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初见梅娘 平沙落雁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张云谨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就是那个一见经书就头疼的卢应元吧,哼,不学无术之辈,你爹看来没有把应有的礼节教会你,你还是回家歇着吧,别给你们卢家败了兴。”这一句话说的卢应元脸色通红,双手紧握了半天,终于还是没有发作。

    张云谨说完这一句话后,便不再理会卢应元。而是转头看向了王安旭,说道:“以王兄的大才,竟然和这种不明礼节之人混到了一起。真是可悲可叹啊。”眼中满是嘲笑之意。他身后的人也露出了一副不屑的模样。

    王安旭却不置可否,神色淡然的说道:“借张兄的吉言,你来此处是另有目的才对。不知你来此有何见教啊?”

    张云谨哼了一声说道:“我就是想看看,在正场考试中考取第一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没想到啊,竟然是一个品行不端之辈。真是令我大失所望了呀。”

    王安旭笑了笑,说道:“不敢,比起张兄,在下愧然不如。不过张兄竟然将这么大一项罪名扣在了在下的身上。可见是一个行为复古之人,可是张兄又为何不将颈上的胭脂擦掉,反而戴在身上。难道有佳人相约,张兄可要恪守礼法啊。”这一句话说得张云谨神情一变,急忙擦拭着脖子上的吻痕。但所有人早已看在眼里,蒙是蒙不过去了。只好恨恨的盯着王安旭。一语不发。

    李传看了看张云谨,眼中闪过一丝讥笑,随即摆手道:“二位都是同年(同时参加考试的人),为何要在此相互攻讦?算了,几位都是大才之士。就不要计较了。”看样子想做个和事佬。

    张云谨冷哼了一声,说道:“你等着瞧。”说完转身就走。李传向王安旭施了一礼,微微一笑,便跟了上去。

    “真是欺人太甚。”一见几人走远了,卢应元再也忍不住,生气的一拍桌子说道。

    “应元,算了。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王安旭劝道。

    卢应元面露感激之色的说道;“这次多亏了你,否则我还真下不了这个台阶。”

    “无妨,我想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只不过是他们用来打击我的借口罢了。”王安旭摆手道。

    “就因为你考得比他们好,就来羞辱你。我看他们气量真小。”裴亮在一旁说道。

    几人也纷纷附和。

    “好了,这件事就过去吧。你们也不用放在心上。”王安旭淡淡的说道。

    “你可要小心些,我觉得他们不会善罢甘休的。”卢应元沉声说道。

    王安旭听后只是点了点头,便不在意的闭目养起神来。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整个大厅突然间竟安静了下来。王安旭把眼睁开,只见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舞台的方向。每个人都眼神呆呆的看着那个方向,一动不动。

    王安旭便也看向舞台之处,不由得心中一动。

    只见一个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从正二楼的楼梯上走了下来。只见她青黛锁眉,眼如弯月,琼鼻樱口,细颈含腰,身穿白纱,肌肤如玉,欺寒赛雪。双腿修长。其身姿妙曼就是令王安旭见了之后也不由得心中一动。

    如此美女,即便是称之为倾国倾城也不足为过。

    她轻轻的转动螓首,玉口轻启的说道:“欢迎大家来到寒梅馆与若兰共同以才会友,若兰再此感激不尽。”轻飘飘的一句话,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醒”了人过来。见到自己的丑相,急忙不停地掩饰着。让王安旭看着有些好笑。

    梅三娘见此也不禁展颜一笑,笑容有若清水芙蓉,竟让人有一种明艳不可芳物的奇妙感觉。有诗为证:“玉人一笑多妖娆,千古英雄竞折腰。动人心魄相识晚,情韵幽生一醉酩。”

    王安旭心中却是生出一股涟漪,此女的相貌与气质都称得上是绝美绝佳。若是与她共度今生倒也不算是件憾事。这个念头一起,竟引得诸般杂念如潮水般涌来,不可遏止。身体之内,气血翻涌,神经不调,面皮紧绷,双手紧握住椅子,渐渐的快要失去意识了。眼前也仿佛莺歌曼妙,无数美女相邀。他心神荡处,无法自拔。而就在他正要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时,眉心处一股凉气突然蹿出,在体内经脉中运行了数周,直到他心中杂念逐渐的消失后,才渐渐平息。

    王安旭长出了一口气,适才他的心思稍转,竟引得心中那早已消失的杂念蜂拥而起。差点让他心神失控,血脉贲涌。幸好清虚诀及时出现,才化解了心中诸般杂念。要知道,他虽然聪明之极,但由于知道了自己命中的结局从而心中产生了执念,这股执念虽然在修行时令他心神合一,但是平常的时候,却特别危险。因为这种执念可以让人的精神错乱,丧失人性,成为怪物。而在修行当中却有一个称呼叫做――心魔入体。但凡修行之人,心中断不可有半点杂念,否则杂念导神,神迷散气,气乱逆血,血崩肉爆,简直是恐怖异常,死兆无救。

    王安旭由于心念不稳,引杂念乱神,本来差点就丧失自我,狂舞而死。但关键之时,清虚诀却及时驱除了杂念,稳住了气血。真可谓是千钧一发。

    清虚诀乃是上古金仙青云子历经开天前后,龙汉初劫,巫妖争霸这数以亿万载的风云变幻,日月盈缩,感天地星辰之物华,汇万物江海之妙理。所创处的一套修炼法诀。其中所偏重的乃是对于元神的修炼。那是何等的奥妙至极,所以这一次在关键之时救了王安旭一命。

