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高丽国果然翻脸了

目录:大宋世祖| 作者:破贼校尉| 类别:历史军事

    金缘站在寿昌殿上,声泪俱下。

    “宋国君臣,凶狠似虎狼,持强欺人,声声口称如不过割土相让,定要整顿兵马,挥师犯境。臣等苦苦哀求,却被来回呵斥,视为贱婢。为了高丽国安宁,不忍见战火连绵,生灵涂炭,只能忍辱负重,签下这不等条约。”

    说到这里,金缘站直了腰,从刚才卑躬屈膝变成了顶天立地之人。

    “幸好大王高瞻远瞩,李相运筹帷幄,崔兵使以及北界忠勇之士,披坚执锐,奋勇杀敌,巧设妙计,大败敌寇。挫敌于境,扬我国威!高丽三千里江山,世代永固!”

    金缘的双手向空中高高伸出,神情康慨激昂,一张俊朗的脸都涨成了紫红色,嘴角挂着两条白沫,是刚才说话说得太激动,口水飞溅留下的痕迹。

    满殿两班大臣们神情各异地看着。

    崔弘嗣、金景庸等人在心里暗骂道。

    你这个王八蛋,当初也是在这个地方,你也是康慨陈词,说什么内忧外患,不能擅开边衅,要戒急用忍,攘外必先安内...说得主战派哑口无言,我们才极力争取你为陈奏正使。

    你去宋国艰难交涉,总算如愿把和约签回来了。怎么一转身就全变卦了!无非是看到主战派幸运地打了胜仗,声势大涨。

    你这个样子,让人很难尊重你啊!

    你的骨气,你的立场呢!

    李资谦看了一眼满殿众臣,把所有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眼角里藏着从心底溢出来的得意。

    他无所谓主战还是主和,哪一个对他有利就支持谁。

    李资谦仔细盘算过,主和派崔弘嗣、金景庸等人,人多势众,是阻挡自己执掌朝政的主要障碍。

    反观崔弘正、吴延宠等人,势力要单薄得多。在“太平盛世”,力主战争的一派一般得不到多少支持。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吃得满嘴是油,安稳地日子好好过,它不香吗?

    干嘛打仗?一旦大败,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风险太大了,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不行吗?

    偏偏李资谦需要一场机遇、一次剧变,才有机会撬动乃至掀翻目前的朝政局势。而崔、吴等人也需要有权臣为他们的军事行动背书。

    于是两派一拍即合。

    现在胜券在握,李资谦需要考虑后面的事情,那崔弘嗣、金景庸一派逐出朝堂后如何既可以暗中揽权,又不让大王生疑。

    金缘就是个很好的工具人。

    金家是新罗王族后裔,在尚庆道等地声望甚高。他本人就是高丽名士,更不得了的是他兄长金觐、侄儿金富轼。

    前者享誉海内外,连宋国都颇有文名的名士大儒;后者诗词皆佳,已然成为高丽国新一代文坛领袖。

    金缘本人又机敏,看到不对,立即弃暗投明。

    此子可用!

    李资谦上前道:“大王,金学士本是忠良之士,只是心地纯善,被奸诈的宋人蒙蔽,情有可缘。”

    王俣默然了一会,转头问崔弘正。

    “崔院使,你觉得如何?”

    崔弘正因为军功,被迁升为枢密院使。听到王俣的问话,站在一边的李资谦眼角闪过一丝嫉恨。

    崔弘正神情复杂地看了一眼金缘,心里虽然不喜这位主和派干将。但是想到他背后的庞大势力,还有盟友李资谦的交代,还是忍住了。

    “大王,李相说得对。金学士受宋人蒙蔽,情有可缘。”

    听到这里,金缘忍不住舒了一口气。

    “不过臣听说副使尹彦纯、徐昉两人,四处鼓吹宋国兵事强盛,国力鼎盛,还贬低我国实力,有动摇军心,蛊惑人心之嫌。”

    崔弘正毫不客气地说道。

    使节团带来了一份“丧权辱国”的和议,没有人出来担当责任,怎么说得过去?

    正使金缘已经撇清,副使李资谅是李资谦的亲弟弟,更加不能波及。副使金富辙是金缘侄儿,金觐的儿子、金富轼的弟弟,当然一并撇清。

    于是这口锅,只能由尹彦纯、徐昉来背,谁叫你们是崔弘嗣、金景庸那一派的人!

    王俣勃然大怒,“如此不忠之臣,安能位居朝堂,立即流放江华岛,遇赦不赦。”

    李资谦和崔弘正对视一眼,交流着得意的目光。大势已得,先剪除党羽,再步步进逼,将崔弘嗣、金景庸一并逐出!

