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布局

目录:明末一家人| 作者:有限无敌| 类别:历史军事

    张弘嗣说完偷偷看了父亲一眼,然后斯斯艾艾的说道:“爹,儿子感觉赵恒说的很对,现在天下大乱,儿子不应该窝在家里等着考科举,应该效法班超投笔从戎,为国家做一些事情,远好过早早的成婚生子!”

    张文明听张弘嗣这么说瞪眼骂道:“混账,科举才是正途,你想要舍本逐末吗?”

    张文明说完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为父中人之姿,能在这个年纪考中举人已经到顶了,但你大哥与你才气远在为父之上,你们将来的成就也要超过为父很多!”

    提到大儿子张弘陆,张文明又叹了口气说道:“去年本应该是你大哥去京师参加春闱,按照你大哥的水平,中三鼎甲有些难度,但二甲是绝对没问题的!可是你大哥为了将这个机会让给为父,才没有与为父一同去京师,为父心中有愧啊!”

    张文明已经四十八岁了,他儿子张弘陆去年才二十九岁,为了给自己老爹留面子,毕竟跟儿子一同去考试,儿子中了老爹却没中,确实丢人的很。所以张弘陆才以自己功课没有复习完,让张文明自己去了京师参加考试。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张文明再一次名落孙山,不过这次也让张文明看清了自己的实力,确实不是走科举仕途的料。

    按照明代三年一考的原则,两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九年,就会举行下一次科举会试,到时候张弘陆刚满三十二岁,正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参加春闱会试正是好时候。

    张弘嗣与自己这个大哥差了十几岁,张弘陆就是他的偶像,现在听父亲提起大哥,张弘嗣笑道:“爹,大哥当然没问题,他的老师是虞山先生,儒学大家教出来的学生考个进士还不手到擒来?”

    张文明对自己这个大儿子可谓倾注了心血,在张弘陆二十二岁中举后,张文明就托了老师黄道周,让儿子拜在虞山先生门下,这个虞山先生可是大名鼎鼎,就是后世那个水太凉钱谦益。后世虽然对钱谦益评价不高,但在崇祯年间,钱谦益可稳居江南学界文坛的宗主地位。

    看着嬉皮笑脸的儿子,张文明出奇的并没有骂他,而是叹道:“仲和,为父今年四十八了,在有两年就要迈入天命之年!为父这一生基本上就算这样了,但你们兄弟绝对不能在走为父的老路!为父安排你大哥拜师钱谦益,为的就是给他安排进入仕途之路,钱谦益虽然久不在官场,但他门生故吏遍天下,将来对你大哥的仕途会很有助力的!”

    听到父亲这么说,张弘嗣收起玩笑的语气,诚恳的说道:“爹,大哥是个天才,儿子实在不是学习这块料!”

    “哼,你自己顽劣不堪,如果你将游戏的功夫拿出一半来学习,早就可以考上举人了!”

    如果毛少竑听到这句话估计能气到吐血,在他眼里张弘嗣十七岁考上案首当了秀才就已经是天才了,哪知道人家才拿出一半的实力来,这就像后世明明看同学天天睡觉打游戏,但一考试就是全班第一,你说生气不生气?

    听父亲说完,张弘嗣赶紧说道:“爹,要不儿子在家温书备考得了,非要去南都吗?”

    张文明听儿子不想去相亲,气的眼睛一瞪骂道:“混账,你以为这种大事你自己可以做主吗?”

    张文明说完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让你去南都并不全是相亲,而是让你与陈子龙搭上关系!这样对你未来有绝大好处!”

    张弘嗣一愣,怎么与陈子龙的女儿成婚对自己还有好处?

    “你有所不知,陈子龙虽然声名不显,但却是几社六子之一,同时还是云间三子之一,这样的人要不是因为与为父同拜在石斋先生门下,你想要上门当赘婿人家还不干呢!”

    张弘嗣听父亲说完心中十分感动,他知道自己是庶出,人家陈小姐可是嫡出,在加上陈子龙的父亲陈所闻当过工部侍郎,陈家也是松江府的名门大族,能将嫡出小姐嫁给自己,完全是看了父亲的面子。

    想到这张弘嗣心中对父亲的一丝不快也烟消云散了,张弘嗣跪在地上说道:“爹,儿子错了,儿子不应该带着姐姐胡闹!”

    张文明叹了口气,轻轻抚摸儿子的肩膀说道:“外人都说我张文明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但你们兄弟三人确实我心中最柔软的一块!快起来吧!”

