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九章 伐纣始 孟津处三妖

目录:封神之袁洪逆天| 作者:事成| 类别:都市言情

    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初三,有阐教金仙相助的西岐大破闻仲商军。闻仲见商朝气运已失,遵师叔袁洪嘱托,在绝龙岭前施展玄桑灵符化光而去。

    西岐大获全胜,由此将举兵伐纣。姜子牙将登台拜将之日选在三月十五吉时。

    歧山兴建将台,以便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渎之神,捧拨,推轮,方成拜将之礼。

    建成之后,只见:台高三丈,象按三才;阔二十四丈,按二十四气。

    台有三层:第一层戍己土;东边立二十五人,各穿青衣。手持青旗,按东方甲乙木;西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白衣,手持白旗。按西方庚辛金;南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红衣,手持红旗,按南方丙丁火;北方立二十五人,各穿皂衣,手持皂旗,按北方壬举水。

    第二层是三百六十五人,手各执大红旗三百六十五面,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第三层立七十二员牙将,各执剑、戟、抓、锤,按七十二候。

    三层之中,各有祭器、祝文。自一层之下,两边仪仗,雁翅排列。真是衣冠整肃,剑戟森严,从古无两。

    武王伯邑考登台,将令天子旗,令天子剑,令天子箭递给子牙,正式拜将。

    子牙领了军令,下了将台。往歧山芦蓬而来,却是阐教众仙云集,前来见证登台拜将盛举。

    正闲聊间,只听得空中一派笙簧,仙乐齐奏。

    有诗为证:紫气空中绕帝都,笙簧嘹晓白云浮。青鸾丹凤随鉴驾。羽扇诲幢傍辘驴。对对金童云里现,双双玉女佩声殊。祥光瑞彩多灵异,周室当兴应赤符。

    元始天尊驾临,诸弟子伏道迎接。子牙俯伏,口称:“弟子愿老爷圣寿无疆!”

    众门人引道,酌水焚香,迎鸾接驾。元始天尊上了芦篷坐下。子牙复拜。

    元始丹口微开:“姜尚,你四十年积功累行,今为帝王之师,以受人间福禄,不可小视了。你东征灭纣,立功建业,列土分疆,子孙绵远。国运延长。贫道今日特来敬你。”命白鹤童子:“取酒来。”

    斟了半杯,子牙跪接,一饮而尽。元始又说道;“此一杯愿子牙成功扶圣主。”又引一杯:“治国定无虞。”又一杯。“速速会诸侯。”

    牙吃了三杯。

    诸般事情解决,元始天尊告辞,飘然离去。

    众仙嘱咐一番门人弟子,而后纷纷各归仙山洞府。

    牙随后登台点将,叫众人排练阵法。这些阵俱按六韬之内,精演停当,军士方知进退之方。

    却是: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月儿阵;四门斗底阵;五虎巴山阵;六丁六甲阵;七纵七擒阵;八卦阴阳子母阵;九宫连环绝命阵;十代明王阵;天地三才阵;包罗万象阵。

    操练停当,选在纣王三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西歧起兵东征。

    经过燕山,往首阳山而来之时,遇到名士伯夷、叔齐二人,俱都宽衫、博袖、麻履、丝绦。

    这二人却是忠臣良士,劝说武王不要伐纣,却是被姜子牙驳斥一顿。

    大军毫不停歇,这二人却是无奈。以至于后来西周得获天下,二人齐入首阳山,耻取周粟,采薇作歌。终至守节饿死。

    大军一路横扫,却是直奔汜水关。

    姜子牙在汜水关前安营扎塞,却是计划分兵三路,一同征讨青龙关,佳梦关。

    这三关上虽有截教弟子,但是都是一些学的一鳞半爪之士,何况有没有截教高人来援。虽对西岐大军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到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岐大军也是顺利通过。

    界牌关,穿云关,潼关,过关斩将,一路顺畅,最后八百诸侯齐聚孟津,直逼朝歌。

    纣王尽管勇猛,但是毕竟疏于操练,难敌西周强将,首次出征,败落而回。

    妲己、胡喜媚等三妖却是倚仗妖术,欲要斩杀姜子牙,不料姜子牙在营中布下五雷正法,克制邪魅,三妖无功而返。

    心惊胆颢之下,三妖驾起妖气,欲要逃脱。

    只见:妖光荡荡,旭日无光;冷气飕飕,乾坤黑暗。沙漠漠怪尘黑,雾漫漫妖惨气。九头雉鸡精、九尾狐狸精、玉石琵琶精飞住前逃,似电光飞闪。

    雷震子与杨戬,并韦护,紧紧追赶,如骤雨狂风。

    那杨戬追赶九头雉鸡精,只见杨戬仗剑飞身赶上,取出哮天犬。

    那犬乃天犬修成灵性,见妖精舞爪张牙,赶上前一口,将雉鸡头咬吊了一个。

    那妖精也顾不得疼痛,带‘血逃走。杨戬见犬伤了他一头,依旧走了。心下着忙,急架土遁紧赶。

    雷震子追九尾狐狸精,韦护追玉石琵琶精,紧追不舍。

    只见前面一杆黄幡,空中飘荡。香烟蔼蔼,遍地氤氲,宝盖飘扬,有数对女童,分于左右;当中一位娘娘,跨金凤而来,乃是女娲娘娘驾至。

    当真是:二天瑞彩紫霞浮,香蔼氲氲推凤驹;展翅鸾凰皆驯雅,随行童女自优游。幡幢缭绕迎华盖,婴璐飞扬罩冕旒;只为昌期逢泰运,故教仙圣至中州。

    话说女娲娘娘跨金凤而来,阻住三个妖怪之路。

    三妖不敢前进,按落妖光,俯伏在地,口称:“娘娘圣驾临此,小畜有失回避,望娘娘恕罪!畜如今被杨戬等追赶甚迫,恳求娘娘救命。”

