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接着说:“不全对,中国自古都不崇尚科学,中国的思想家里几乎没有科学家,不像西方的思想家,许多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像你刚才谈到的苏格拉底就是研究科学哲学的,他的学说被誉为科学的土壤。而柏拉图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数学哲学。亚里士多德就更不得了,他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生物学和逻辑学方面造诣颇丰,被誉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这师徒三人都是崇尚科学的,是公认的最伟大的哲学家。所以哲学家首先应该是科学家,因为只有科学才能描绘真理,只有真理才是规律。所以呀,中国出不了哲学家,只能出点思想家,就像伟大的孔子。”
熙熙听了宁浩的这席话一下给镇住了。宁浩言语不多,却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规律、哲学家与思想家之间的区分与联系,使她大开眼界。
熙熙微醉地说:“我不能苟同你的观点,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不一定出自科学家,像培根,就是说“知识就是力量”的那位,他是学法律的,不是什么科学家,不照样成为伟大的哲学家了吗?”
宁浩一下来了精神,这下说到宁浩熟悉的人物了,昨天晚上他就是看了培根这一段。为什么选择这段文字,宁浩潜意识里以为,西大旁边有条培根路,自然应该了解培根这个人了。于是宁浩说:“培根虽不是学科学的,但他的成就主要在科学研究领域,他的最重要著作就是《学术的伟大复兴》,当然还未写完,他就去世了,其中的两章《学术的进展》和《新工具论》主要是对科学方法的分析,本来就是关于工匠的学问和实验事实的百科全书。所以培根虽不是学科学的,他研究科学难道不是伟大的科学家吗?”
熙熙显然举例存在问题,被宁浩驳回,心有不甘。于是她又列举了布鲁诺和休谟、萨特和孟德斯鸠、康德和黑格尔这些著名的哲学家的主要经历和思想来反驳宁浩的观点。宁浩无言以对,只好请教熙熙,熙熙作了认真的解答,让宁浩佩服不已。
宁浩赞叹地说“你对西方哲学如此有研究,不学哲学可惜了熙熙,你为什么去学机械?”
“其实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学这个专业,可能是我爸的主意,他是工程师,希望我子承父业,父母之命不可违呀我研究西哲,也没什么目的,就是了解一下,充实自己。你不知道,我们学生会里有几个高年级的怪才,专业学得不怎么样,其他的如哲学、艺术、文学倒还懂行,唬得我们一愣一愣,没办法,只好看书学习了,要不就被时代抛弃了”
宁浩感慨道:“有压力才有动力,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充实人生有何重大意义?”
“至少我懂得比别人多,心里安稳些、踏实些,就是一种慰藉当某天某人提起,我也能回答得上来,不至毁了自己知性的才女风范。”熙熙说的是实话,她一直视自己为才女,这几年能引起她注意的男生还没有几个。
“不然,熙熙 。”宁浩刚才分明看见熙熙给他讲解时那炫耀的神情,就盯着她那张漂亮的脸颊和那双精致的眼睛和鼻子说:“知识一方面是拿来使用的,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饭碗;另一方面知识又是可以拿来炫耀的东西,通过展示和炫耀,你可以得到赞美和尊重,赢得社会的认同,这也是人的社会价值的体现。你刚才展示了,也可以说是炫耀了对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感悟,就让我感叹不已,我觉得你太有悟性,一个学机械的能体会如此深刻,真是叹为观止。”这些话语显然是此刻宁浩的肺腑之言。
宁浩的话语几乎每句都说到了熙熙的心里,她还真不能小看了这个小个子宁浩。刚才他在评价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时,反复用到了价值评价和价值实现理论,让熙熙还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难道这就是自己正在寻觅中的精神对手吗?还是自己的良师益友?熙熙不确定,难道这又是一个专业不怎么样、其他还马马虎虎的绣花枕头?熙熙也不确定。无论如何,今天不虚此行,这次旅行她已感受到宁浩的干练和渊博的知识,感受到他对自己的关爱和浓浓的情谊。在冥冥的酒意之中,熙熙意识到自己已经喜欢上宁浩了,因为他带给了她太多的快乐和欢笑,他的睿智的头脑充满智慧,他严谨的逻辑和儒雅的谈吐让她有点迷失。
在回来的拖拉机上,熙熙还是挽着宁浩的手,对他提了个动议,她说:“我们以后怎么见面呢?我又不好来找你,你更不能来找我。你看这样如何?只要我们俩谁将自己的毛巾凉挂在寝室门口,谁就到你说的那个茶馆去了,看见的人无论如何,必须来到茶馆约会,只要一小会都成。”宁浩欣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