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利己利众生利天下,玄源的平凡本性(300月

目录:我的洪荒太过艰难| 作者:玄源道人| 类别:武侠修真

    其实在玄源总结完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关键字的时候,他对于自己的行事原则也有了一定的猜测。

    虽然未必是最终观点,可确实已经有些许眉目了。

    因为玄源的一切行事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原因。

    而这个原因的来源,大多也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权衡而决定的。

    至于权衡的依据,总归是逃不过一个“利”字。

    当然了,这个“利”并非是狭义上的利益。

    而是更为广义上的“利”。

    这样的“利”,是超脱于现实之上的存在, 取决于修士觉得自己获得了更多。

    这样的收获可以是实际的利益,现实的利益。

    也可以是无形的“利”。

    爱情、家人、功名、荣誉、信仰……

    归根到底,也可以说是能够让人心安的存在,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存在。

    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利”,是一切生灵都会存在的, 也是一切生灵都需要面对和权衡的东西。

    所以,“利”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不过,单纯的“利”或许是生灵的追求, 也是玄源的追求。

    可是一个“利”字显然无法完全道出玄源的行事原则,也无法成为玄源思绪体系的核心。

    事实上,比起“利”来说,如何辨别“利”,如何划分“利”的优先级,才是玄源行事的核心所在。

    每个人的选择的标准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他们的“利”是不同的。

    玄源的思想体系,当然不可能将所有的生灵的选择都囊括其中。

    这样的思想体系并不是玄源的思想体系。

    所以,玄源的思想体系,当然是玄源自己的选择标准。

    也就是玄源内心深处判断这利弊的优先级。

    说实话,一个人拥有无数的品质,想要让个人将自己的所有品质分出个先后, 注定是一件艰难的选择。

    玄源当然也不例外。

    好在所谓的选择, 并非是要玄源把所有的选项都一一排序。

    而是选出其中的一个最高优先级的存在。

    如果可以的话, 也可以再选出几个次优先级的存在。

    这样一来,思想体系才会更加完整。

    所有说,玄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 就是玄源认为的一切“利”之中,排出相应的优先级。

    玄源的终极目标,一直都是自己的大道修行。

    那能够说明大道修行就是玄源心中优先级最高的“利”吗?

    显然并不准确,在求道的过程之中,玄源当然也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一些违背他原则的事情他并不会去做。

    这就显得有些矛盾,既然是最高追求,终极目标,那怎么会不是他心中优先级最高的“利”?

    其实这并不意外。

    因为大道修行这种实际性的“利”,往往都会被无形的“利”约束。

    追求和目标都是有形的,有形的“利”当然不会是玄源思绪体系的核心。

    能够约束终极目标的、无形的“利”,或许才是真的思想体系核心的显化。

    而同样的,能够约束终极目标的“利”,也就是玄源之前总结归纳出来的关键字,他们对于终极目标的约束也并非是独立的,而是一种综合的衡量。

    “好奇心”、“善”、“稳”、“争”、“智慧”、“勇气”、“自信”、“逐利”、“毅力”。

    这些关键字所代表的品质都是玄源自身品质,都离不开玄源的本性。

    也就是说,正是玄源的本性在作为无形的“利”,约束着玄源达到终极目标。

    很显然,这样的约束不仅仅是约束, 也是另一种层面上的促进。

    或许条条大路通罗马,玄源有无数种方式和途径可以追求自己的大道。

    可玄源本性所代表的无形的“利”,其实不止是给玄源追求大道划定一个方向这样单纯的约束。

    这些无形的“利”同样在划定方向的时候,帮助玄源修了一条能够通往大道的路。

    所以路的存在,对于走路的人来说,固然限制了行进的方向,可同样给走路的人带来了无穷的便利。

    而玄源的本性有无数细分的种类和差异,他们共同组成了所谓的路。

    在面对不同的问题之时,这些不同的本性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占据不同的分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玄源没有办法直接给这些本性,也就是无形的“利”,在没有遇到实际问题之前划分所谓的优先级。

    这看似又否定了玄源之前的猜测。

    其实不然,虽然无法划分这些无形的“利”的优先级,可是玄源可以推出自己在遇到具体问题之时,划分优先级的规则。

    如果笼统的来说的话,玄源的一切做法当然是按照自己的内心,是从心所欲的。

    不过这并非是所谓的思想体系,因为任何一种思想体系都是从心所欲的。

    你的任何举动,哪怕觉得是在约束自己的举动,都是一种从心所欲,因为约束本身就是你想要的。

    如果思想体系不是从心出发的话,那又如何能够作为一种自己追求的思想体系?

    所以说,从心所欲不难,难的是后面那句不逾矩。

    是的,单纯的从心所欲没有任何意义,在从心所欲的同时不逾矩才是核心所在。

    划分优先级的原则,玄源当然也是从心所欲。

    而这种从心所欲,对于玄源来说,不过是“公”和“私”之间的权衡罢了。

    这两者并非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混合存在的。

    有时候“公”占多一点,有六成,“私”占少一点,有四成。

    有时候则是反过来,“私”占六成,“公”占四成。

    当然了,还有其他无数种的划分方式。

    面对一切问题之时,“公”和“私”所占的比例都不会相同。

    所以,划分优先级的规则,就是划分“公”和“私”的规则。

    而对于玄源来说,他虽然有慈悲之心,也胸怀天下,可总归来说,他并非是圣母,也有自己的私心。

    如果自己的行动大概率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不利的话,那玄源肯定不会去做。

    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或许在玄源前世会在某种特殊的场合之下这样做,这也是他在前世耳闻目染之下,从整体环境之中得到的一种思想教育,并且乐于接受它的存在。