    女娲娘娘听罢,吩附碧云童儿:“将缚妖索把这三个孽障锁了,交与杨戬解往周营,与子牙发落。”

    童儿领命,将三妖缚定。

    三妖一听,悲泣哭号道:“启禀娘娘得知,昔日是娘娘用招妖幡,招小妖去朝歌,潜入宫禁,迷惑纣王,使他不行正道,断送他天下。小畜奉命,百事逢迎,去其左右,令彼将天下断送。今已垂亡,正欲覆娘娘钧旨,不期被杨戬三人追赶,路遇娘娘圣驾,尚望娘娘救护。娘娘反将小畜缚去,予姜子牙发落,不是娘娘出尔反尔乎?望娘娘圣裁。”

    女娲娘娘闻其言辞犀利,杀气腾起道:“我使你断送殷商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生事,残害生灵,荼毒忠烈,惨烈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德。今日你罪恶满盈,理宜正法。”

    三妖俯伏,不敢声言。

    只见杨戬同雷震子、韦护,正往前追赶三妖。杨戬看见祥光,怕二人冲撞,连忙对雷震子、韦护嘱咐道:“此位是女娲娘娘大驾降临,快上前参谒。”

    雷震子等听罢,三人上前,倒身下拜。

    杨戬等异口同声,恭恭敬敬言道:“弟子不知圣驾降临,有失迎启,望娘娘恕罪。”

    女娲娘娘寒颜稍霁:“杨戬!我与你将此三妖拿在此间,你可带往行营,与姜子牙正法施行。今日周室当兴,又是太平天下也,你三人去罢。”

    杨戬等感谢娘娘,叩谢而退,将三妖解往周营。

    话说杨戬等将三妖提下云端。三人随架土遁,来至辕门。

    那众军士,见半空中掉下三个女人,身后随着杨戬等三人,军士忙报人军中:“启元帅!杨戬等交令。”子牙传令上前回话。

    杨戬上帐见子牙禀报道:“奉元帅将令,赶三妖於中途;幸逢女娲娘娘,大发仁慈,赐缚妖索,将三妖拿至辕门,请元帅发落三妖。”

    子牙传令,解三妖进来,帐下左右诸侯,俱来观看是怎样的妖精。

    少时,杨戬解九头雉鸡精,雷震子解千年狐狸精,韦护解玉石琵琶精同至帐下,三妖跪於帐前。

    子牙命左右:“推出辕门,斩首号令。”

    妲己等三妖,低头无语,左右旗牌官,簇拥出门来,后有雷震子杨戬、韦护监斩。

    只见三妖推至法场,雉鸡精垂头丧气,琵琶精默默无言。惟有这狐狸精,乃是妲己,他就有诸多娇痴,又连累了几个军士。

    话说妲己缚绑在辕门外,跪在尘埃,恍然是一块美玉无瑕,娇花软语,脸衬朝霞;转秋波无限风情,顿歌喉百般妩媚。乃对持刀军士软语相求:“妾身受无辜之祸,望将军少缓须臾,胜造浮屠七级。”

    那军士见妲己美貌,自已又十分怜惜,加上她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的骨软筋酥,目瞪口呆,软痴痴瘫作一堆,麻稣酥痒成一块,莫能动履。

    只见行刑令下,杨戬监斩九头雉鸡精,韦护监斩玉石琵琶精,雷震子监斩狐狸‘精。三人见行刑令下,喝令军士动手。

    杨戬镇压住雉鸡精,,韦护镇压住琵琶精。一声号令,军士动手,将两个妖精斩了首级,杨戬与韦护上帐报功。

    只有雷震子监斩狐狸精,行刑军士被妲己一般巧言迷惑,皆手软不能举刀。雷震子发怒,喝令军士动手,只见个个如此。雷震子急得没奈何,只得来中军帐报知,请令定夺。

    牙见杨戬、韦护报功,令拿出辕门号令,惟有雷震子赤手来见。子牙奇道,“你监斩妲己,如何空身来见我?莫非这狐狸走了?”

    雷震子羞愧道:“弟子奉令监斩妲己,执刑众军士被妖狐迷惑,个个目瞪口呆不能动手。

    子牙大怒,命将行刑军士斩首示众。喝退雷震子,另唤杨戬、韦护监斩妲己。

    却说杨戬、韦护二人,奉令监斩妲己,出辕门,另选了军士,再至法场。只见那妖妇百般娇媚,万种风情,又把这些行刑军士,弄得东倒西歪,如痴似呆。

    杨戬与韦护见这样光景,二人商议道:“这毕竟是千多年狐狸,极善迷人,所以纣王被他迷而忘返;何况这些凡人哉?我与你快去禀明元帅,无令这些无辜军士,死於非命。”杨戬言罢,二人齐至中军,来见子牙,如此如此说了一遍。

    众诸侯俱各惊异,子牙一思量,对众诸侯言道,“此妖乃千年老狐。受日月精华,偷采天地灵气,故此善能迷惑人。待我自出营去诛此恶怪。”子牙道罢先行,众诸侯随后,子牙同众诸侯门人弟子,出至辕门。

    只见妲己绑在法场,果然千娇百媚,似玉如花,众军士如木雕泥塑。

    子牙喝退众军车,命左右排香案,焚香炉内,口中念念有词,望昆仑山一拜,祭起打神鞭,向妲己敲落。

    须臾,强光敛去,妲己原地瘫软着一九尾狐狸,已经脑浆迸裂,死于非命,众人见妲己身死,大为欣喜。

    话说子牙斩了妲己,将首级号令辕门,众诸侯等无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