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咱更加不屑搭理他们

目录:三国之西凉兵王| 作者:蛤蟆吞地| 类别:历史军事

    董虎接过苦娃帮他卷的水洛馍,狠狠咬了一大口,什么都不懂的苦娃见他胃口很好,很是高兴,很勤快的送上一碗汤水……

    “不改变当前的国库空空现状,天下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如同一栋到处是窟窿的房子, 外面稍有风雨,屋内便是一片水泽,满是窟窿的房子倒下也是必然。”

    “其一是大汉朝财政危机,其二是地方的权利太大的问题,世家豪门的潜在实力已经威胁到了帝国安稳。”

    “从光武帝时,帝国就已经为今日埋下了祸根,其一是将少府与司农、水衡都尉合并了,让皇室彻底失去了直属财源,其二是罢郡兵,将原有的郡国都尉罢去,将兵权转到了太守身上,郡国太守就掌握了‘军政民律’所有大权,瑾然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而先帝更进一步,又让本来监察郡国太守的刺史变成了州牧,进一步将小一些的独立王国扩大成了战国七雄。”

    董虎看了眼阎忠,说道:“正在造反的各路诸侯,除了曹操外,他们有哪一个不是州牧、太守?若郡国都尉尚在,各个都尉若不愿造反,他们凭什么能数月间聚起二三十万兵马?他们敢造反吗?”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就是为了将一个个较大的诸侯国分裂开来,避免诸侯国太过强大, 从而加强了皇室的控制力, 郡国都尉也是如此, 太守治民,都尉治兵,再加上郡国上面的刺史进行监督不法,如此才能避免郡国成为一个个独立王国,以此避免各郡国起兵造反。”

    “可光武帝却因财力不足而改变了这一切,到了先帝时,又进一步将独立王国的郡国扩大成了战国七雄,忠叔就当知道,天下大乱已经无可避免。”

    “叔父走入雒阳只是天下大乱的引子,没有叔父,天下大乱也一定如期而至,那一夜,若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卒没有大肆屠戮宦官,没有将宦官们积累的钱粮抢夺一空,太傅袁隗还能将所有宦官的家财抄没充入太仓,帝国还能勉强支撑几年,可这些钱粮已经被兵卒抢掠一空,袁隗又从何处拿出钱财供养兵卒?”

    董虎指了指自己鼻子,说道:“咱干掉了韩遂、马腾,咱若不解散兵马, 数万美阳汉兵敢解散吗?”

    “袁隗绝对不敢!”

    “美阳汉兵、西园八营、十二城门兵马有八万之多, 叔父如此强横都弄不到钱财,以至于抢掠了过千家富户才能勉强维持,太傅袁隗如何能获得几十万万钱养兵?”

    董虎又不屑道:“忠叔真以为袁隗干不过叔父吗?不是干不过,而是他很清楚,他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将近十万兵马的军饷问题!”

    “想解决十万兵马军饷,要么走先帝大肆卖官路子,要么与叔父那样劫掠富户,但不管怎么做,四世三公的袁家必然成为天下之贼,与其如此,那还不如让叔父做这个替死鬼,而他袁家则可以继续做个忠臣。”

    阎忠嘴唇微张,最后又苦笑不已,正如董虎所说,只要不解决了董虎的威胁,朝廷不仅不能解散美阳汉兵,反而要再征募一些兵马,关键是,帝国太仓里有这么多钱粮吗?

    没有钱粮,怎么办?

    要么走宦官的路子,抢底层百姓的钱,要么走董卓的路子,抢富户的钱,袁家以及整个外廷一心要杀内廷宦官,宦官杀光了,袁隗还要重走宦官们的路子吗?还要不要脸了?若抢富户的钱粮,那更危险,清君侧就不再是董卓,而是他袁隗袁家了!

    任何王朝轰然倒塌之前,没钱都是硬伤。

    董虎咽下最后一口饭食,看到阎忠摇头苦笑,毫不犹豫开口。

    “咱先说好,咱绝不做第二个韩信,绝对不会愚蠢的放弃兵马!”

    说着,董虎眉头微皱。

    “咱在董家身上犹豫不决,根源不是叔父,而是婶娘、大公子,若一定说咱在叔父身上犹豫了,那也是因为政治、军事以及未来的天下走向的缘故。”

    “在政治上,咱是叔父名下一将,若咱造了叔父的反,若杀死了叔父,牛辅、徐荣、李傕等人肯定会成了咱的敌人,他们手里的兵马虽然成了**,战力却比各路诸侯招募的二三十万兵马要强大的多,将盟友变成敌人是一件极为愚蠢的事情。”

    “咱若因力强而杀了叔父,对于董部义从的团结也有诸多影响,诸如漠北总管董赤、漠南总管华雄、姑衍山将军刘弃、两个万帐部、凉州将军董小乙、汉中将军徐晃,这些远离在外的将军会不会也因为实力强大后,也会造咱的反?”

    董虎摇头道:“咱信他们,那是因为咱给他们树立的理念,是咱自己开口说出的武将八德,是咱在军中制定的制度,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咱的兄弟,可咱若亲手毁了自己弄的规矩、制度,亲手摧毁了树立的理念,他们造咱的反也算正常。”

    “其次是天下走向,无论是忠心大汉朝,还是重新建立一个崭新帝国,都需要解决国库充盈的赋税来源,即土地和自由民。”

    董虎提着酒壶与肃然的阎忠倒着酒水……

    “王莽新政,有些东西太过任性胡为,诸如官制改革、乱改郡县名称,但咱对土地改革、市易改革还是很赞同的。”

    “但他失败了!”

