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0391 无题
等大唐东海舰队打败倭奴国水师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大战结束的一个月后了。
战斗刚刚结束,刘仁轨就派出信使向水师大将军李孝恭汇报了消息。
信使驾驶船只日夜不停的航行,走了二十天才回到位于棣州的水师衙门。
李孝恭大喜,仔细核算了战功之后把敌军人数写成了十万,战船数量改成了六千余,击毙敌人五万余。
俘虏人数他没敢作假,这个俘虏是要移交给朝廷的,到时候要见到实打实的人,也没办法作假。
不要觉得他夸张,自古以来虚报军功就是公开的秘密。
李世民亲自统过兵,对这一点是门清的,可面对这种约定成俗的潜规则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只要不离谱,他都会假装不知道认下。
李孝恭只是把人数加了一倍,还算是比较有节操的,没节操的敢十倍的往上加。
耽搁了几日,他就着人以八百里加急把情报送入长安。
长安百姓看到信使都议论纷纷,这是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满意敢惹我大唐了?这下好了,挨揍了吧。
然后又开始讨论这一仗能产生几个勋贵,这些勋贵有几个能获得封国的。
再然后,大家就开始讨论今天吃啥了。
没办法,打胜仗的消息听的太多,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
要是哪天没打赢,那才值得讨论。
但朝廷和勋贵们对这场战争却尤为的关注。
毕竟这是大唐建立一来,第一次以纯海军作战,打的还是数千里之外的一个大国。
有一说一,倭奴国在大唐周边来说,确实算是大国了。主要是离的远,大唐属于劳师远征。
这场战争对大唐水师是一个考验,对现在水师的战法也同样是一种考验。
纯海军前所未有,具体该走那条路谁都不知道,只能慢慢摸索。
这一仗打赢了,就说明现在的路子是对的,至少是没有大问题的,继续沿着这套路慢慢摸索就行了。
还有一点是第一批封国全部都在倭奴岛那边,打赢这一仗,五个封国就可以安心建设了。
得到战报的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召见了核心重臣,大家很是开心的进行了一番讨论。
最终得出了两个共识,第一命刘仁轨回京觐见皇帝;第二五个诸侯王可以出发了,同时命高表仁做好协调准备。
当然,现在离新年也就剩下十来天,等过完年再走也行。
不过各项物资可以提前准备就是了,免得过完年出发的时候来不及筹备。
事实上不用他们特意吩咐,五个诸侯王早就已经动员自己所有力量,筹备各种物资了。
得到这个消息,陈景恪也去了一趟宫里,在甘露殿见到了李世民,李承乾也在场。
李世民没有了在外人面前的威严,有些得意的道:“刘仁轨不错,确实是个帅才,没有辜负我对他的期望。”
前面已经说过,刘仁轨曾经因为正义之法杖毙了一个折冲都尉,李世民大怒就把他叫到宫里问责。
刘仁轨回答不卑不亢,李世民对他大家赞赏,不但没有惩罚他,还给他升了官。
只是后来他就把这个人给忘了,刘仁轨也原地踏步走了好几年。
直到去年朝廷招募海军,刘仁轨见在原位置苦熬没有出头之日,就果断去了水师。
因为本身就是有品级的文官,又通兵法,提拔的非常快。
加上李孝恭知道他的这段经历之后有意培养,让他升职和做火箭一样。
当李世民得知刘仁轨和自己的渊源之后,也同样一路开绿灯,才让刘仁轨短时间内就成为东海舰队的都督。
当然,东海舰队的实力并不强,他统帅的那些船有一大半是属于水师总部的,用完就要还回去。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一仗之后,他这个东海舰队大都督将会变得实至名归。
陈景恪自然知道刘仁轨是什么样的人,上马为帅下马为相,收拾个倭奴人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见李世民得意洋洋,一副他是伯乐的模样,就恭维道:
“以不到千人的损伤消灭倭奴国水师主力,焚毁六千余艘战船。陛下确实慧眼识人,恭喜陛下又得一将帅之才。”
李世民大笑道:“哈哈……也有景恪你的一份功劳啊,若没有你哪有水师舰队。”
陈景恪摇头谦虚的道:“我只是动了动嘴皮子而已,真正战场搏杀的还是大唐的将士们,这个功劳我可不敢和他们抢。”
李世民说道:“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不用谦虚。现在你还年幼,最近又出尽了风头,就不封赏你了。”
“先记账上,带过上几年你迎娶小兕子之前,给你一起封了。”
陈景恪道:“谢圣人。”
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得意过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开始给两人分析为什么这一仗会取得这样的战果:
“海战和陆战不同,陆战是人与人之间的搏杀,战败了还能有逃生的机会。海战是船与船之间的较量,船沉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战船需要拉扯空间才能发挥战斗力,动不起来的船就是一块烂木头,任人宰割。”
“这次的战争倭国人没有丝毫的准备,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监视之下。”
“更没有料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发动如此大规模的突袭。”
陈景恪也点头附和道:“还有一点,除了上次被刘将军击败那一次之外,他们从未被外敌入侵过。”
“所以打心底深处就没有想过要防备敌人入侵的念头,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最终被堵在港口里,六千余艘战船没有发挥一点作用就被付之一炬……有心算无心,他们败的不冤。”
“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发生,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无数次。所以不能时刻做好战争准备的海军,算不上一支强大的海军。”
李世民郑重的道:“此战当写入水师教材供所有将领学习,让他们引以为戒。”
“否则哪一天毫无所觉的情况被人堵在港口内,后果恐怕也比倭国水师好不到哪去。”
陈景恪道:“圣人圣明。”
李承乾说道:“不过劳师远征以弱击强还能取得如此战绩,殊为难得,刘将军的能力才是打赢这一仗的关键。”
陈景恪笑道:“确实如此,这次圣人可要好好奖赏他才是。”
李世民点点头,没有接这个话,而是道:“此战之后倭奴国当能安分数十年,我大唐就可以放心经营封国了。”
陈景恪却没有那么乐观,道:“如果不采取别的手段,我觉得最多五年内我们和倭奴国人还会有一战,这一战才是真正决定未来局势的关键战争。”
李世民惊讶的道:“哦?你觉得倭国人还敢反抗不成?”
