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天下人都在看着大王!看着我吴国!」
伍子胥瞪着眼睛,怒视计然,咬牙切齿的喝道:「天下列国中,能与晋师一战者,唯有我大吴劲旅!」
「看着自己的附庸国遭受他人霸凌,而置若罔闻,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吴国乎?」 「……」
其实,不论是计然也好,伍子胥也罢,都是在为庆忌考虑,在为吴国考虑。
只不过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迥然不同的。
庆忌想了一下,又将目光放在了孙武的身上,眯着眼睛询问道:「大司马,你有何看法?」
「大王……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武长叹一口气,说道:「晋人这一回,是看准了我吴国因为南征的消耗,再加上多年来动辄大战,国力损耗过甚,不敢全力北上争霸。」
「故而,晋人才敢进犯洛邑之地,以及郑国……大王若有心与晋人争霸,为周天子与郑伯伸张正义,欲打这一战,也无可厚非。」
「若吴晋一战,胜算几何?」
「南北两大霸主国一战,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华夏诸国都不能幸免于难,而且还可能旷日持久……」
顿了一下,孙武低着头回答道:「臣以为,胜算是五五开!」 「五成的胜算?」
庆忌的脸上,还是那样澹然的神色。
他的心里已经清楚,孙武只是在委婉的告诉他,吴晋大战,吴国的胜算并不高。
吴国和晋国,一个是老牌的霸主大国,一个是新兴的霸主大国,孰强孰弱?
难说。 不过,就天下大势而言,吴国这边的同盟国更多。
晋国那边,虽是老牌的霸主大国,但是蛰伏多年,并没有动辄大战,只是近些年来看不惯已经崛起的吴国。
这才准备打压一下吴国在中原的势力,保证自己的霸主地位不失,不会遭到吴国的挑战。
但是,这可能吗?
想到这里,庆忌的心中已经了然,如释重负的笑着道:「天下大争,本就是你来我往,犹如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样。」 「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我吴国平定了岭南六郡的叛乱,还扩张了滇郡、黔中郡和交趾郡,而今只是对周郑之地失去控制而已。」
「一来一往,无可厚非……」
说出这种话的庆忌,是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慰在座的孙武、伍子胥、计然、伯噽、孔丘。
这种政治上的妥协,对于现在的庆忌而言,算不得什么。
若是即位之初的庆忌,血气方刚,一定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毕竟这可不是到嘴的鸭子不翼而飞了。
而是,吴国已经将吃下去的地盘,还要被迫吐出去。
这换做一个心高气傲的人,都无法接受。
周王室之地,以及郑国,作为吴国进入中原的桥头堡,一旦失去,吴国日后要进军中原,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大王……」
伍子胥还是有些不忍心,再次进言道:「请大王三思。」
「而今我吴国的崛起之势,已经彻底威胁到晋人的霸主地位。」
「晋国六卿,难免会联合中原诸国封锁我吴国,届时,臣等的有生之年,大王的有生之年,怕是都很难进击中原半步……」
现实是很残酷的。
晋人已经被吴国打醒了,宛如一头睡醒的雄狮,如何能容忍吴国这头南方的勐虎侵占自己的领土?
中原的宋、鲁、卫、陈、郑,甚至是齐国,经此一事,怕是都会跟着晋国一起对付吴国,就跟当年北方诸国一起封锁楚国一样。
如之奈何?
庆忌摆了摆手道:「伍子胥,寡人之意已决,不必赘言。」
「我吴国现阶段的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恢复民生,并汲取新吴人的青壮,同化他们,为我所用。」
庆忌的终极目的,不外乎混一天下,使大国无疆。
但是,在他的有生之年,可能办不到这一夙愿。
所以庆忌的有生之年要做到的,就是击败晋国,使自己成为霸主,让吴国成为傲视华夏九州的中原第一强国。
那么,庆忌要如何才能完成自己的这一夙愿?
吴国的国策,并不是为庆忌称霸而制定的。
实际上,吴国的国策自庆忌继位以来,一直未变。
吴国的国策是什么?
是灭越吞楚,成为南方唯一的国家。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年,庆忌都必须要隐忍下来,积蓄国力,最后再出兵,一举吞并楚国,完成长江以南的大一统。
吴国放弃了对周王室、郑国的控制,并不代表庆忌已经不打算称霸。
庆忌是在以退为进,进行战略收缩而已。
随即,庆忌就下了一道诏令,命远在郑国抗击晋军入侵的范蠡、田穰苴率兵返回吴国。
同时,庆忌又以伯噽为使者,备上厚礼,前往晋国洽谈停战之事,订立弭兵之盟。
晋人要称霸,随他去!
不过,要是想进一步南下,染指吴国的城邑土地,庆忌不会惯着他们。
……
结束朝议的群臣,都各自散去,唯独廷尉伯噽还留在滋德殿。
「伯噽,有事吗?」
庆忌眯着眼睛垂询道。
伯噽现在的任务繁重,要为吴国出使一趟晋国,按理说伯噽应该早早准备,即刻出发的。
现在这欲言又止的模样,分明是有话要说。
见到庆忌发问,伯噽的脸色稍微缓和一下,然后低着头说道:「大王,臣想为大王举荐一个褒贬不一的人才……不,是大才。」
「大才?褒贬不一?」
庆忌来了兴致,笑吟吟的道:「不知道你要为寡人举荐的是何许人也?」
在吴国,出人头地的途径较多,除了从稷下学宫被选拔出来的士子,可以到朝中或者地方担任官职。
察举制,也是一种不错的举荐人才的途径。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列国尽皆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朝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到了汉代,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
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