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75章、王导的贡献

目录:名仕风流| 作者:长江浪淘尽| 类别:历史军事

    【加班很累,天天加班累上加累。求收藏,求推荐,请各位看官多多支持!】

    虽说是在痛惜王导的死,但是凝之脸上一点哀痛都没有——他对于王导一家的感情很是淡薄。这也难怪,他从小就在山阴长大,不像玄之那样和王洽熟识。至于王导,估计他是这次回建康才第一次见到吧,只是当他是个家门长辈而已,两人并没有太多交集。

    相比之下,宇之倒是和王导有过一次长谈,对于这个老人,除了敬畏感之外,他还有着深深的敬佩,因为他从王导和他的一些谈话中能体会到,他心中忧思天下的感情。虽然他没有亲眼看到,但是他能想象得到:随着元帝渡江之初,这个老人是怎样几乎凭着一己之力生生扭转了不利的局面,使得司马睿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将这个位子坐稳,并努力调和南渡士族和吴地士族的矛盾——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几乎耗费了王导大半生的心血。

    因为利益,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好分配的东西——蛋糕就那么一块,谁都想咬上一口,北方士族来了,分蛋糕的人就多了,吴地士族当然不乐意;而北方士族自诩正宗汉族苗裔,是根正苗红的世家大族,看不上吴地这些士族,因为他们的传承远远比不上北方士族的源远流长。

    “衣冠南渡”中,中原士民为了躲避战乱渡江南来的占十之六七,他们往往是举族南迁,所以虽然是外来户,却在人数势力上一点不吃亏。吴地士族关起门来也是为个排位争得头破血流,但是当“狼来了”的时候,他们空前的团结,和北方士族处处针锋相对。

    南渡之众中,也有当时还是琅琊王的司马睿,他才能平庸,缺乏声望,在晋室中又是旁支,不但江南士族,甚至北方的一些世家大族还不服他。以至于司马睿刚来建康时面对无人可用的尴尬场面,还被士族所轻视。

    这时候又是王导站出来稳定局势,他劝司马睿从南渡士人中收罗人才共图大事。司马睿听从了王导的建议,一次就辟举掾属一百多人,时人称之“百六掾”。——当时知名的有:辟举前颍川太守刁协为军咨祭酒,前东海太守王承、广陵相卞壸为从事中郎,江宁令诸葛恢、历阳参军陈頵为行参军,前太守庾亮为西曹掾等。

    可以说,司马睿能够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取得帝位,同王导和王敦的鼎立支持分不开。因此他把王导比做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

    朝廷是草草建立起来了,大晋的香火传承还没有断。但有不少名士在开始的时候,对东晋的前途是持怀疑和悲观的态度。比如桓彝在初到建康时,看到司马睿势力单薄,很为担心,他对周顗说:“我因为中原多战事,才想到江南寻个安身立命之地,不料朝廷如此微弱,怎么办才好呢?”王导知道了,就和他纵谈形势,使得桓彝的态度有了变化:“我见到了江左‘管仲’,不再忧虑了。”

    还有一次众位名士在新亭聚会,周顗触景生情叹气说:“风景还是那样美丽,国土山河却大片沦丧。”在座众人听了都哭了起来。唯有王导正色劝道:“我等正当为晋室戮力奋发,北伐异族收复河山,怎么能学囚徒一样,徒自相对流泪悲叹?”

    王导和堂兄王敦一文一武,在“衣冠南渡”时为东晋政权的建立和稳固居功至伟,琅琊王氏也在此时达到了兴盛,朝中官员一度七成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休戚相关的人,甚至有“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的惯例,琅琊王氏登上了政治巅峰。

    所以宇之十分佩服王导,他无愧于是东晋稳定的中流砥柱。

    *****************************************************************

    王导的死,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震荡。他是琅琊王氏在朝中目前最大也是仅存的大树,他这么一去,正如哗啦啦大厦倾,树倒猢狲散,朝中四族鼎立之势被打破,一时间许多依附于王家的朝官也在暗中观望风向。

    王羲之被调防了,这使得他不得不前来,到吏部述职。郗夫人还有几个月生产,没有同来,而祖氏也留在山阴照顾她并主持家里事物。

    王导的殡葬倒是很风光,晋帝钦赐了一车器物,里面有会稽的花雕酒,御制的整套瓷器,锦帐紫丝等等,无不是贵重之物。然而最重要的是,渡江以来,从来没有哪位大臣薨逝之后,皇帝这样郑重地派近人,而且还大肆封赏王家的人,这无不向外面传达了一个信息:王导死后,王家不但不会倒,皇帝还要倚重他们。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办丧事,一般不能“热死热埋”,——这可是对死者的不孝不敬。出殡的时间,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决定。

    从入殓到出殡的准备时间可长可短,但必须为单数——最短的为三日,长一点的依次为五、七、九日……甚至有长的可达百余日乃至一年。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讲究,是要由道官择吉日,定坟空的——所谓“空”,就是指什么时候是抬棺进坟地的黄道吉日。

    因为南渡离开了故居,所以王导算是琅琊王氏在建康的第一代始祖,请了道官在蒋山上选地建坟,而此处会逐渐形成一个墓园,王悦将葬在他的坟脚下,依次类排,直到此处坟地无法再开穴后,就要请道官看风水,选新址另建新坟。

    待到出殡这一天,自是亲友、邻里汇集司徒府,祭送奠仪以示哀悼。亲朋好友送来的挽幛多如云、四色纸礼堆得和山一般高。宇之他们随王羲之一道去吊唁了,但是现场王洽忙得很,根本没功夫来招呼他们。

    待到“出灵”的时候,因为王导的长子王悦先于他逝去,所以在棺前跪拜致礼的是王琨,之后他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宇之在一旁为这位族兄捏着一把汗——王琨身材颇为瘦小,看起来和硕大的棺木很不成比例,似乎随时可能被重担压倒。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