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春雷惊蛰(四)

目录:万里河山别样红| 作者:东风浩然| 类别:都市言情

    做完雪橇之后,经过试验,大家发现它确实可以用,一时也都赞叹起来。周昊又趁机建议道:“利用这个冬季,让云山组织人做一些机帆船,等开春后黄河、湟水都解冻了,还可沿湟水上溯西宁。这样一来,五纵的行动就不用担心物资匮乏了。”

    “这边的河道能通航?”邹德贵大奇。就是滞留海原并赶来看雪橇的张明瑞、柳继峰、徐超远也难以置信。

    “这事是老赵特意提过的,清末有人已经试过,可不是我随口乱说。”周昊解释道,“当初陕甘总督长庚曾命兰州府张炳华试办过船政,查查地方志,应该有记载。”

    清末兰州府张炳华奉命试办船政,疏通由兰州上溯湟水至西宁府,下循黄河达包头镇的水上交通。张炳华于0年年底设船政局于皋兰,并造船9只,试航上游从皋兰、平番、碾伯至西宁共310多公里的几处河段。这几段河道经过修浚后,船只可通行无阻。可惜的是,辛亥之后,船政也被弃置。

    赵振中在11月底回国后与周恬在大珠山基地期间,从周恬整理出来有关西北的资料中看到有关西宁、兰州间沿湟水通航的记叙,也就留了心。此前他与周昊一起奔赴海原的途中因行路困难,也就提起了运输上的事情。

    张明瑞、杨天明、邹德贵等人一边致电赶回兰州处理事务的李云山赶制机帆船,一边让人找来甘肃地方志,查看有关西宁到兰州间沿湟水通航的记载。

    尽管地方志上没有提到船只具体的载重,可造船9只并通航成功却是真实的记载。这使得邹德贵、于镇山等人大为宽心。

    “等造出了船,再把河道整修下,从兰州到河湟谷地可就又多了一条通道。这青海的开发、建设可就要快上许多了。”想到今后的前景,要率部前往青海的于镇山兴奋起来。

    这个时代湟水流量可比后世大得多,整修河道后,通行10多吨的机帆船是没问题的。用机帆船水运,除了受季节影响大些外,在运载物资数量上超过胶轮大车太多。在便捷上,有机械做动力,逆流而上的速度也超过马车;若是顺流而下,西宁到兰州间200多公里的路程,10个小时左右便可抵达。

    这个冬天对于西北人民政府和人民军来说,是忙碌而充实的。除了因绥远地震和孙殿英等部在临河、五原一带趁火打劫导致的一些紧张外,基本上也是平和的。

    就在34年1月21日,绥远五原县发生6.3级地震。宁夏、陕北、太原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有感区域达到250多公里。在五原及周边地带的房屋绝大多数都被毁损,冰冻的大地上出现了多处裂缝。

    民众的房屋被毁损,留驻在临河一带的孙殿英等部的营房自然也不会幸免。不过,孙殿英等人的部队却没开展什么抗震救灾,而是趁火打劫,从灾后百姓手中抢夺可用物资充做己用,甚至还从灾民当中抓丁

    经过朱庆澜、赵振中等人31、32连续两年向绥远移送外地灾民,现在绥远的人口几乎比原来数量多出了一倍。其中,临河县的人口就达到了10多万。而孙殿英部抓的就是这10多万人中的青壮。

    在上次进剿人民军的作战中,孙殿英部是损失最为惨重的,从原来的7万多人一下子降到了两万多。损失这么多,孙殿英自然想补充队伍,可西北这边地广人稀,加上晋绥军王靖国等部也在临河县,孙殿英也不好明目张胆的打当地青壮的主意。

    可当地震发生后,王靖国等晋绥军率部撤离后,孙殿英就忍不住了,开始以“募兵赈灾”的名义在临河县强拉青壮。

    孙殿英部如此行径,不但引发了临河、五原一带灾民的惶恐,致使民众纷纷逃离,也引来了傅作义的怒火。

    在傅作义的命令下,35军218旅自平绥线西进,与王靖国、孔令恂部一起向西陈兵于五原以南,并切断了孙殿英等部的补给,逼其放人并责令该部离开绥远。而原本停在临河一带的庞炳勋、萧之楚两部也不满孙殿英的作为,开始一起对其施压。

    见犯了众怒,补给被断,孙殿英也只得答应了傅作义的条件,放人之后带部去到河梁台与马鸿逵、马步芳两部做伴,以换取恢复供给。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孙殿英心中的郁闷就甭提了,可现在他再非兵强马壮的时候,供给还要仰仗绥远,也只能咬牙忍了下来。

    不过,因孙殿英这么一闹,加上地震灾情严重,后套一带有不少民众在惶恐之下越过冰封的黄河进入宁夏,使得西北根据地平白增添了近10万人口。

    人口增加这自然是好事,可也不能不防其中隐藏着别有用心的人。负责根据地内部安全防卫的郑建涛等人也便调集力量对有关人员展开甄别。一通忙碌后,倒确实揪出了一些臭虫。

    这场地震和震后风波,只是西北政府和人民军在这繁忙冬季所经历的一个插曲,并未对根据地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在春节过后,周恬、李云天、刘成林先后抵达西北根据地,政务委员会终于在34年3月初实现了人员全部到位。

