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还政于朝 第九十九章 坐山观虎斗

目录:还政于朝之归魏| 作者:楼顶| 类别:历史军事

    建安三十八年冬,益州刺史.费祎被刺客刺杀于岁末大会之上,不久这件事便传得整个天下沸沸扬扬的。而益州境内,一时间缟素一片。许多益州百姓,为了追悼这位受人敬仰的刺史大人,自发的披麻戴孝为其守灵。

    可就在众人为费祎守灵的时候,有一人偷偷离开了成都,悄悄南下了。这人自然就是保皇派的二把手,庲[lái]降都督.王平。

    虽然吕乂说了这场刺杀乃是郭修自己所为,并无他人指使,可王平始终觉得这后面有曹氏一派的背影。也或许是他自己做贼心虚,怕自己在南中所做的事情东窗事发吧。

    就在他偷偷溜出成都,带着亲卫返还南中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被钟会和邓芝共同派人给盯上了。

    王平在进入南中境内之后,并迅速派出了密使前往扬州刺史.陆抗处,邀约他共同起事。

    其实,早在建安三十六年,王平在南中开始筹措自立之时,就已经瞒着费祎秘密联系扬州陆抗了。而陆抗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也就并没有将这事儿告知朝廷以及费祎。只是在四大家族的家主知晓而已,毕竟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王平总以为自己的这些事情,做的神不知鬼不觉的,却不曾想到他其实从一开始就被人盯上了,只不过没有惊动他罢了。而且,钟会也一直与许都的魏王和世子.曹丕,荆州的征南大将军.临淄侯.曹植,交州的车骑大将军.曹仁有秘密书信往来。

    王平的这些小动作,早就被曹氏一派知晓的一清二楚了。扬州陆抗不动则已,如果有所举动,面临的将是荆州、交州、徐州,甚至是荆州境内共计四路大军的灭顶之灾。

    其中,交州曹仁处驻扎有大军二十万,荆州曹植处大军十五万,徐州王凌处五万大军,荆州境内还有镇东将军.夏侯尚的五万大军。

    此时天下的兵马,其中大半都在中原以南。即使这些驻军并不能全部主动,但是出动三十万大军,对付陆抗手中的十五万兵卒,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日之后,扬州的陆抗便收到了王平的亲笔迷信。

    对于费祎被刺杀一事,天下都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他作为扬州刺史又怎么不知?

    王平在来信当中说,费祎其实是曹氏一派开始动手清除异己了,希望自己能够在腊月初八这天共同举事,以求自保。

    虽然这封迷信当中,漏洞百出,甚至在他询问派来的密使的时候,那个所谓的密使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甚至益州群臣联名上书的邸报上,言之凿凿的都说是郭修个人所为,可他总觉得里面有蹊跷。阴谋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人的一种本性。

    但这种事情,牵一发则动全身。平日里自己再怎么独断专行,可到这个时候了,自然需要同其余的三大家族商议一番的,毕竟此时扬州势弱,四大家族互为唇齿。

    待陆抗发出邀约之后不久,其余三大家族的家主,丹阳太守.朱恒,庐江太守.张休,豫章太守.顾穆,便迅速且秘密的来到了扬州刺史府。

    陆抗将王平送来的密信,于三人予以传看,三人看完之后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看着众人如此这般,终究还是陆抗率先开口了,“诸位世兄叔伯,对于此事怎么看。”

    闻言,三人中作为陆抗最信任的庐江太守.张休,淡淡的开口了,“以在下看来,这密信当中漏洞百出。那王平只不过是想借我江东之力,满足他个人的私心罢了。以我之建,此事不必理会于他,由他折腾便是。”

    陆抗听完张休的话,没有点头称是,也没有反驳,而是看向场中资历最老的丹阳太守.朱恒,发声询问道,“休穆伯父(朱恒,字休穆),可有所高见啊?”

    朱恒作为场中资历最老,且久经沙场的老将,并没有直接对这件事展开评论,而是从侧面军事的论点上侃侃而谈起来。

    只见他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老夫以为,你我先不用管这件事情的真假。假如,我扬州同意邀约共同起事,届时将要面临西面的曹植、南面的曹仁、北面的王凌、东面的夏侯尚,最少四路大军,甚至要承受许都方面的援兵。

    我江东水师虽然骁勇,近年来更是秘密招兵五万余,战力更胜吴侯之时。可即便如此,这二十余万大军,要同时对抗这四五路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更何况,你我皆知,那曹操对我等的戒备之心一直没有消除,那夏侯尚和贾充便是扎在我扬州的钉子。这几年,你我四族所推荐的子弟们,更是处处收到他们的排挤和打压。而且,曹植和曹仁一直布有重兵,在与我荆州相邻的各郡,此不可不谋啊。

    因此,老夫与叔嗣侄儿(张休,字叔嗣)的意见相同,便由他王平折腾去吧,我扬州不淌这趟浑水最好。”

    陆抗闻言微微皱眉,接着把目光转向了场内的最后一人,豫章太守.顾穆,“子裕世兄(顾穆,字子裕),对此有何高论啊?”