    可重生洪荒世界,前世重重或许对他还有所影响,可已经无法成为他现在思想的核心,更不用说限制他本身。

    到了现在,能够限制玄源的,只有他自己,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道德观在限制他。

    既然重生一世,玄源踏上了修行之路,他的终极目标始终是追求大道。

    在这一点上,他是利己的,是自私的。

    他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尽可能的不伤害无辜,尽可能的遵循自己内心的道德观。

    可是在不得已之下,他还是会做出伤害无辜,破坏洪荒的决定。

    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虽然并不准确,可也能够解释一些玄源的心态。

    达则兼济天下玄源可以做到,可穷则独善其身玄源就未必了。

    不然玄源之前在最终决战的举动就应该是不劝解东方联盟的最终决定,但是自己不参与最终在洪荒世界之中的决战。

    而玄源显然不会这样做。

    在这一点上,玄源更加的自私。

    至于玄源的公心在什么时候能够体现得更多?

    那是在自己付出的代价并不大的时候。

    比方说付出一些星辰圣水,积攒的灵植,恢复一方生态。

    这能够说玄源没有公心吗?

    难道玄源不无私吗?

    和很多洪荒世界的修士相比,玄源依旧很无私了。

    不说现在玄源不缺星辰圣水。

    当年刚刚出世没多久的玄源,星辰圣水对于他来说依然是件珍贵的东西的时候,他不也无私的将其撒向大地?

    所以说,玄源对于“公”和“私”划分的标准同样是自私的。

    对于“利”的优先级的划分同样如此。

    从“私”到“公”,玄源的选择应该是自己、众生、天下这么一个顺序。

    如果更加笼统的话,玄源的处事原则应该是利自己、利众生、利天下。

    这是一个由“私”到“公”的排序,也是玄源内心的真实写照。

    看着很自私,其实玄源的道德标准已经不低了。

    至少他还能够在某些情况下做到利众生、利天下。

    恐怕无论是前世,还是现在的洪荒世界,能够做到这样的都算是有道德了。

    所以说,玄源并不需要让自己的思想体系贯穿自己的所有选择。

    只需要反过来,自己的所有选择都不要违背自己的思想体系就足够了。

    这两者只是换个顺序,可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或许前者是最终追求,可后者才是摆在玄源面前的,需要玄源做到的点。

    一个是对玄源行动的绝对约束,一个则是对玄源要求的下限。

    是啊,所谓的思想体系,不就是找出一个自己对自己要求的下限,时刻能够保证自己不触碰自己的下限,不触碰自己的原则就足以。

    玄源的思想体系就是他的行动原则的下限。

    所以,玄源的思想体系的下限就是利自己,这是他选择的核心。

    充其量也就是在不想着利自己的时候,做到利众生和利天下的时候就已经足够了,顶多损坏自己的一小部分利益。

    而他思想体系的上限就是利众生、利天下。

    这个所谓的上限,并非是需要玄源有一天的道德标准能够做到舍弃自己,做到利众生和利天下。

    而是有一天玄源能够做到无论如何都能利自己,并且做到利众生、利天下。

    看似拗口,其实不然。

    儒家也有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平天下就是儒家的终极目标。

    看似徐徐渐进,是一个修行的递进过程,其实越往后优先级越高。

    而玄源则不同,他的选择之中优先级最高的永远都是利自己,当他能够拥有做到利自己之后,才会选择利众生、利天下。

    至于如何做到永远利自己?

    那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处在这种状态下的玄源,自然能够广发慈悲心,惠及天下和众生。

    当然了,后者是玄源在思想上的最终追求,并非是现阶段的追求。

    其实推演到这里,玄源已经明白自己之后在思想体系上的修行和追求。

    或许证道混元,只需要玄源做到自己的思想体系的下限,而证道混元之后才会开始去考虑所谓的上限。

    这个发现对于玄源来说也算是意外之喜,哪怕其中的猜测所占的成分更多。

    想到这,玄源对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已经有了大致的认知。

    相比起孔子的“仁”、孟子的“义”来说,玄源的思想体系显得格外的自私。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玄源的思想体系,才是符合人的本性的思想体系。

    毕竟想要做到“仁”和“义”,或许只有思想上的圣人才可以做到。

    玄源前世不过是一介凡人,这一世也只是一个追求大道的先天神魔。

    作为凡人有限度的善,对于前世的凡人世界来说,所有人如果都能够做到,那地球已经是天堂了。

    而处在洪荒世界,追求大道的先天神魔能够拥有一定的善,同样已经是普通生灵心目中的天堂了。

    所以说,如果按照思想上的圣人的标准,玄源远远不够。

    可如果把玄源当初一个普通人,那他做得已经足够了。

    玄源对于自己的定位,从来都不是思想上的圣人。

    而是一个活血有肉的,有欲望、有情绪的人。

    这也是他的真正的本性,平凡人的本性。

    自私,可又不那么自私。

    有善心,可又没有泛滥的善心。

    这不就是在红尘之中苦苦挣扎的大部分人的心理吗?

    前世红尘之中为挣扎的凡人是如此。

    今生洪荒世界之中苦苦追寻大道的修士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玄源始终还是玄源自己。

    无论前世今生,他们的本性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贯穿两世的本性,才是玄源真正的自我。

    如果不是玄源早就道心通透,明悟真我。

    说不得还会喊一句:“今日方知我是我!”

    (PS:艰难的一章,可能并不完美,不过这也是我心中的玄源。

    从他一路走来的选择来看,他一直都是一个平凡人的心态,哪怕修为再高也是如此。之所以是平凡,并非是他真的平凡,而是他的本性平凡,就如同芸芸众生一样。

    之前所说的实力越强,责任越大。也没有超出这个范畴,同样也是玄源的真实想法之一,只要尽力即可,也就是利众生、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