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出砖

目录:明末一家人| 作者:有限无敌| 类别:历史军事

    五日后,是新砖开窑的时候,这一天赵志宽早早就带着工人们来到砖窑前,经过两天的冷却,砖窑的整体温度已经降了下来,不像以前那样热了。

    工人们也摩拳擦掌的等待消息,毕竟这座砖窑从建设到生产,他们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现在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就要出窑了,自然早早的等候在窑前。

    赵志宽看到人差不多都齐了,正准备吩咐手下砸开窑门的封砖,这时候一身盛装的沈富来了。

    看到众人要开窑,沈富赶紧在人群外高喊道:“老师稍等!老师稍等!”

    这几天闲着没事,赵志宽将所有书本上烧砖的知识都传给了他,甚至将烧制瓦片、水泥的知识也一股脑的传给了他,今天只要砖窑成功,赵志宽就要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方面,毕竟想要称霸明末乱世可不是只靠砖头就可以的。

    同时赵志宽话里话外已经透漏给沈富,这个砖窑如果成功,就会交给沈富经营,如果沈富经营得法,将来给他也不是不可能。

    有了大饼的激励,在加上学习了大量现代知识,沈富的心中已经认同赵志宽为自己的老师了,甚至在沈富心中,赵志宽已经成了神人的代名词,现在沈富已经决定自己一定尽心竭力,为老师办好这座砖窑,毕竟将来这砖窑很可能是他的产业。

    今天是开窑的日子,作为新晋烧砖师父的沈富自然不敢大意,按照砖窑的传统,早早就起来沐浴更衣,换上一身道袍,然后找了两个工人抬着香案来要窑前。

    赵志宽看沈富搞这么一出,笑道:“沈富,你这是干什么?”

    沈富现在对待赵志宽比自己亲爹都要尊敬,赶紧躬身行礼道:“恩师,弟子准备了香案与窑神的牌位,咱们要先举办仪式后才能开窑!”

    赵志宽是忠贞的无神论者,原本不想搞封建迷信这一套,不过在一想自己都能无缘无故的穿越,这么看来冥冥之中还是有些说道的。

    赵志宽点头道:“好,沈富你弄吧!”

    得了老师的吩咐,沈富赶紧带人准备起来,其实仪式简单的很,就是在窑神牌位面前磕头焚香,告诉窑神要开窑了。

    仪式完成后,沈富换上粗布衣服,这才带着手下工人,上前准备开窑。

    随着窑口的封泥与封砖凿开,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沈富对开窑很有经验,赶紧带着工人躲开,避免被里面的热风吹掉了脸皮。

    站在远处,赵志宽看到砖窑里面红彤彤一片,虽然窑体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但窑内的温度还有三四百度。

    沈富来到赵志宽面前问道:“恩师,按照青砖的烧制工艺应该浇水了,咱们真不用浇水降温吗?”

    青砖七日可以成砖,开窑时要在上部窑顶淋入冷水降温,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呈现出青色,这也是青砖的由来。

    可是赵志宽弄得红砖却不是这样,红砖因为里面加了煤灰作为内燃剂,所以烧制时间远远短于青砖,同时因为不用浇水,砖坯烧制过程中,铁分子完全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所以称为红砖。

    赵志宽搞的是红砖,自然不能浇水,所以摇头说道:“不要浇水,一切都按书本上的来!”

    沈富还第一次看到有人按照书本烧砖,但赵志宽是他的老师,所以沈富点头答应,带着工人守在砖窑边上,等着砖窑自然冷却降温。

    砖窑里面的燃料早已经烧尽,外面的冷空气吹了进去,温度很快就降了下来,里面如同火炭一样的砖头慢慢露出原本的红色来。

    沈富站在窑外看着目瞪口呆,他没想到真的有人能烧制出红色砖头来。

    赵志宽看到砖窑温度降的差不多了,对沈富说道:“沈富,带人进去将所有砖头都取出来!”

    沈富点头,开始带人进去搬运砖头。烧砖不管古代现代都是个重体力劳动,砖窑里面虽然温度降低了,但也足有五六十度,工人一会儿的功夫就汗流浃背,赵志宽为了避免这些人出汗太多电解质紊乱,在外面备好了大批含盐温水,让这些工人饮用。

    因为都是人工在搬运,四万块砖头花了足有两个时辰才搬完,沈富拿着一块完整的红砖来到赵志宽面前,笑道:“恩师,真的烧出红色的砖了!”

