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陈奉用兵

目录:大唐李承明| 作者:过油肉| 类别:都市言情

    李艺率残余的天节军在一个不知名的谷口前安营扎寨,经过一系列的激战以后五万天节军已经不足三万了。他最引以为傲重装铁骑也已经损失过半。

    而李道宗和李靖合兵一处以后军力已将近十万之众,他们在紧逼天节军,在距离李艺军不足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我们现在已是疲惫之师,而且粮草也只能坚持明天天了,这里距离潼关不过只有一天的路程。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对面的敌军,都。”围着一堆篝火,李艺对自己身边的高级将领道。

    “李道宗和李靖都是百战名将,他们一定会想到我们会要连夜突围的。而且他们那边猛将及多,军力又远高于我们,想要突围恐怕不易。”罗寿道。

    “我们不如在清晨突围。”长史陈奉道。

    军司马杜伯达一边用手里的树枝拨弄篝火,一边道:“清晨突围?那时候我方部署就会完全暴露在敌军眼里,以三万疲惫之师,对将近十万之敌,岂不是自寻死路?”

    “不然,敌军以为我们会趁夜间突围,但我们一夜没有动静,他们必定以为我们已经放弃突围。清晨是人们最为松懈的时候,明天一早,趁他们埋锅造饭之时,我们就在两军阵前的那三处树林放火,然后接助浓烟的掩护,让步卒用短臂弩向敌军左侧突击,骑卒向右侧猛击,定可成功。”陈奉摇头道。

    “那中路怎么办?”一个虽然身着将校官服,但已经褴褛不堪、破旧万分,烟熏的痕迹和血迹到处都是的汉子问道。

    “中路留百余人击鼓呐喊,吸引敌军。”陈奉答道。

    “可是马匹惧烟,我怕到时候马队的阵型不能保持。”那汉子又道。

    “雷将军放心,马队会在举火之前集合完毕,在浓烟升起之前就发动攻击,将敌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右侧,为左侧突围的步卒减轻压力。”陈奉道。

    原来此人是李建成麾下旧将,玄武门事变时,奋起质问刘弘基的雷永吉。事变那天薛万彻拿了刘弘基以后,便命雷永吉在左金吾卫府看守那些不可靠的城防军将校。

    李承明根本不知道这回事,所以他在带人退出长安时也没有派人去通知雷永吉。而薛万彻又带人去攻打长安府库,也把他给忘了。

    雷永吉发现长安局势发生变化以后,连忙带着百余骑突出长安,原来准备去泾州投靠李艺。可恰巧在同州与李孝恭的家将李敢一起遇上了李艺。

    李艺点头道:“不错,我们的轻骑重骑加起来还有将近六千之众,李靖他们的骑卒应该也超不过这个数字,况且他们没有准备,只要我们先发制人,突破他们绝对没有问题。”

    第二天清晨,李靖李道宗的军营里伙夫司膳已经在埋锅造饭。平常他们是没有早饭吃的,但现在在打仗,所以才能有早饭吃。

    就在几缕炊烟刚刚在晨曦中缓缓飘起之际,一个放哨的斥候狂奔着进了军营,一溜烟跑到站在一棵大树下,正在讨论今日该如何对敌的李靖、李道宗和其他的高级将领面前,两腿一软几乎趴到了地上,伸手指着西北方,大张着嘴嘶嘶地吼叫着,却就是说不出半个字来。

    李靖侧耳倾听了一阵,目视着那斥候道:“多少人?”

    那斥候咽了口吐沫,却还是说不出话来,他右手举过头顶,伸出了五根手指,随即,他犹豫了一下,又伸出了一根手指。

    五到六千人骑兵

    “昨晚一夜都没有动静,怎么现在开始出击了?可是又为什么都是骑兵呢?李艺的步卒呢?”李靖心中暗自思虑着。

    负责前军供给的公孙武达此时也已经接到报告,快步走了过来。

    “大王,有警号?”公孙武达道。

    “嗯,天节军的骑兵。”李道宗道。

    “我们当如何处置?”程知节大声问。

    李道宗考虑片刻以后,看着李靖道:“传令后军,集合三万锐卒,全力阻挡天节军的骑兵。在集合三万步骑,命令骑卒先冲击先李艺的中军,等冲乱他们的阵列以后再迂回到左侧追击天节军的骑兵。然后让步卒与天节军的步卒决战。”

    李靖点头道:“就依江夏王的意思,全军备战。”

    李道宗点点头,站起身形,结束衣甲,戴好了头盔,冲着身边的传命兵高声喝道:“马上去传令,今日吃不上早饭了!秦琼部为今日军中执法。”

    随着一声声急促的口令和杂乱的脚步声,兵士们在长官的喝令和指引下纷纷开始跑到营前列队,秦琼将则命令麾下士兵们在胳膊上扎上白布条,手中持着各式各样的非制式的兵器在营中走动巡视。

    半刻钟之后李靖和李道宗的部下已经集结完毕。七月的清晨,太阳渐渐升起,在到山谷之前又是一马平川,极目望去方圆三四里内的景物尽收眼底,在这种条件下作战,以众击寡李道宗他们可以说是稳操胜券。

