩上好水田,一个三进的青瓦大院,还有乌程县城里四间商铺,当个富足翁足以。”

    尚宫低着头答道。声音轻细,但是很清楚。

    “办事的人呢?”朱氏又问道。

    “奴婢找了皇城司相熟的人,假口办事的那两人偷了圣端宫的东西,叫他们悄悄地...尸首也埋了,没有手尾。”

    “记得去观音院做场水陆道场。”

    “是。”

    朱氏又闭上眼睛,嘴里不知默念什么。过了一会,她才开口说道。

    “下去休息吧。辛苦你了。”

    “谢谢娘娘!”

    佛堂又只剩下朱氏一个人,她双掌合十,虔诚地看着观音大士画像,脸上露出痛苦之色。

    “大慈大悲的观音大士,饶恕俺吧。俺的孙儿,也请饶恕俺吧!你活不久,不如早死早超生。下一世,投去富贵好人家,不要再来这不见天日的皇家了。”

    话刚说完,朱氏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垂拱殿,赵似在左,李香药在右,扶着官家走上阶陛,在塌椅上坐下。

    今天官家脸色相对好些,在大红的朝袍衬托下,红润了些。说话的底气也壮实了三分。

    他扫了一眼满殿的大臣,点点头,开口道:“诸卿都在,那就宣诏吧。”

    入内东头供奉官武球站了出来,捧着一卷诏书,缓缓展开,朗声念道:“御笔下——!”

    章惇、范纯仁领着数十位大臣,手持笏板肃然而立。

    “朕缵绍庆基,寅恭宝命,缅怀圣绪,祗守大伦。旰食宵衣,纳隍驭朽。兢兢业业,日慎一日。然维我祖宗,继天统业,是为国之根本。”

    武球的声音洪亮清脆,在垂拱殿回响着。

    “皇十三弟,尚书令、检校太尉、横海镇海雄武静难军节度使、雍州牧、监秘书省、兼功德使、行开封府尹、领枢密使、使持节领左右翊卫武卫大将军,秦王似,符彩昭融,智谋宏远。聪明文武,本于天赋之才;孝友温恭,发自生知之性。振星宸之彩,既耀于皇图。推乐善好贤之德,彰爱民育物之心。是宜承祧庙之尊,为邦家之本。立为储位,着继大统,践于守器。惟天祐于余家,衍宝祚之灵长。元符二年十二月初六日。”

    听武球念完,众人的心里都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经过一年多的明争暗斗,储君之位,终于落定,而且是毫无争议。

    好吧,就算某些人心里有异议,也于事无济了,秦王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那些人再有想法,都是蚍蜉撼大树。

    章惇、黄覆、蔡京等一直在朝堂上,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大臣们,觉得恍如隔世。从三月十八日金明池落水,当时还是简王的十三哥,异军突起。

    当时他是储君热门之一,同时又是诸多明枪暗箭交汇的焦点。有自身的优势,但是劣势更大。

    偏偏他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也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让有心人意识到,皇权最大的来源,在于大家都看不起的“贼刺配”身上。

    这时,官家又说话了。

    “朕身体欠安,难以视事,故朕请秦王临朝观政。朕病乏不能视政,就由秦王监国...”

    说完,官家猛地咳嗽起来,赵似连忙轻抚他的后背,李香药连忙端上一碗温参汤。

    喝下后,官家惨白的脸多了一丝血色,他指了指赵似,“十三哥,你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