    由于李云天、刘成林这两年因在青岛、山西等地有不少名气,为了避免过早引起外界的关注,二人分别化名田云逸、林成楼。至于周恬,尽管此前在国内并没在公众面前露过面,可为了避免牵扯到华美公司,也就用了周旅学临终前给其的字做化名,叫周安舒。此外,在周恬提醒下,周昊也易名为周明远。

    在西北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高层联合举行的党政军欢迎会上,李云山当众建议道:“既然周安舒、田云逸、林成楼到了根据地,那我也可专心去发展工业,这个政务委员会的家我看还是由周安舒来当得好。她在美国能带领大家从无到有开创了现在蜚声海内外的华美公司,也一定能把西北根据地发展得更好”

    面对大家的一致赞同,周安舒却笑着说道:“我到这边,今后一段时间里将把精力放在党务上,财政局那边将由西北银行的金胜负责协助我处理日常事务。这个安排也是振中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理解。”

    听到这是赵振中的意见,田云逸、李云山、林成楼等人也都接受了下来。

    周安舒顿了下,又接着说道:“根据振中的提议,政务委员会主席可由田云逸出任。从四海实业成立开始,为了我们队伍的发展壮大,田云逸就周旋于外界不同势力之间,并一直为沂蒙根据地、西北根据地提供各种支持。我个人认为,振中的提议是恰当的。在座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举手表决一下吧”

    周安舒、周明远、张明瑞、杨天明、李云山等5位民众党中央委员,以及柳继峰、徐超远、邹德贵、林成楼4位候补委员都举起了手。惟独当事人田云逸表示反对:“我以前是做了点事情,可我现在对西北根据地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由我来主持政务委员会不合适。”

    “我以民众党党内的身份对田云逸的说法表示反对。”张明瑞举手说道,“情况不熟悉可以了解、学习,不能成为推辞责任的理由按照党章的规定,少数应当服从多数,这也是我们集体的决定”

    政务委员会主席人选的决定自然不应该由军方人士过问,可张明瑞以民众党中央委员的身份表达意见却是恰当的。而现在,西北根据地内一众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举手同意周安舒的意见,这也就成了集体的决定。

    对于张明瑞的表态,周安舒、周明远两人都有点惊异,怪不得赵振中对他赞赏不已,他竟成长到这种地步。当下,周安舒也说道:“这是大家的决定,担子你就先挑起来,担心自己不熟悉情况那你就赶紧了解、学习。”

    对于大家的支持,田云逸自然满是感激,当下表态道:“那好,既然大家信得过,我就把责任先担起来。若是工作中有缺点和不足,希望大家能多批评指正。”

    欢迎会后,各方人选调整到位,加上节气又将近惊蛰,到了大地回春的时候,有关的工农业建设也便开始忙碌起来。与此同时,由赵振中命名为“惊蛰”的军事行动也到了倒计时的时候。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纵、五纵已分别在安西、星星峡、西宁等地积蓄了足够的作战物资,并且在邹德贵的调度下,有关的作战物资还在进一步向四纵、五纵集结地运输。而四纵、五纵也做好了按时向目的地进击的准备。

    青海方面,于镇山除了留下5千兵力防守河湟谷地外,其他3万兵力一分为二:

    由傅明仁带领12000人自大通过黑林卡口,经青海湖北部出击都兰;其后该部兵力向西南经那木山口、星宿海进抵玉树四土司地界,平定作乱土司。

    由于镇山、武德清率领主力18000人自湟源过日月山口,经共和县、朔罗山口、札陵海抵达拉马托罗海后,转向东南,经图登贡巴过大金沙江,平定玉树之敌。

    五纵的面临的难题不是那些不成气候的西藏武装势力,而是生疏的环境、长途跋涉的艰苦行军。为了避免非战斗减员等不必要的损失,赵振中特别提醒其沿前进道路建设兵站,依靠兵站提供的物资支持逐步向前推进。

    可即便如此,五纵的此番进军还是无法涵盖整个青海。包括柴达木盆地在内的青海西北部地区依然是人民军现在力所不及的。对此,赵振中只能电告于镇山,勉励他道:“五纵能在两年内解决青海问题就是一大胜利”

    相对于青海方面,进军新疆的四纵却要面对集结于哈密一带的马步青、马鸿逵、金树仁部总计3万左右的兵力。尽管四纵入疆部队只有28000人左右,可陈致远还是决定硬碰硬地在新疆东大门这里和对方打一场。

    不过,虽说是硬碰硬,可四纵的打击方向也是有选择的。

    “伤其十指不若断其一指,这头一锤,我们就打盛世才率领的新疆省防军”在星星峡东南部马莲井的四纵指挥部里,陈致远指点着沙盘说道。

    青马、宁马都是交手几次的老对头了,被人民军几次重创后,虽然诸马战斗力还不错,但在直面人民军的打击时肯定会影响到其战力发挥。现在诸马是在为保卫别人家园而作战,若是新疆省防军这个主人被打跑了,那诸马肯定没有留下来硬拼的道理。

    3月7日,就在惊蛰过后的头一天,在料峭的春寒天气,伴随着北方第一声春雷,人民军挺进青海、进军新疆的“惊蛰”作战行动正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