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汉臣赵爽

目录:汉旌| 作者:尚冠| 类别:历史军事

    接连走过几道长廊,老文吏终于是在一处屋舍前止住了脚步,抬起手轻轻叩门,得到应允之后,才推门进去。

    里面围拢了不少的人影,见到老文吏带着两位少年过来,心中猜测这定然就是此番数科考核的前二,卫弘和黄乔了。

    那坐在偏位上,脸颊上尽显饱经风霜之色的赵婴,打卫弘一进门就细细端详了起来,瞬间就想起来,这便是那位开考半炷香后就走出考场的少年,一想到彼时那荒诞的想法,现在看来或许是亲眼见到的现实。

    赵婴率先开口:“你就是卫弘……嗯,看上去要比乔儿的年岁还要小一些。”

    卫弘没认清眼前这人究竟是谁,但能够在北宫之内,对宫府吏这般言辞态度,肯定就不是泛泛之辈,于是上前作揖道:“下吏卫弘,是建安十一年生人。”

    赵婴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倒确实比乔儿小两岁,这般年纪就在数科上有如此成就,难怪能被诸葛丞相看重,派来应试。”

    “嗯?”闻言,卫弘心生疑惑,自己何时被诸葛丞相看重了?此番考核还是被人派来的?

    大概是觉得有些谜底再不遮掩,就要被拆破了,坐在主位上的樊建连忙说道:“卫弘,此番叫你过来,主要就是为你此番数科考核中的癸题一事,你的答案似乎与君卿公的答案不一样?”

    卫弘反问道:“君卿公的答案是多少?”

    黄乔上前一步,对卫弘说道:“十四丈。”

    卫弘偏过身子,看着黄乔,大概明白了他的师父便是眼前坐着的这位君卿公了,然后便继续追问道:“我的答案是十四丈一尺五寸九分二厘六毫五秒三忽,其实这个答案并不算精确,只不过要比十四丈显然要更接近正确答案。”

    听着卫弘口中报出的数字,黄乔还不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但赵婴却无比激动,手指尖端的指甲已经是嵌进了掌心肉里,看着卫弘的眼神也变得凌厉了起来:“你是如何算清楚周圆之比的。”

    卫弘却摇了摇头说道:“我没算清,圆周率……也就是你们说的周圆之比是一个无穷数,所以我写的那个答案也确实算不得标准答案。”

    黄乔代替赵婴问道:“你怎么能证明你写的周圆之比是对的?”

    卫弘将这问题反丢给了他:“那你怎么证明它是错的呢?”

    赵婴看着卫弘说道:“你说的对,我证明不了你是错的,那你就是对的,说到底我是不相信你能在半炷香里答完考题,却偏偏在这一道题上画蛇添足……”

    卫弘却主动问道:“黄乔算出的十四丈结果又是从何证明的呢?”

    黄乔老老实实地答道:“我师父曾用金丝围圆测量,再伸直测量,圆径越大则结果就越准确,经过无数日的实验,终于算出了周圆之比为三又百分之十四倍,比一些典籍上记载的三又十分之一更精确。”

    “这种方法并不算好,但算得的周圆之比已经是够用了。”卫弘想到的是大多数人所记得的圆周率应该就是三点一四。

    “不够!”那赵婴站了起来,对卫弘说道:“诸天星辰与神州大陆相隔不知其几千万里也,失之毫厘便差之千里,周圆之比若能再精确几分,这对天文历法来说,意义重大!”

    说这,赵婴便对卫弘作揖道:“还请足下为我说明,你算出的数值究竟如何得来。”

    卫弘没有卖关子,直接说出来方法:“割圆术。”

    “割圆术?”仅凭名称,赵婴不解其意。

    卫弘想了想,才说道:“即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的面积,以不断细化的直线不断代替弧线,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端,即直线再细化也不可能是弧线,圆内接的正多边形不可能再真正意义上做到与圆合体,所以圆周之比便是一道算不尽的数值。”

    赵婴像是陷入了某种癫狂的状态,若有所悟,觉得卫弘说的这个方法无比正确,比他所用的金线测圆更优化,旋即,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站起身拿起面前桌案上的一张纸,亲自跑到了卫弘的面前,对他问道:“这纸上的蝌蚪文出自你手?”

    卫弘低头一看,纸上正是他计算“巨贾售锦”、“引葭赴岸”、“周圆之比”三道题的草稿,用的还是随手写的阿拉伯数字,于是点了点头。

    赵婴指着圆周率最前面的“3”,对卫弘问道:“这是何意?”

