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我望云烟目断远(二)

目录:大宋世祖| 作者:破贼校尉| 类别:历史军事

    看到赵似决心已定,章惇等人面面相觑。

    官家是怎么性子的人,群臣都是知道的。

    劝肯定是劝不住了,进宫请朱太后和皇后来劝?到时候就闹得满天风雨,把军国大事扬于朝野,官家更会不喜。

    赵似扫了一圈众人,坚毅地说道:“此事已定!诸卿不必多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此举能成,就是上苍保佑我大宋,自从兴盛,威加四海。如果不成——对我大宋国力也不伤及根本,我们再寻他法!”

    赵似的脸色变得十分严肃,一字一顿地对众臣说道:“接下来是各项部署, 诸卿都是朝中重臣, 需要你们去执行和协助,此等军国机密, 你们在心里有数即可,万不可泄露出去。《军国机要文字保密条例》,诸位都是学习过的。”

    “臣等定遵律法,不敢有怠。”章惇等人连忙答道。

    好了,军国机密的帽子戴上了,圣慈宫和皇后那里是不能去陈情,劝官家的路被堵死了。

    “郭公(郭永)因身体不适,向朕请辞过多次,想退居成均大学,转去大理寺,那就依他。元度先生,大理寺少卿还缺员一位,你这位司寇安排一下。”

    “喏!”

    “郭公离职, 开封府就让曾茂明权知府事。暂设京畿内外都部署一职, 统领侍卫军和御卫师各团,由潘七郎出任。”

    赵似一句话把开封城军政大权分别托付给两位最信任的心腹。一个是大舅子,一个是妹夫。

    “朕出征后,国事就由皇后曾氏监国。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分秉立法、司法和国政,各行其职,各尽其责。《国是会典国事律》里有详尽的理政程序,朕会好生交待皇后,如何处理国事。”

    按照《国是会典国事律》中规定,三省处理国政,皇帝一般行使批准权和否决权。

    比如中书省颂布律法,尚书省和枢密院的文官从四品、武将副将以上的任命,都察院对从四品以上官员提出弹劾,大理寺裁定死刑等事宜,必须由皇帝批准。

    否决权,比如尚书省对各郡地方下达的政令,会抄送给秘书省,呈请御览。十天内皇帝没有否认,就等于默认,此政令可照行无误。

    “此外,从三品以上官员任免事宜,自朕出征之后,暂缓讨论。如果期间有特殊原因, 副职暂时护理其职。”

    大家听明白了, 这个特殊原因应该属于从三品以上官员,期间因病去世或不能视事、以及丁忧出缺。

    又切切交代了一番国事安排后,赵似意味深长地说道:“朕虽为天子,但国事不可事无巨细悉数过问。朕只管大的方略,只监督理政过程,纠偏察错,其余的就拜托诸卿。”

    章惇等人马上应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以报君恩。”

    赵似站起身来,走到那幅硕大地图跟前,扬声道:“现在说军事安排。枢密院,许公坐镇开封城,协调指挥西北、河东、河北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军机,不动。”

    “喏!”许将应道。

    “军咨府!”

    孙路马上应道:“臣在!”

    “卿率军咨府作战厅以及配属单位,前移至京兆府西安城。”

    “喏!”

    “典军署和军需署!”

    “臣在!”刘韐、钟傅齐声应道。

    “你们也率相应机关前移至京兆府西安城,全力配合军咨府,支援前线作战!”

    “喏!”

    “任命姚麟为平夏方面军都部署,种朴、刘仲武、折可适为副部署,统领平夏、定西、定边三军,指挥灭夏之战!作战计划、兵力配置以及物资调配,军咨府、典军署和军需署,以尽快的速度做出统筹安排!”

    “喏!”

    灭夏之战,不知在枢密院里沙盘推演过多少回,也不知暗地里做过多少回演习。众人早就熟记于心,这次根据实际情况做些修改就好了。

    “宣徽院!”

    身兼宣徽院承宣使的长孙墨离连忙应道:“臣在!”

    “立即下达征召令。朱雀旗全旗动员,第一批三万正户、三万副户,以及配属坐骑,必须在五月十日前在居延城集结。第二批三万正户,三万副户,必须在八月十日前,在居延海集结。”

    爱阅书香

    “喏!”

    整个朱雀旗分布在河湟、西海、青唐等地,方圆数千里,全部集结,确实需要半年时间。

    “军需署!”

    钟傅又应道,“臣在!”

    “你们会同兵部、工部和秦川郡,务必在五月初五前,将第一批六千辆高轮厢车,以及两万头驮牛,二十万头羊,调集至居延海。能不能保证?”

    “陛下,”钟傅谨慎地答道,“凉州城原本是西夏最大的冶炼场和制作场,元符三年虽然被付之一炬,但大部分工匠、铁炉、工场等都还在,已经完全恢复。这几年,兰州也按照规划,成为西北制造重地。”

    “高轮厢车,咸阳制造出大部分零配件,兰州制造一部分,然后全部汇集在凉州,进行组装。六千辆厢车、两万头驭牛确实有点多,我们只能从定西、平夏军里以及河湟、西海的朱雀旗各翼再抽调一部分,加上仓库和牧场储备的,可以保证。”

    “好,六万人的兵甲、弓箭等军械物资,凉州武库能保证吗?”

    “缺一部分,可以从兰州、渭州的武库紧急调拨。那里存放着大量军械,调拨缺出的从西安、洛阳和开封武库里补齐,不会耽误平夏三军的战事。”

    赵似满意地点点头,从元符三年开始的灭夏准备,以及天启元年开始的新政,今天能看到它的成效。

    储备充足,转运快捷。

    一系列的军事安排连珠般地交代下来,章惇等人看得出,官家对这个宏大的战略计划是筹谋了许久,不知在脑子里,以及和幕僚们私下里推演过多少次。

    现在时机一到,就看到军令部署流水般地安排下来。

    “玄明和邦成率部分人选,组成行在幕僚随朕行动。人选名单嘛,李纲、赵鼎、李光、张绎...”

    赵似想起访单里,长庆楼里谭世绩与众青年才俊的那些谈话,他又加上了一个人名,“宇文虚中。其余的人选,你俩来定。”

    长孙墨离和谭世绩连忙应道。

    章惇等人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记起官家曾经说过,希望将来大宋的宰相,能出为帅,入为相。官家带着这些选拨出来的青年才俊,想必是在培养他们,从中挑出未来的大宋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