李承乾也投以询问的目光。
陈景恪严肃的道:“倭国人和其他藩属国不同,他们孤悬海外,虽然名义上是中原王朝的藩属,事实上双方的交流并不深。”
“之前中原王朝经历了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国力衰微,无力震慑藩属国,汉朝留下的威名几乎丧失殆尽。”
“而倭奴国则相反,他们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消灭了国内的各方势力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国力日渐强盛。”
“百济新罗一度向他们称臣,到现在新罗王还会往倭奴国送质子。倭国人是有自信的,他们不甘于当中原王朝的藩属。”
“所以前隋之时倭国人给隋炀帝的国书中敢以日出之国的皇帝自居,并称隋炀帝为日落之国的皇帝。”
“贞观五年高都护出使倭奴国,他们的国主也始终不愿意跪下接旨,其野心已经毫不掩饰。”
“以数百年时间建立起来自信,不是一场战争就能打垮的。而且这场战争我们还是以偷袭获胜的,他们更加不服。”
“所以那些倭国人现在表面上向我大唐臣服,内心必然不服。他们会效彷勾践忍辱负重暗中积蓄力量,以图有朝一日打败大唐重新夺回尊严。”
李世民越听眉头皱的就越紧,身为君王他能感受到陈景恪话里的意思。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你强大了几百年周边小国都向你称臣,你会心甘情愿的当别的国家的藩属吗?反正李世民是不愿意。
李承乾忍不住道:“既如此,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彻底把倭国人打痛,最少也要多给他们造成一些损失进一步消耗他们的国力。”
陈景恪摇头道:“我们劳师远征不能持久,还要小心高句丽和百济捣鬼,打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极限了,再打下去吃亏的就是我们。”
李世民颔首道:“确实如此,劳师远征就要速战速决,一旦战事拖延下去,于我不利。”
“不过打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了,时间始终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
“等五个诸侯国建设完成,可以为大唐的远征军提供后勤补给,才是我们消灭倭奴国的时候。”
李承乾了然,道:“确实如此,倭奴国需要时间重新积蓄力量,我大唐也需要时间建设诸侯国……”
“但我大唐国力更加强盛,建设速度比他们要快,同样的时间我们会更加的强大。”
李世民欣慰的道:“就是这个理,我大唐人口更多地域更加广阔,物产更加丰富……时间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只要我们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行,总有一天可以消灭所有的敌人,所以无需在战略上进行冒险。”
战术上自然是可以的,大唐往往以少胜多,就是战术激进的表现。
而且大唐的作战方式恰如李世民所说,劳师远征速战速决。
打赢一场就修整一段时间,稳固抢下来的地盘,等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再发起下一轮攻击。
前世大唐差不多五年对外发起一轮扩张,这一世因为陈景恪的出现回血速度变快了不少,两三年就可以发起一轮扩张。
这时陈景恪说道:“这几年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完全可以通过别的办法给倭奴人添堵。”
李世民心中一动,已经想到了他的打算。
不过见李承乾似乎还有些不懂,就说道:“说说如何给他们添堵。”
陈景恪说道:“这次战争的失败已经严重挫败了倭奴国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大唐的天威。”
“倭奴国虽然有了不该有的自信,但毕竟之前当了那么久的中原王朝的藩属国,又学习中原文化,国内有无数人是仰慕我大唐的。”
“只不过之前仰慕我大唐的人被敌视大唐的人给压制住了,现在我大唐获胜,仰慕我们的人就会抬头。”
“我们可以扶持亲大唐派,在文化上割裂倭奴国,让他们在内斗中虚耗国力。”
“同时还可以宣扬华夏文明这个概念,让更多的倭奴人知道自己是秦朝后裔……为彻底吸收融合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道:“这就是景恪你常说的,武力硬刀子和文化软刀子对吧?”
陈景恪颔首道:“对,就是这两把刀子,相辅相成相互配合,才能无往而不利。”
李世民说道:“不错,你说的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不过具体要如何做,还是等刘仁轨回来之后,详细向我们汇报过倭奴国情报再做决定吧。”
陈景恪说道:“那还是肯定的,具体该如何做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我说这些只是为您提供一个参考。”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陈景恪就去立政殿给长孙无垢请安问好。
当然,主要是来看小兕子的。
快过年了她们的皇家学堂也放假了,陈景恪随时来都能见到她,不用在和之前那样还要计算时间来找她。
小兕子自然很开心,拉着他在御花园去赏景。
大冬天万物凋敝实在没什么好看的,不过陈景恪还是很高兴,主要是能和她一起玩,怎么都很开心。
等到了花园水池边,他才知道小丫头为什么要带着他往这边来了,之间水池中竟然也有许多锦鲤。
陈景恪笑着问道:“这些锦鲤是什么时候移过来的呀。”
李明达一点点往水里丢鱼食,道:“七八月份就抓来了,好几窝小鱼苗一起抓的。我让易奴她们不要告诉你的,要给你一个惊喜呢。”
陈景恪笑道:“哈哈……很好,确实惊到我了。”
陪着她玩了一会儿,陈景恪才离开皇宫返回紫霄观。
最近事情太多,即便是要过年了,他也不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