    “三,一二三四五中的三,这是数字。”卫弘解释完,便将圆周率后面的数字指给他认识:“这是一,四,五,九,二,六。”

    赵婴又指着“0”问道:“此圈是什么意思?”

    卫弘答道:“是零,即数字中的无。”

    “三,一,四,五,九,二,六……零,看上去都是一笔连写的蝌蚪文,但怎么会是这种排列法?“赵婴陷入到了认知定势的局限中。

    卫弘也没在开口说话,这是两种不同文明的碰撞,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知识闯入了自己的认知界限。他也明白赵婴纠结的是什么,是数字没有单位,就好像“4”表示四,那“40”中一个“4”和“0”连在一起,为什么会表示是四十呢?

    一旦陷入到了数学问题,若是不能解开最后的答案,谁能甘心?

    算是勉强接受了这新奇数字的设定,赵婴又指着圆周率的小数点问道:“这一点又是何意?”

    卫弘耐着心解释道:“这是小数点,用来间隔整数和小数,比如小数点后的一,就表示是十分之一,再后面的4就表示千分之四……”

    赵婴举一反三,指着小数点后第三位的“1”问道:“那这个一就表示千分之一的意思是吗?”

    在得到卫弘的肯定后,赵婴恍然大悟,盯着白纸上的蝌蚪文字,痴痴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这种想法太妙了,不用赘述十百千万,只要看它的位置就能知道它是多少,再用蝌蚪文数字书写,其速十倍于文字……”

    暮色已浓,看着赵婴痴狂的样子,樊建和一众北宫文吏作为旁观者,并未出言打断,还贴心的让人点起了灯火。

    赵婴挥了挥袖子,径直坐在了地上,对一遍的黄乔吩咐道:“乔儿,替为师取来笔墨纸砚。”

    黄乔大概是见惯了自家师父这一副如痴如狂的模样,便在樊建的指点下,在一旁用文案将东西准备好送了过来。

    赵婴拿起笔,就趴在地上边看蝌蚪文数字边写道:“这是一,竖着写一笔。这是二,有点像鹅颈之姿。三,蚯蚓卷缩之态……对了,最前面还有一个圆圈的零……”

    写完之后,赵婴便将手中的毛笔递给了卫弘,道:“据你所言,应该还有其他数字式样,请足下为我补齐。”

    赵婴十分虔诚,就像汉中五斗米教的教徒看到道门祖师那般,眼中带着一股莫名的炙热,卫弘接过笔,按照顺序依次在他书写的空隙中,补齐了“7”和“8”两个数字。

    “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就是将一和零结合在一起,妙哉妙哉!”赵婴随意丢下笔,双手捧起纸仔细的端详,洋洋自得,然后再一瞧卫弘的草稿纸,眉头又拧在了一起:“那这个是什么意思?”

    卫弘见他指的是“+”号,正欲回答,却不想肚子发出来咕噜咕噜的声音,早饭还是在张府吃的,如今太阳都下山半个时辰了,早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赵婴也听到了这动静,后知后觉今日自己也才饮了几盏茶水,只是遇到了新奇的事物,倒是忘记了这一点。

    一旁樊建趁机说道:“君卿兄,勿要为难小辈了,随我去用膳!”

    赵婴早已不复当初风轻云淡的超俗模样,而是说道:“还请长元为我安排一些饭食送来,今夜看来我是要留宿在此了!”

    赵婴能够感觉的出来,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扇宝藏的大门,如今才费力推开门缝,怎会舍得就这样中断。

    见他如此痴迷于卫弘持有的“数甲之术”,樊建怎么会不明白这里面的要害,于是道:“卫弘此子明日还要随丞相处理要事,我大汉国事为重,此时我也调动不了他啊。”

    话都说到这里了,卫弘岂能不明白樊建是在打“奇货可居”的算盘,这两位神仙打架,作为小鬼的卫弘自然也不会拆穿此事去触霉头。

    赵婴回过头来看着他樊建,气得胡子都在微微抖动:“你樊长元莫不是在欺我非汉臣乎?”

    樊建沉默回应,看来是默认了。

    “哈哈!”见到樊建这副模样,赵婴却出乎意料的不怒发笑,摸着胡须说道:“罢了罢了,时也命也,看来这汉臣之命,我是逃脱不了了!”

    可在一旁的黄乔听到自家师父这般说道,却皱起了眉头劝解道:“师父,你能留在成都,徒儿自然是高兴的,可师娘和几位叔伯兄弟还在建邺,若是被吴王知道此事,恐有不善。”

    赵婴低下头来看着地上写满数字的纸张,决然说道:“就当昔日的赵婴在入蜀途中死了吧,如今只多了一位蜀中汉臣,他叫……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