    王安旭仔细思量了半天才得出了以上的结论。他不禁是一阵后怕,毕竟自己险些命丧黄泉。同时也暗下决心,今后修炼要加深心境的磨砺,才能修行所成。

    这时舞台上的梅三娘受了几句客套话后,便取出一张古琴,放在身前的一张琴案上。轻轻的向四周施了一礼,然后说道:“今天若兰为各位弹上一曲,请各位用此来吟一首诗,然后由若兰进行评判,才学优胜者,若兰会于他共同对饮美酒,共参学问。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美人说的话自然会得到肯定,而且这些人来此也不单单是争那一个名额。更主要的还是增加自己的人气威望,可不要小看这人气威望。需知,这人但凡想要争名逐利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也就有了人气。俗话说得好:“官轿四人抬,买卖大家做。若想做得好,人气最重要。”无论是在团体中,还是在社会中。人气、威望和知名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上级赏识还是大家信服。这威望与名气都是最重要的依仗手段。而‘名妓相约’就是这样一种增加人气的手段。遥想当年的大才子杨慎,因为触怒了嘉靖皇帝,被贬到云南,几乎走上了人生的低谷。但只因为云南昆明府的名妓对他暗送秋波、向他示爱。杨慎顿时却又声名鹊起,并留下了一段才子佳人的动人故事。至今连黄发垂稚的幼儿也知道这一点。可想而知,在场的诸多“才子名家”为了自己的声名前程也要让梅三娘这个名妓对自己“另眼相待”。只要能有幸与梅三娘共饮良宵的话,就是说出去也是一种炫耀的资本。若是在用点心,就是抱得美人归,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王安旭自然是不太清楚这些,现在的他听到梅三娘如此说,不由得有些疑惑,心中暗想:“为了一个陪酒的名额,这么多人要在这里等上半天?难道梅三娘的魅力让他们都没有了主见吗?”但是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操心,这又不关我的事。随着修行的时间越长,他越来越有一种一切事物都不放在心上的念头。待人接物虽然还是平和谦逊,但看待事物,却越来越变得冷漠清远,总爱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去看待事物。仿佛看其他的事物都只是小孩子们的游戏,不值一提。”他有时也会疑惑,但随着对这个社会了解的越深刻,他越来越爱用这种眼光去思考事物了。

    这时,梅三娘的琴声也响了起来,琴声似缓实疾,如流珠碎玉,卷帘轻荡,又有流觞凝液,草絮燕飞。秋波流荡,清韵悠长。飘忽豁然,闲境悠远。恰是一曲平沙落雁。清奇幽畅,尽诉于其中。平沙落雁共有八段,分别是万里微茫、江涵秋影、栖宿平沙、警尽不定、扑落江皋、余音娓娓、尾中散曲。八段下来,一气呵成。有水高天低之感。足以见得她的琴技之造诣已入佳境。

    王安旭也会弹琴,自然识得其中的高妙,听到此时,也不禁怅然,勾起了一些往事。

    等到琴音渐渐低沉无迹,整首曲子才算完成,算算时间已过去半个多时辰。梅三娘将双手抚平,众人也渐渐从欣赏中回过神来。刚回过神,不知是谁率先叫道:“好,真好。”顿时赞美声此起彼伏,响彻了整座大厅。

    梅三娘向台下诸人深施了一礼,才微笑着说道;“若兰献丑了,还望诸位体谅。”这一句话顿时拨的众人心中痒痒的,竟好想上去把她抱在怀中,好好的安慰一番。有许多人竟然呼吸深重了许多。但为了克制自己的yu望,诸人竟丑态百出,让王安旭一阵的皱眉。

    接下来,便是众人用笔在纸上各写下了一首诗,并在纸的背面标上自己的名字。王安旭也写了一首《平沙落影》,交给了身旁的侍女。

    当所有侍女将诗稿都收起来后,便交给了坐在舞台之上的梅三娘。梅三娘正要开始细细品读时,忽然有一人站起身说道:“梅姑娘,你好像还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用不用现在在下来提醒你一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从一侧的座位上站起一人。此人相貌英俊,穿着华丽。气质高贵,但却有一丝骄傲在其眼中流露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杨云谨。

    只见他看着梅三娘,正笑吟吟的说道。

    梅三娘疑惑的看着他,说道:“不知是何等重要之事?还请张公子告知。”

    张云谨笑了笑,点点头。但是却并未马上说话,而是走上了舞台,冲着四周的众人一施礼,然后说道:“这一次以才会友的日子,是在二月十五,赶巧了,诸位可知道今天还是什么日子?”

    “还能有什么,难道是皇上或是后妃皇子们的生日?可这和梅姑娘有什么关系?没关系的话就不要说了,免得耽误时间。”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瓮声瓮气的说道。

    “张某这样说自然是有在下的道理,这二月十五跟梅姑娘自然是有关系的。那是因为二月十五就是梅姑娘的生辰之日!”张云谨大声的说道。

    “什么,梅姑娘的生辰?不是吧?”

    “怎么可能,如果是真的话,为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总之是不相信。

    “在下就知道在下的话各位都不相信。那么你们问一下当事人――梅姑娘。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张云谨仿佛早就料到一般,平静的说道。

    众人于是又看向梅三娘,有几个人还问道:“梅姑娘,这事是真的吗?”“对呀,以往我们都不知道你的生日,今天难道真是你的生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