    然而就在他们的骑卒刚刚开始发动冲击,战马跑了不足三里路的时候,这一切都变了。

    明朗清晰的景色看不见了,和煦明亮的阳光也变得晦暗起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弥漫在四周的浓烟和焦煳气味。

    右侧那三座不起眼的矮树丛,已经在这段短短的时间内被点燃了。

    当然,树林里燃烧的大火威胁不了任何人,但是随着清晨的微风,浓密的无孔不入的青灰色烟雾渐渐笼罩了这里的天空,笼罩了溪流,笼罩了周围的田埂和野地,也彻底遮断了正在冲击的骑兵的视线。

    如今在骑兵面前的,只有一团虚实不明的呛鼻浓雾,李艺的中军躲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浓烟虽然遮蔽视线,但却并不只遮蔽李道宗军的视线,在浓密的烟雾中李艺军同样不能视物。

    “快冲,只要冲过这段烟雾笼罩的地区,李艺军的中军主力就将无所遁形了。”冲锋在前的程知节大声吼道。

    “加速——冲过去!”程知节身侧的猛将李君羡也大声道。

    骑兵们齐声高喝,跃马扬鞭冲入浓烟中。

    李艺并不知道他们的部署,应该不会想到在大路上挖陷坑拦索子。

    时间是关键,速度就是胜利,只要能够冲出烟雾地带,这一仗就胜了八成了。

    正如雷永吉所言,马儿对浓烟天生敏感,虽然在马刺和皮鞭的催促下不情不愿地冲了进来,却本能地避着烟雾浓的地方走,不知不觉之间,李道宗军原本整齐的骑兵队列已变得混乱不堪,参差冲撞间,有的骑兵被冲离了队列,跑到了旁边的树林里去。

    烟雾的气味实在不好受,马上的骑兵们也纷纷咳嗽起来。

    随着咳嗽声起,一阵警兆在程知节的心中陡然升起。

    突然间,一阵尖锐的啸声传来。程知节知道,那是弩箭的破空声,从声音上来判断,及有可能是万弩齐发。

    耳畔马嘶声和惨叫声几乎同时响起,程知节眼看着前后左右的骑卒们纷纷落马。

    左臂一痛,他也中了一箭,弩箭的威力及大,完全贯穿了他的左臂。同时,危险自右侧也袭来了

    一个骑兵连人带马朝着程知节的方向倒了下来

    程知节纵马跃起,将将在那名骑兵倒下之前前趋一丈。

    浓烟中惨呼不断,战马惊慌的嘶叫和临死的哀鸣让程知节不住心惊。

    天节军怎么会在这里埋伏人马?这里离谷口应该还有两三里的距离呢!完了,他们是要突围

    突然间,他他下意识地在马上晃动了一下身躯,一阵金属摩擦声响在耳畔间响起,胸腹之间一松,前胸甲连着护心镜整片被挑了下来。

    黑沉沉闪着乌黑的光芒,那是一根加长的步兵长槊。

    耳畔马嘶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

    胸前的步槊毒蛇一般咻地缩了回去。

    程知节手中的马槊几乎本能地朝着长矛刺来的方向反刺了下去。

    没有预期当中的惨叫声,连入肉的感觉都没有,一丈长马槊,竟然就这么刺空了。

    李艺军的步兵长槊是经加长的,长槊与长矛连在一起,整整有两丈长。

    而且他们和程知节等骑兵比起来,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这个优势在嘴巴和鼻子上,他们一律用打湿的衣襟蒙住了口鼻。

    就这么一点点优势,就几乎全部葬送了整支骑兵大队。

    李艺的天节军严格地按照既定的阵法突围,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面的是一万步卒手持短臂弩,凭着耳朵的判断发箭。

    前面的长槊兵又分为两排,遇上敌骑以后两排,前排半蹲,后排直立。前排半蹲的白衣兵只要听得面前的官道上有声响便挺槊斜刺,刺完绝不迟疑,立即收回,不管是否刺中,收回长槊以后撤半步,身后的士兵则立刻跟上,半蹲,出刺。

    如此反复,本来就依赖大道的骑兵此刻更是向大道中央挤去,自己人之间的冲撞踩踏越来越多。饶是程知节和李君羡连声高呼,却哪里有人听得见?人喊马嘶之余,只听噗噗金枪入肉之声不绝于耳。目不见物又散乱了建制的骑兵大队正在面临一场奇异的屠杀

    程知节拍马向前猛冲,马槊来回在身周扫荡,他此刻只有一个念头——冲出这片烟雾区,整顿建制再战。

    渐渐地四外不再有长槊来袭,人喊马嘶的声音也离得渐远,烟雾渐渐变得稀薄了些。

    此刻程知节耳鼓中除了马蹄敲打地面的声音以及自己的心跳之外再也听不见其他的声音。

    终于,一阵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程知节单枪匹马冲出了笼罩在大路上的烟雾区

    可是他惊奇地发现,五十余步外,就是谷口,只有一百余名天节军士正在拼命地擂鼓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