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第 一 辑 没有信仰,可能会有自由吗?(2)

目录:女作家华姿最新散文集:奉你的名| 作者:华姿| 类别:玄幻魔法

    二

    祈祷、祈福,平安、安息,天国、天堂。自从“5?12”以来,这些字词,已不只属于在信仰世界里踽踽行走的那一类人,而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公共语汇。

    当一种普遍的死亡在眼前发生,当这死亡成为不能抗拒不能改变的一个事实,当我们终于因这死亡洞见了自身的无力、卑微和有限时,我们说:孩子们,天堂走好。孩子们,天堂的学校不会垮塌。孩子们,你们是天堂的花朵。然后,我们代替孩子说:“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

    因着我们的善与慈悲,因着爱,更因着一种从死亡中遽然升起的对于永生的盼望,或对于生命复活的渴想,我们对罹难者的祈祷与祝福,无一时、无一处,不和天堂紧密牵连。

    但是,我们真的相信有一个天堂存在吗?相信生命是永在的吗?相信有一天,在那一个国度里,我们终将与亲爱的孩子重逢吗?

    在灾难发生之前,我们不相信。但在灾难发生之后,我们就相信了吗?其实没有。我们仍没有相信。我们并没有相信,却在盼望。我们的盼望因此而落入了虚无。我们竟然还不知道。

    当我们代替不幸死去的孩子说出“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省过、痛悔过:我们曾经给过他们一个天堂吗?曾经诚实地对他们说有一个天堂存在吗?曾经把孩子抱在怀里、膝上,告诉他们: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我们去了哪里呢?我们去了天堂。天堂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呢?天堂是一个完美的所在。

    我们曾经这么做过吗?曾经这么真确地告诉过孩子吗?在我们的课本里,课堂上,哪怕一次?如果从来没有,那么,我们现在的盼望,现在的祈祷,是多么的虚妄,多么的虚无。我们又有什么权利代替孩子说“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呢?

    我们活在一个悖论里,活在一种可怕的分裂里,却全然不知。

    * 汶川地震发生两个星期之后的一个夜晚,再度心痛,一口气写成此文。

    三

    所以今夜,我不为死亡哀哭,我只为落入虚无的祈祷与盼望哀哭,为每一个被分割的“我”哀哭。而今夜的哀痛,注定更深更重。因为今夜的哀痛,几乎是绝望。

    如果因为内心的刚硬,简单地说,因为我们的普遍不信,而导致孩子的灵魂永久漂泊的话,那么,我们就亏欠了孩子,我们欠了孩子的债。这是一份永远的债,倘若这宇宙间没有一个至善的父,愿意替我们偿还、并赦免我们的话。

    他们去了哪里?离开这个世界后,究竟去了哪里?

    其实我们并不知晓,或是,并不确定。因此,我们也并不能因为这一句“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就得安慰。我们无从得安慰。不论是举手,还是投足;无论是沉默,还是哀告,当我们追想孩子,都无从得安慰。就如先知耶利米的话:“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的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