    赵志宽接过还微微烫手的砖头仔细观看,发现这个砖头与后世的红砖有些不同,这种砖头质地十分紧密,重量也远比后世红砖要重。赵志宽后世工作的是热电厂,这种砖头与锅炉的耐火砖有些相似。

    赵志宽不知道后世耐火砖的原料就是硅藻土,经过一千四百度高温煅烧才成为耐火砖。现在他搞的砖头为了节省煤灰与粘土,加入了三分之一的硅藻土,毕竟在这海甸岛上粘土很少,但硅藻土可多得是。没想到误打误撞之下,搞出了这么一个半成品耐火砖,也算是赵家人的运气来了。

    赵志宽这时候还不知道面前的就是耐火砖,不过能成砖头就算成功,赵志宽高兴的问道:“沈富,四万块的砖有多少成品?”

    沈富笑道:“恩师方法得体,满窑的砖成品在八层,只有靠近窑口的几百块砖因为温度不够变形了,其他都是完美的成品!”

    沈富拿来一块次品给赵志宽观看,这块砖头成了弧形,因为里外温度不一样,靠近窑门的温度变低,所以冷却时砖头发生了形变,成了这副模样。

    赵志宽拿着这块沉甸甸的砖头笑道:“不错,只有几百块次品!下一步你们用这些砖头在建一座砖窑,不过不用这种简单的覆土窑,要建成书本里的轮窑!”

    赵志宽为了验证书中的知识,再加上他不熟悉烧砖的流程,所以最先搞的这个砖窑属于覆土窑,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使用最普遍的间歇窑。这种砖窑结构简单,使用人力很少,但有污染大、效率低、产出时间长等等缺点。

    覆土窑每一窑砖头生产时间都在五天左右,这还没加上砖坯的干燥时间,如果都算上烧制一炉砖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赵志宽实在等不起,所以在初步成功后,准备进行升级,搞一搞新型砖窑。

    当然这个新型砖窑是对比明代覆土窑来说的,赵志宽要搞的是单风道轮窑,也就是带干燥室的轮窑。这种砖窑是后世大量乡镇小砖厂使用的主力窑体,在赵志宽一家穿越来的时候,这种单风道轮窑已经被划为小微污染企业,被当成取缔的对象。

    后世常用的砖窑分为几个类型,最先进的是隧道窑,这种砖窑窑体分为焙烧窑和干燥室,利用鼓风系统抽取带热量的风进入干燥室对砖坯进行干燥,干燥室的砖坯通过顶车,摆渡纳入焙烧系统。该窑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先进的能达到全程监控并自动化装出窑,降低了劳动强度并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缺点是该窑投资巨大,且生产过程中维修费用过高,生产成本控制难度高。

    赵志宽搞的单风道轮窑也带干燥室,海甸岛地处海边气候潮湿,对砖坯的干燥很不利。第一批砖坯用了十天的时间才达到烧制的水平,这种产量在慢悠悠的明代可以,但赵志宽要搞的工业化可不行,所以必须要进行人工干燥来缩短时间。

    单风道轮窑只有一条主烟道, 设置内外通风,外通风通过下支烟道与主风道相连。这种窑结构简单、建窑成本低、产量大、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是穿越者搞生产促开发、大搞工业化的首选项目。赵志宽看好的却是这种砖窑可以不使用电力,完全可以用人力驱动,虽然使用人力可能稍微降低产量,但这些都在赵志宽可以容忍的区间内。

    这时工人已经将四万块红砖都搬了出来,大家累得汗流浃背,都坐在地上喝着淡盐水。赵志宽深知人情世故,笑道:“多谢诸位了!今天下午给大家放半天假,同时每人赏十五斤大米,两条咸鱼,还有每人五钱银子!”

    赵志宽的砖厂供应一日三餐,这些工人已经感恩戴德了,现在听到东家还要赏他们银子,一个个赶紧站起来感谢道:“多谢东家的赏!”

    “好说,大家休息一下!明天咱们要新建另一个砖窑,等那个砖窑出砖了,我给大家每人一两的赏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古今皆准,大家听还有钱拿,一个个十分兴奋。

    赵志宽接着说道:“但是咱们砖厂人手太少,希望大家回去多找找亲戚朋友过来做工,待遇和你们一样!”

    随着新砖厂的建设,赵志宽手下的人手开始不够用了,这么一个小小覆土窑就需要三十个人,如果新砖窑建起来,需要的人手会更多,白沙村一共能用的壮丁都在这了,所以赵志宽才要他们出去拉亲戚朋友过来当工人。

    赵志宽的砖厂虽然很累,但给的工钱确实不少,这些工人心中衡量很合算,纷纷决定正好趁着下午放假,去将自己的亲戚都拉来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