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父子反目

目录:抚宋| 作者:枪手1号| 类别:历史军事

    辽国东路军破陈桥,旋即渡过了广济河,全军进逼东京城。

    而在中路,崔昂曲珍等人自是不甘落后于刘豫,破郭桥镇之后,全军渡过金水河,亦将兵锋直接推近到了东京城下。

    对于此刻赵宋的作战主力上四军而言,看到崔昂、曲珍等人,对他们士气的打击是极其巨大的,这些人,可都是曾经的大宋高官显贵啊!

    驻守在外的上四军,掀起了一阵子叛逃高潮。

    本来就已经半残的捧日军,在赵正的带领之下,投奔了崔昂。

    对于赵正来说,此时的投降,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毕竟在数年之前,他在归义城,就已经被辽军俘虏过一次。

    龙武军安巍战死,捧日军赵正投降,上四军的殿前司亲军两支直属部队,土崩瓦解。而侍卫亲军的状况虽然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那里去。

    侍卫亲军驻守城内,都指挥使黄淳统一指挥,而龙卫军指挥使向海在荆王叛乱之时,已经死在当时还叫秦敏的耶律敏手中,龙卫军也是一直没有恢复元气,能依靠的,也就是许泰指挥下的神卫军了。

    可是人心散了。

    辽军进逼东京城下,稍事休整,城内已是乱象四起。

    而崔昂,在此时又出了一个极其歹毒的主意。

    辽国骑兵四处,从东京城周边掳掠驱赶来了无数的普通百姓,当成千上万的百姓,哭泣着被辽军驱赶着,恐惧地向着东京城墙一步一步的走来的时候,守卫在城墙之上的赵宋军队的士气便跌无可跌了。

    上四军的士兵,基本上都选自东京城以及周边,

    也就是说,现在驻守在城上的士兵们,有很多的家人、亲属,此刻便在城下哀哀哭泣。

    当父母喊着儿子,

    妻子喊着丈夫,

    儿女喊着爹爹,

    你觉得城上的士兵,还有多少人能硬起心肠,举起手中的刀枪,拉开手里的弓弦呢?

    每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渠道,熘出东京城去,向辽国军队输诚,甘作内应。

    城内的动乱也是一天比一天更烈。

    如果说起初,还是一些有心人以及辽国的谍探精心策划、组织起一场场暴动的话,到得现在,城内暴乱已经烽烟四起了。

    他们有的是谍子组织的,

    有的就纯粹是想趁机抢上一把发发国难财,

    但更多的,还是普通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爆发出来的一些抢粮抢大户的行为。

    朝堂之上,刚刚当上官家没几天的赵敬一筹莫展。

    都堂夏戒又气又急,在这当口,竟然重病不起。

    最初不少人还以为他是学着老官家诈病逃避责任,还气势汹汹地闯进夏府之中问罪,可看到当真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夏戒之时,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了?

    都堂四位相公,夏戒重病,罗颂被抓,崔昂投降,还剩下一刚刚从陕西路回去,连状况都没有搞清楚的原陕西路安抚使兰四新,已是完全不顶用了。而被新官家倚为心腹臂膀的赵援,此刻也是无计可施。

    他擅长的是在小事之上展转腾挪,出谋划策,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可真要把国家大事放在他手上的时候,他却是左右支绌,难以招架,拿不出真正有实在意义的主意。

    这个时候,能挑起大梁的,也只有一个陈规。

    不过此时此刻,便是陈规有三头六臂,又有何法可施?

    求和的使者,连派了三拨,去的人的级别亦是越来越高,但无一例外,这些人,连辽国人的大营都进不去就被驱赶了回来。

    辽国人向赵宋朝廷发出了最后的通谍,三天之内,若不投降,将无法保证赵宋皇室在战后的生命安全,亦无法保证赵宋宗庙的安全。

    “官家,岂可如此,岂可如此啊!”陈规跪地大哭,“数百年基业,岂可屈膝事敌?”

    “相公,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赵敬也是垂首哭泣:“如今东京,尚堪一战吗?”