    崔弘正得到了李资谦的暗示后,康慨陈词道。

    “大王,当年高句丽,疆域辽阔,西抵辽水,北抵混同江,东至大海,不仅鸭渌江,连白山、辽东和大半东北都是其国土。我高丽国又承嗣高句丽,从法理上讲,不要说筑区区九城,就是索要辽东和渤海旧地,也是应该的。”

    崔弘嗣、金景庸等主和派大臣听得目瞪口呆,你这雄心壮志,留在高丽国真是委屈你了啊!你怎么不上天呢!

    再一转头,却看到大王王俣在椅子上紧握着双拳,满脸涨得痛红。仿佛下一秒就要下诏,召集水陆大军,征伐东北,收回高句丽的“遗产”。

    理智还是让他慢慢地清醒。

    崔弘正已经达到目的,于是顺势说道:“大王,何不召集宋使前来,当面呵斥,叫其知道我高丽国君臣一心,势不可挡!”

    “好!传宋国国信使。”王俣下令道。

    这几天高丽国的时局变化,李迨是看在眼里的。奉传上到寿昌殿来,李迨是心里有准备,做出了最坏的打算。

    等到行礼完毕,王俣傲慢地指了指李迨,对崔弘正说道:“与他说。”

    崔弘正走出列来,趾高气扬地对李迨说道:“我国正使金官人已向朝廷禀明,此份和议是你国君臣,威胁强迫签下的城下之约,不尽不实,做不得数,我国不予承认。”

    “此外,回去转告你家官家,我高丽灭高句丽而立,乃海东大国。高句丽所属土地,我高丽皆有法理继承。所以英、雄、福、吉、咸、宜六州和通泰、平戎、公崄三镇九城,我国修筑合理合法,九城附属土地,也是我国国土,一寸不可相让。”

    李迨一时惊呆了,他已经做了最坏打算,只是万万没有想到,高丽国居然如此狂妄,居然什么都不认,还自诩高句丽继承人,暗戳戳地要对东北等地声张主权?

    谁给你们的勇气?

    打个胜仗,歼敌三万?李迨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可能。辽军都打不出这种战果来,凭高丽国这些烂掉渣的军队?

    什么别武班、神骑军、神步军,听着厉害,此前跟还是游牧渔猎部落的女真人打,都被打得像狗一样。现在跟脱胎换骨一般的青龙旗军打,突然就神勇了?

    就算人人去嚼白山人参也不可能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李迨阴沉着脸答道,“金李五人,身携国书,负全权使节使命,签订和议却翻脸不认。高丽国就是如此以信立国?”

    崔弘正毫不客气答道:“你国仗势欺人,禁锢使节,强签协议,人神共愤,不追究你国责任也就算了,还敢质问我国?”

    “你国使节团在我朝滞留近三月,拜访我国人士数以千计,开文会宴会数十起,何曾禁锢?你们如此颠倒黑白,口是心非,是拿着贵国的信誉当擦屁股厕筹吗?”

    王俣脸都黑了,崔弘正更是暴跳如雷:“无耻小儿,你当殿羞辱我国君臣,信不信我把你碾为肉泥!”

    “信,你国君臣翻脸不认账,拿信用当兜裆布,我当然信。有本事你现在就杀了我,自有万千大宋将士会为我报仇雪恨!”李迨毫不畏惧地反驳道。

    “来人啊,快来人,把这奸贼千刀万剐!”崔弘正咆孝道。

    李迨也豁出去了,正了正硬翅官帽,理了理官服衣襟,指着崔弘正道:“来,来,来,爷爷等着你。你今天要是不把爷爷的肉分均匀了,你就是开京城外暗娼养的!”

    眼看一发不可收拾,李资谦连忙出声:“大王,崔院使,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我国与宋国还未断交开战。擅杀信使,有损我国名声,还请大王斟酌。”

    王俣恼怒地挥了挥手:“将这无礼的宋人赶出开京城,勒令其即日归国。”

    “是!”

    消息很快传到金富辙和郑克永耳里,两人诧异不已,没有想到两国关系骤然恶化到这个地步。

    “金兄,弟听说那宋使李官人上船时指着我国典客官吏说道,某为宋国国信使,代表着宋国,今日受此大辱,个人荣辱不计,却是让大宋蒙羞。来日不踏平开京,斩下崔老儿头颅,誓不为人!”

    郑克永忐忑不安地说道。

    “唉,”金富辙叹息了一声,“而今宋人,心气皆高。某担心,会有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啊!”

    “什么事情?”

    “不知道,听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