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七章鹿鸣魁星 仇人相遇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第二天一大早,沈辰几人便来到王安旭家,通知他参加鹿鸣宴。说起这鹿鸣宴来,可是大大的有名。这是由巡抚衙门主办的一个宴席,向来是传统悠久,规格极高的一个宴会。可位居科举四大宴之列。另外还有“琼林”“鹰扬”“会武”三宴。其中后两者是武科举的宴会,受关注程度远远无法与其相比。

    从唐朝开始,延续至本朝。向来是由地方的最高长官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诗经》中《鹿鸣》篇,司称“鹿鸣宴”。《新唐书.选举志上》:“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取不繇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设此宴席。款待考官。监考。以及新科的举子。

    到了宋代,殿试文武两榜状元设宴,同年团拜,亦称“鹿鸣宴”。宋吴自牧《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帅漕与殿步司排罗鞍马仪杖,迎引文武三魁,各乘马带羞帽到院,安泊款待......两状元差委同年进士充本局职事官,措置题名登科录。帅司差拔六局人员,安抚司关借银器等物,差拔妓乐,就丰豫楼开鹿鸣晏,同年人俱赴团拜于楼下。”可见其礼制之盛。

    由于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显示某公之才华。《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一共有三章,三章头一句分别是“呦呦鹿呜,食野之苹”。“呦呦鹿鸣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其意为鹿子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收买人心,展示自己礼贤下士。古人还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据说春秋时孙穆子被聘到晋国为相,晋悼公办饮宴款待嘉宾,席间即颂《鹿鸣》三章。

    当然取名“鹿鸣”也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禄名”二字。因为其“鹿”与“禄”谐音,“鸣”与“名”谐音。而新科中举乃是入“禄”之始,得“名”之时。当然好好的庆贺一番。但士大夫们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情结很严重。他们是不会把升官发财挂在口上的。因为这与其所受的教育大相径庭,于就取了“鹿”这个听起来很诗意的字。何况《诗经》还有雅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所以便取名鹿鸣这个听起来很雅致,实则俗不可耐的名字来作为这场宴会的名字。

    在宴会上,还会由解元歌颂《鹿鸣》诗。五经魁斗也就是前五名要跳魁星舞,以此赞美举子佳才,庆祝科举及第。并预祝举子们大魁天下,独占鳌头。试图证明这宴会为的是高雅的“鸣”。而不是带着铜臭的“名”。

    当然,所有人不能空着手去,都要或多或少准备一些礼物前去拜见几位考官,也就是恩师。这是礼节性的问题。

    王安旭就被几人再次带到了市,在其中选择送给恩师的见面礼。

    这也是有讲究的,因为都是文人嘛。更何况是要去参加雅事,不可能要送一些带有铜臭气味的礼物。所以就必须要选择一些高雅有品味的礼物。

    像古董、美玉、文房四宝、画作、书籍都是可选之物。但如果不动脑子,没经过指点的话,那么买上的礼物也不会入了几位恩师的法眼。

    就比如说,要送一套青花瓷。就必须由考生在上面题写自己的祝福话语。还必须对应青花瓷上的描绘饰物,否则就会让人觉得不尊重。还有就是美玉要选择雅物,而不是俗物。比如说一把有着美玉扇坠的扇子,扇面必须由本人亲笔题写。而美玉则就是祝福的雅物。而俗物就是一块没有祝福的玉。

    其他的礼物也都有讲究,总之不能让人觉得难堪,也不能显得小器。这是如何做人的标准。

    当然更多的人是选择写上一副字或是画上一幅画来赠送恩师,这也无可厚非。只要心意做到即可。

    王安旭选择的是仿上几幅名画,他在之前就已经画好了,只是到画店装裱了一下,便准备送给这次考试的恩师。包括主副考官和推荐他的那位同考官。他决定用他以假乱真的笔法来作画,这样还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至于沈辰几人,各自也精心选择了礼物。备好了礼物,写好了赠言佳句。几人便坐着马车去参加鹿鸣宴。

    由于鹿鸣宴是在巡抚衙门中举行,所以马车便直接停在巡抚衙门前。几人拿出大红的请柬,在卫兵们钦慕目光中,昂首进入衙门内。

    进了宴会厅,毫意外的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举子们基本上已经到齐了。几位同考官也来到了,正被一众考生围着,一个劲儿的套近乎。

    几人一进来,顿时有眼尖的人看到了他们,走上前招呼着。

    “王兄,你也到了,恭喜恭喜。”

    “沈兄,你怎么才到?”

    “李兄,你........”