    “一个人对抗全天下的世家豪门,他失败了!”

    董虎说道:“叔父年老了,若是可能的话,他更愿意成为世家豪门中一员,更愿意成为各大家族的头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各路诸侯的逼迫,太仓的空虚无粮,逼得他不得不摧毁了雒阳世家豪门的根基,而如今又要连根拔起关中豪门的根基。”

    “对于咱来说,叔父是一把刀,虽然有自己的私欲,但他的残暴不仁也能摧毁世家豪门的根基,河内郡、颍川郡扔给他,不出一年,两郡的豪门基本上都会摧残殆尽,若不是因为咱想稳住雒阳根基,不希望四面受敌,咱连陈留郡、南阳郡也一并扔出去。”

    董虎面色平静,像是说着无关紧要的事情,阎忠心下却惊涛骇浪,一脸骇然……

    “有些恶咱们做不得,但不代表咱们不能通过叔父的手,不代表咱们不能通过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的手达到目的。”

    “王莽一个人与全天下世家豪门厮杀,王莽死的渣都不剩,而现在,叔父、袁绍他们同样会对各大家族动手,尽管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王莽,无钱粮养兵的残酷现实也会逼着他们对霸占田地的富户们动手。”

    “一个王莽动摇不了无数世家豪门,一大群王莽还无法动摇世家豪门吗?

    “当然了,各路诸侯心下并不是想要干掉世家豪门,他们只是被现实的窘境逼迫,自身也只是想成为更大的家族,名下将领也一样会成为一个个大家族,可这种家族起初时数量较少,根基也不怎么稳固,易于被他人摧毁、取代。”

    董虎笑道:“叔父也好,袁绍、曹操等人也罢,对于咱来说,他们是把刀子,他们的存在对未来的天下走向是有利的,所以咱才对叔父一再犹豫。”

    ……

    “叔父他老了,没了雄心壮志,他若不扯咱的腿,只要他的刀子对着的是世家豪门,而不是咱,咱就愿意效忠、合作,否则,咱就单干,只是……咱没想到大公子会出了意外。”

    ……

    “叔父是权臣,性子本就霸道,想压着咱再正常不过了,但大公子不同,大公子性情柔和能容人,才智亦不弱于任何人,有他在,叔父就不会做出太过出格的事情,叔父一系兵马就还能与咱们和平相处。”

    “可现在……”

    董虎心下叹息,无论是兄弟情谊,还是政治利益,董瑁的存在都无可取代,只是他没想到董瑁会发生意外,想愤怒却寻不到人。

    他在对待董家有些犹豫,不仅仅只是情感上,还有军事、政治、天下走向的考量,阿合就差了太多,甚至没有可比性,臣服高原只是未来的事情,留给子孙去做也未尝不可,当然了,阿合的到来也是一个契机,无论是打通一条入川道路,还是在高原设立都护府,阿合都是一个契机。

    董瑁的意外病逝对董虎的打击很大,不仅仅是少了一个亲密兄弟,更是少了一个与董卓平和对话的中间人。

    看到阎忠脸上的担忧,知道他在担忧着什么,他却不怎么在意笑了笑。

    “王莽的土地改革是王田制,简单的说就是土地国有化,咱内心里是认同的,因为大汉朝是农业社会,主体赋税就是田地里的产出,只有田地所有权归属朝廷,赋税才不会流失……但忠叔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农业社会,所有财富都依托于土地,土地一旦归于朝廷所有,跟随咱的兄弟打生打死了一辈子,最后却只能得到朝廷发放的俸禄,其子女所得却与普通百姓一样,那他们为什么要跟着咱打生打死呢?”

    阎忠默默点头,这是极为现实的问题,再如何的亲兄弟,再如何的为了理想,也要为子女的未来考虑不是?

    董虎说道:“单纯的‘王田’制,最后的结果就是王莽那样的,一定会身死族灭,盖因王莽不仅撅了无数世家豪门的根,同时也断绝了跟随自己混事的文武大臣们的希望,他王莽不死,谁死?”

    “主动剥夺世家豪门的田地,那是在找死,但战争不同,强行迁都是叔父做的,抢掠关中富户也是叔父做的,正在造反的各路诸侯为了维持庞大数量军队,为了手中权利,也一定会对无数家族下手,期间会死掉多少家族?”

    “不知道!但咱知道,肯定会有无数家族被他们杀死,之后各路诸侯会相互混战厮杀,有的诸侯一定会战败倒下,依附在他们身上的家族又会随之倒下……”

    “相互吞并,最后会形成三四个极为强大的诸侯,之后再逐渐统一,而咱……在争霸过程中,只要不接受各家族的投降,不承认大汉朝册封的诸侯,就算咱的兄弟们成了崭新帝国的权贵,数量也会很少,就算占据一些田地,也不足以影响治理天下的赋税收入。”

    董虎不屑一笑。

    “世家豪门看不起咱?他们却不知,咱更加不屑搭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