    张文明虽然自比海瑞,性格也与海瑞差不多,但对待自己子女这方面可比冷酷无情的海瑞强的多得多,海瑞为了自己的清名能饿死未成年的女儿,但张文明绝对做不到。

    张文明知道自己家世赶不上那些世家大族,所以早早就为了两个儿子谋划出身。大儿子张弘陆在二十二岁刚中举人的时候,张文明就托了师父黄道周,让儿子拜在钱谦益门下学习周易。而小儿子刚成年,张文明就为他安排好出路,那就是成为松江陈家的女婿。陈子龙与张文明除了志同道合,最为主要的是陈子龙在士林中名气极佳,同时出身东林党的青年组织复社,这种出身将来会成为张弘嗣的绝好助力。

    张弘嗣今天听到父亲吐露心声十分感动,不过他还有一点不太理解,既然父亲可以为子女如此考虑,怎么还把姐姐张四德嫁给赵恒这个商人之子?按照张弘嗣的猜想,就算不嫁给嫡母冯氏的侄子,也应该找个门当户对的士人之家嫁过去,怎么偏偏要找个商人之子呢?

    张弘嗣将心中疑问说了出来,张文明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将你姐姐嫁给赵恒,除了是你娘不想让你姐姐远嫁外,还有一点就是为父看上了赵恒!”

    赵恒?张弘嗣回想那个浑身肌肉的赵恒,怎么也想不到这家伙身上有什么光辉点能入了父亲的法眼!

    张文明看儿子的神态就知道他不理解,没办法解释道:“赵恒跟你说的并不是全错,现在北方乱成这个样子,确实需要良将出世,为父看这个赵恒就是良将的样子,所以才将你姐姐嫁过去,如果赵恒能成为第二个郭子仪,将来对你兄弟也是个绝大助力!”

    张弘嗣现在才明白父亲的苦心,原来父亲早就规划好了,只要自己兄弟有一个成功的,张家也不会没落下去,至于姐姐张四德嫁给赵恒,就算给自己兄弟买的一个保险吧!

    张弘嗣还是有些小看自己的父亲了,张文明在外游历十多年,对民间情况知道的很详细,各种弊端矛盾也了解的七七八八,在张文明看来,当今的形势可比唐中期安史之乱,只是那时有郭子仪李光弼等良将,可是看看现在,除了当时的洪承畴还有些样子外,其他都是土鸡瓦狗一样的人物。

    等洪承畴在关外投降满清后,张文明更是死了这条心,转而回到琼州老家养老,同时教育两个儿子,准备等到良将出世后在出山匡扶大明!

    历史上张文明就在等待中死在了琼州老家,他的儿子张弘嗣秉承父亲闭门读书的遗志,教导后代要好好读书,一直到了一百四十多年后的清嘉庆十四年,张弘嗣的第六世子孙张岳崧,中了当年己已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成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张家才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上。

    不过这个时代的张文明不用等待了,他遇到了赵福祥,赵福祥等等奇怪理论让张文明眼界大开,原来解决问题还有这种办法,所以张文明才能与赵福祥结拜成兄弟。至于喝多了只是托词,张文明城府极深,岂能是赵福祥几杯水酒就能灌醉的?如果不装出一副喝多了才与你结拜的样子,你赵福祥岂能感激涕零?

    接下来赵福祥能在府城内一帆风顺,大半都是张文明的功劳,如果不是张文明提前去拜访了同知蔡思淳,你赵福祥真以为凭你一个商人,就能大摇大摆走进知府衙门见到二把手同知大人吗?还有府城内那些士绅参加赵福祥的联合社,自然也有张文明的功劳,是张文明一家一家去拜访,那些士绅才肯卖面子投资到联合社,只是这些赵福祥并不知道而已。

    当然这里面有张文明利用赵福祥的意思,张文明想看看赵福祥那套工商富国的理论到底能走多远,特别是现在北方乱成这个样子,也确实是需要试试第二条路了。

    至于赵恒,则是张文明真正的看中了这个女婿,张文明就算在能算计,也不会拿自己女儿的幸福开玩笑。

    原本将女儿嫁给赵福祥的儿子只是酒后戏言,哪想到赵福祥当真了,但当张文明看到赵恒后,马上认识到自己苦苦寻找的良将人选找到了。

    当时赵恒的侃侃而谈,在加上出色的身高,健壮的体魄,还有赵恒对军事上的一些新奇看法,让张文明直觉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匡扶明室的绝好人选。所以当时张文明才能马上拍板,将女儿嫁给面前这个年轻人。

    当然这些张文明是不会对儿子说的,毕竟张弘嗣年纪太小,还体会不到张文明为了家族振兴的苦心安排。不过张弘嗣听到父亲为自己安排好了一切,心中还是震惊自己那个臭脾气的父亲竟然有如此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