    见到场内三人只剩下了自己没有发言,顾穆略微思索了一下,也慢慢开口道,“昔日里,蜀、吴互为唇齿。多少次,正是因为配合得当才得以幸存。后来钟繇领兵征蜀之时,我等没有及时响应,导致西蜀先亡,不久之后我江东,也被那屠夫曹仁顺势拿下了。

    虽然今日你我已经归顺了朝廷,但是你我自知,这朝廷并不是他刘氏一族的朝廷,其中大半是握在曹氏一派手里的。如今看来,那王平已然是被吓破了胆,起兵已然是必然的了。我等如若同意邀约共同起事,那么他自会领兵北上,或者东进与我遥相呼应。我等即使不允,他也会起兵,只不过是封闭官道,于南中自立罢了。

    如此看来,你我出兵的好处反而还大一些。当然,我的起事并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以清君侧之名,帮助当今天子和荀令君,除掉曹氏一派在荆州和交州的势力罢了。届时曹仁和曹植被除,曹氏一派等于断了一臂。

    到那个时候,那曹操不认也得认,说不准还得亲自上书请罪呢。当然,我们出兵之前,自然是需要知会天子和荀彧一声的,里外也好有个照应才是。不过这时间要把握好,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的话,以荀彧的性子,肯定会阻止。太晚的话,又会误了事。要挑一个时间,让荀彧和朝廷在时间上来不及阻止我们,只能咬着牙按照我们的要求来办。

    因此,在下觉得,出兵比较适宜。”

    终于三大家族的族长都发表完了自己的想法,两人反对,一人赞成,如今只看陆抗的了。

    眼见三大家族眼巴巴的盯着自己,陆抗微微一笑之后,也不紧不慢的开口了,“三位所言都有所道理,不过在下看来皆是也不是。”

    三人闻言面面相觑,竟然没明白陆抗想要表达的意思。

    陆抗见状,哈哈一笑接着说道,“不瞒三位,在下以为,王平此信必然有诈。益州群臣联名上书的邸报中,有不少是那费祎昔日的旧部,其中不乏对其忠心耿耿之辈。倘若郭修幕后真的有人指使的话,他们又怎么会善罢甘休?另外那荀令君又岂是泛泛之辈?

    因此这事儿,虽然在下也觉得蹊跷,但必然就像那邸报所说的一样,乃是郭修投机倒把的个人所为而已。子裕世兄所言甚有道理,此时无论我扬州出兵与否,那王平也绝对是会起事的。如此这般,我等倒不如赌一把,那就出兵。”

    主战的顾穆闻言,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几分。

    而主张不出兵的张休、朱恒二人,显然就不是那么高兴了。他们二人刚想要说些什么,却被陆抗伸手打断了。

    只见陆抗接着说道,“二位且先听在下讲完,我等出兵是绝对要出兵的,可是并不是王平所邀约的腊月初八。休穆伯父所言也有道理,我等若是腊月初八同时起事,届时四路大军来犯,我等又当如何?因此,我等要等上一些时日。

    据某所知,这四年来王平在南中招揽南蛮各族,南蛮兵士都心甘情愿的听从他的调遣,甚至就连那新蛮王.孟崖都归顺于他了。如今,那王平麾下的大军不下八万人,这八万人要是北上征讨蜀地各郡,无异于异想天开。

    以某看来,那王平起事之后,钟会、郭淮甚至老将邓芝都会一同领兵南下,那王平自然不是对手。到那时,他自然会领兵南下退守南中,他手下大军多是蛮兵,甚是熟悉南中地形,就算不敌,也必将会把钟会、邓芝他们的十几万大军拖得死死地,到时候曹仁、曹植都得分兵前往支援。

    待他们两方争执不下之时,我等再出兵坐收渔翁之利。

    届时,曹仁、曹植甚至那钟会都会成为我等的刀下亡魂,那王平也得感谢我们的出兵,他就算有什么不满,又能奈我何?

    到那个时候,是继续做刘氏的臣子,还是划江而治,不全是你我说了算嘛。届时这天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陆抗不愧被称为东吴最后的名将,一番深入浅出的言论。顿时将三大家族的族长都说服了,只见那三人情不自禁的频频点头,已然是折服了。

    只不过,陆抗的这招坐山观虎斗,最后是否真的如他所愿?早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更有一山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