    “官家,城内尚有数万大军,即便东京已不堪守卫,但突围并非不可能!”陈规大声道:“北方虽然如今已经尽陷敌手,但南方我们仍然有半壁江山,还可以集结数十万将士,更有淮河、长江等天险之地,江南半壁,水网发达,辽军擅马战,在江南必不能胜我,只要能突围而出,便可重振旗鼓,再造乾坤啊!”

    听着陈规的话,赵敬眼中闪过一丝希翼之光。

    “大家意下如何?”他扫过朝中群臣。“兰相公?”

    兰四新犹豫半晌,道:“官家,臣在西北之时,见过西军骑兵作战,来去如风,而辽人骑兵更胜于西军。官家要突围而去,只怕甚难,城中宗室子弟又众,还有太上皇,怎么能周全呢?”

    “当然是官家轻身而出!”陈规大声道:“优选城中敢战能战之士组成卫队,护卫官家突围。”

    “城风层层包围,官家如何能走脱?”

    “官家,我有一法!”陈规的眼光扫过殿内所有人,缓缓道:“官家轻骑而出,我等大臣、宗室拥太上皇出城,假意向辽人投降,趁其不备,突然发动勐攻,辽人必然不防。”

    “如此,太上皇安能无恙?群臣安能无恙?宗室安能恙?”赵敬惊呼。

    陈规脸色铁青地看着殿内一帮子也反对的大臣,冷笑道:“是忠是奸,此刻可见分晓。官家为国之鼎,官家走脱,则国家犹存。官家不在,则国祚灭。国朝走到如今这一地步,我等穿紫着红之辈,罪莫大焉,为国尽忠,便在此时!”

    “我等不惧死,可太上皇呢?尔敢让官家不孝乎?”枢密副使李光疾呼,他倒不是怕死,这家伙就是死脑筋,御史出身的他,一向以头铁敢说话而闻名。“吾不惧死,愿为先锋,请官家带太上皇一齐走。”

    “出城诈降,要么是官家领头,要么是太上皇领头,否则,如何骗得了辽人?”陈规厉声道:“官家正当壮年,太上皇年事已高而且身体羸弱,如何经得起逃亡之苦?此刻国家兴亡之时,匹夫亦有责,太上皇自然首当其冲。”

    李光顿时沉默了好半晌,才低声道:“国朝以孝立国,孝之不存,国将安在?”

    “行大事者,不拘小节!”陈规大声道:“太上皇仁慈爱子,亦是我等之楷模。”

    “枢密,还请你与我同去见太上皇。”赵敬道。

    “臣愿往。”陈规转头看向兰四新,赵援,李光等人,这几个无奈,也只能点头道:“吾等愿齐往。”

    万岁宫中,赵琐脸色雪白,看着下头跪着的赵敬与东西两堂的相公,勃然作色道:“不孝之子,国家被你作践成这个样子,此时居然还要为父去受此辱吗?”

    赵敬垂泪泣道:“还请太上皇示下。”

    赵琐站了起来,在屋中来回走了几步,看着赵敬,却是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诧异的话来:“你登基不久,威信不着,即便逃到了南方,也很能驾驭那些地方大臣,不如你我交换位置,你率众去诈降,我突围,你现在目标比我大,更能掩护我突围。”

    赵敬张口结舌地看着太上皇。

    原以为这次来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太上皇为了大局,必然会同意陈规的意见,不曾想自己却是自投罗网,自己能说不愿意吗?

    要真说了,这帮子大臣,岂不是更要看轻自己?

    传了出去,即便自己到了南方,又如何做人?

    他转头看向陈规。

    陈规黑着脸,却是径自从地上爬了起来,冷眼道:“太上皇,此刻国朝之主乃是官家,非太上皇您了。官家存,则国家存。还请太上皇为国计,为赵氏祖宗计,以自身残烛之躯,换官家一线脱逃希望。”

    “逆臣,你想造反吗?”赵琐勃然大怒。

    陈规却是毫不退让,昂首道:“国家之所以有今日,太上皇当负最大之责。若非太上皇一意拿下荆王,河北路怎么会败坏?西北怎么会靡乱?若非太上皇宠幸崔昂,前线怎么会一败再败?太上皇,如今该当到了您负责的时候了。臣身为枢密,难逃其咎,愿陪太上皇一齐赴死。”

    “臣,李光,愿陪太上皇赴死!”