    王安旭几人先是应付了一下,然后脱身,照题名录上找到各自的房师。行师徒之礼,谢举荐之恩。让考官和考生相互认识一下,这也是此次宴会的目的之一。

    很巧的是,王安旭和沈辰有同一个房师。两人便过去,规规矩矩的行礼道:“学生拜见老师。”

    那位房师姓池,捻着一副山羊胡子,见到两人后很是高兴。频频点头道:“好好,你二人是安旭和星卓吧,文笔很不错。都是位列前茅。”

    两人急忙连呼“侥幸”。池房师笑道:“哪里的话,你们二人文精彩,我将卷子送上去后,两位主考竟然连称妙哉。”说完压低了声音说道:“若非这一次在磨勘时变了名次,恐怕你二人会位列五魁之中。”紧接着又说道:“不过你二人也别胡思乱想,能中到此也是造化。千万别出去瞎说,心里明白即可。”

    两人听后急忙连称不敢,接着把礼物送上,才退了出来。

    一出来,沈辰便叹道:“世道不公啊,你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王安旭淡淡的说道:“这有何奇怪,想来是有人从中作梗。改变了名次,不过你我既然能荣列于此。也就不必再计较那么多了。你说呢?”

    沈辰想了想说道:“也好,还是你沉得住气。看来我还是气量不足,该向你学习一番才对。”

    王安旭说道:“你有空时多多研读道德经,会从中发现一些有益的东西的。”

    沈辰笑道:“知道了。”

    随后两人又见了几位同年,相互闲聊几句。

    这时,只听得一人高声说道:“布政使大人及学政大人到――”便有两个身穿红袍的官员走了进来。见他们两人一走进来,所有人立刻鸦雀无声,站起身来施礼道:“学生拜见两位大人。”

    那布政使大人有四十来岁,胲下一缕长髯。显得英姿凌然,他微笑着看着众位举子,笑道:“尔等都是国家之栋梁,今日能坐在这鹿鸣宴上饮酒,他日也能饮宴于琼林宴上。尔等切记要以报效国家为准,以百姓之生死为要。须知学问做官乃是为国家之福祉着想....”接着又说了一大堆赞扬和谨记的话,便由学政大人讲话。学政大人也讲了一些祝贺的话语,接着由主副两位考官讲了话后,宣布鹿鸣宴正式开始。于是觥筹交错,大饮筵宴。这场宴会正式开始。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行周。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这首《鹿鸣》诗的意思是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嬉娱任逍遥。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佳宾心中乐陶陶。

    而此诗由本届的前五名魁首边唱边跳,当跳完预祝会试夺魁的魁星舞后。两个多时辰的宴会便到了尾声。按照规矩。由本届乡试解元领唱。身披红袍的新科举子们齐声高唱同一首歌。便结束了万历三十一年的浙江鹿鸣宴。会后还有省里准备的纪念品,一人一套做工精美的“金银花杯盘”盘底刻着铭文,标着举子的荣誉。作为此次跳魁星舞的五位,还有一个银质墨盒相赠。样精美无比;对于领唱的解元郎,又有一个和田玉的笔筒赠送。

    这次的前五魁其中就有张云谨和李传,两人在前几次考试中都排在王安旭之后,这一次乡试却又位列五魁。因此看向王安旭的目光也满是嘲弄。

    王安旭自然知道他们眼神中的含义,却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那两人见王安旭不理他们的嘲讽,哼了一声,双双走了过来。

    “呦,这不是我们的小三元吗?这一次考试可是运气不佳,没有拿到解元头衔,凑不成大四喜呀。真是可惜呀。”张云谨冷笑着说道。

    “是啊,我还以为王兄会是解元呢。闹了半天,也是有所欠缺。看来前几次是因为考了小题,钻了截搭题的空子,耍了小聪明才考上小三元的。你说是不是啊?张兄。”李传笑着问道。

    “没错,李兄真是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问题的实质了。这正应了那一句话,叫做投机取巧,必有失足。想来我们这位小三元,乃是此种人了?”张云谨说道。

    “哪里哪里,我只是多想了一下而已。你看,这五魁毕竟荣誉斐然,就连纪念品也是独具特色,这等于给家里添了样传家宝。”李传拿起手中那个银质墨盒,在王安旭眼前晃了一下说道。

    “这说明乡试毕竟是大考,不想小考那般容易蒙混过关。有些人最后还不是漏了马脚?”张云谨说完这一句话后,瞥了一眼王安旭。

    王安旭就这么静静地听着,也不反驳,任由他们俩在那里。脸色平静自然,看不出丝毫异样。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