    “臣,赵援,愿陪太上皇赴死!”

    “臣,兰四新,原陪太上皇赴死!”

    殿内,不管众从紫袍大臣是怎么想的,但此时此刻,却也只能这么说。

    赵琐倒退几步,跌坐在软榻之上,看着逼宫的赵敬与众臣,竟然失态大哭起来。

    “来人!”陈规大呼!

    外头涌进来一群武士,尽皆是官家赵敬的心腹武士。

    “好生服侍太上皇!”陈规扶起仍然跪在地上以额触地的官家赵敬,“官家,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安排,此刻,却不是尽孝的时候啊!”

    “儿臣拜别太上皇!”赵敬大哭着再向赵琐连叩三个响头,这才起身离开。

    只不过出得殿来,脸上却是不小心露出一点点笑容。

    一路飞快地回到了勤政殿,只留下了陈规与赵援商议接下来的出走事宜。

    “陈枢密,你随我一起走吧!”他低声对陈规道。“到了南方,如之奈何?上皇有一点说得着实不错,朕根基尚浅,又孤身逃去,很难让众人服膺啊!如果枢密能去,便能助我一臂之力了。”

    陈规摇头:“官家,主意是臣出的,太上皇敢是臣逼迫的,现在,也只有臣,能担起得这个名儿了。到了南方,官家勿需做什么,只要您到,自然便能让各路辅臣将领为您效命,因为您是国朝的真命天子啊!”

    说到这里,陈规的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官家,如果真能逃出,一定要倚重贵州路安抚使萧诚萧崇文,只要能使此人真心效力,则贵州路,云南路,广南西路都可成为官家臂助,这三路看起来都是穷弊之地,实则上现在实力,只怕是冠绝南方各路。”

    “萧诚能用?只怕此人与那萧家三娘子一般?”

    陈规摇头:“别说是萧二郎了,便是萧大郎,将来也要努力想办法接纳,陛下,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礼贤下士的时候了,便是三顾茅庐,低声下气,也得以国事为重。”

    “好,我晓得了!”

    陈规站身起来,看向赵援:“官家,子玉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官家如果能逃出去到了南方,切不可再让子玉手握大权了。”

    赵援大怒,但此时此刻,却又说不出话来,因为陈规这一句话,便代表着他能跟着官家一齐逃。

    “这一路之上,正要借重你的那些小聪明,助官家脱逃。但以后治国理政,还是让萧诚这些人来吧!子玉,听我一句劝,你真要与萧诚相争的话,他会弄死你的。”陈规澹澹地道。

    赵援咽了一口唾沫,无奈地向陈规抱拳。

    “官家,臣去安排一切了,您这里,也作些准备吧!”陈规袍袖一拂,大步向外走去。

    “陈枢密,真忠臣也!”赵敬感慨万分,颇有些后悔没有在以前更加地重用陈规。

    不过等自己逃出去之后,一定会重重地追封陈规的,不但要给一个大国的封号给他,还要给他一个能青史留名,无人可比的响亮的谥号。

    朝廷准备向辽人投降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阵风一般吹遍了整个东京。

    没有愤怒,没有哀伤,相反,东京城内,竟然是反常地平静了下来。

    似乎这个结局,大家都料到了一般。

    城外,萧绰笑吟吟地坐在软榻之前,轻声地跟耶律俊念着一封信。

    一封来自东京城内某个大人物的信。

    “父子反目成仇,赵家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当真令人唏嘘!”耶律俊的身体愈发的虚弱了一些,说上几句话,就要喘上一口气。“而这样的臣子,也让人反感。”

    “不过这样的人,对于我们将来还是很有用处的,到时候这封信一不小心泄露了出去,他就要成为众失之的,只能死死地依靠着我们才能生存。陛下,有一点,陈规没有说错,拿下东京,我们一统天下的任务,还只完成了一大半,可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啊!南方,会比北方更加地难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