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2 流放2

目录:胭脂新唐| 作者:罗洛加| 类别:都市言情

    收好了红拂给的药瓶,我又整理着武器,杨吉儿给我拿来几条面纱,看到这,我想起来,问:“红拂姐姐,成天戴这个气闷,你有人皮面具么?”

    红拂怔了怔,反问:“人皮面具?这什么东西?”

    我汗,我大约被一些传闻误导了,说道:“姐姐没有听过这种东西么?是用来易容的。”

    红拂道:“易容改扮倒是有的,但没听说过什么人皮面具。怎么?你要改扮?这方面姐姐却不是高手,而且按你的条件,再怎么装,也不象的。除非你换个形象,比如扮乞丐,可是好脏的,又要十天半月不洗澡,否则就不象,你能行?”

    我连忙摇头,我是想戴个面具什么的,不让真容露出,又不是一路讨饭到巫州。唉,我想错了,毕竟是古代,哪有高科技的仿真面具,江湖上的易容估计也比不了特工处的化妆,要想瞒过有心人,恐怕是不行的。丢开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继续和萧后杨吉儿话别。

    收拾整装完毕,魏信进来,要瞧我带的行礼。他要看就看,我是无所谓,红拂脸上却有不安神色,似乎行装中有不妥之处。魏信在宫女们的帮助下,解开包扫视了下,皱眉道:“妙真道长,珠宝首饰不能带,金银也太多,不合出家人的规矩。”

    杨吉儿愕了下,说:“这是陛下的意思么?”

    魏信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淑妃娘娘,这一路上都安排好了,妙真道长不必多带财物。而且这些珠宝都是宫内所制,流到外地,也是不妥。”

    萧后听了,便知道不允许了,只好求道:“那这些宫品就不带了,这里有几样钗环是我的私物,让阿紫带着吧,还有金银上并没有宫内印记,是不是就不要减了。”

    魏信摇首道:“不行,陛下吩咐不能多带钱财。”

    我听了不再让萧后跟魏信为难,说道:“母亲,我是出家人,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确是不应拥有。”哼,就知道李世民不会让我过得太舒服,他是想要我知难而退,最好是哭着鼻子过不下去,回来找他,我偏不如他意。他不给我詹养费,我就不要一分钱,够骨气了吧。

    萧后却不肯,说:“阿紫呀,那边天高皇帝远,一时照顾不到,你还是带些钱财吧。”

    杨吉儿见我发倔,忙推了我一把,说:“叫你带就带,听话。”说着,拿出了珠宝和一些金银,笑着对魏信道:“这总可以了吧。”

    魏信伸手,将金子全捧出,说:“这是陛下的意思,娘娘还请恕罪。”末了,只留了几枝钗环和一些银子。

    萧后脸色灰了下来,差一点又要哭泣,红拂忙劝道:“萧娘娘,不要急,我那边有人,会照料阿紫妹妹的。”萧后这才稍解忧虑,旋即又恨起我来,指着我说:“也不知你这丫头怎么忤逆了圣意,陛下要这么惩治你!唉,这下儿肯定有的苦吃。”

    我委屈了,一头栽到萧后怀内,叫道:“母亲,你就帮着陛下,不疼女儿了。”

    萧后扬起眉头,伸手想打,又不忍心,只好搂着我说:“阿紫呀,娘就是太宠你了,才惯坏了你,弄到这步地儿!”用手抚摸中又夹了几下拧肉,扭得我哀叫,当真是又爱又恨。

    魏信在旁,又让宫女们从行装内拿出了十几件宫内的衣物,方说道:“如果整束已毕,还请道长这就上路吧。”

    杨吉儿道:“这么快,不能迟缓一日么?”

    魏信道:“陛下的意思,此次的事,越隐密越好,所以无论如何,要在今日出城。”又道,“前几日绑人的匪徒,到现在也没有查到,在此拖延的话,怕他们还会来,道长的行踪便有可能泄露。”

    萧后和杨吉儿没奈何,只得让我出行。为着保密,她二个只让送到太真宫后厅。在后厅哭泣拥别了,然后和宫女们由前门乘车回宫。红拂则送我从后门出来,将重新包好的行李装了三个箱子,放在车厢顶部系住。我戴了面纱帷帽,在大内侍卫的围绕中登上车子,刚坐好了,要跟红拂挥别,却见红拂身子一闪,也上了车,说:“阿紫,姐姐不放心,送你一程吧。”

    魏信在外面,躬身说道:“道长保重,一路平安。”在他的话别下,侍卫赶了车便走,留下魏信瘦长的身影子在长安街头渐渐拉远,消失在黄昏的暮色里。

    车子摇晃着,在侍卫的环护下出了长安城。因为出城时间晚,行了没多久,先在长安城十几里外借民房过了夜,第二天才正式起程。红拂一直陪我到了南下第一站江宁,方相别而去。在此之后,舟车劳顿,路途遥遥,所过山川河流甚多。由江宁开始,经南陵,江州,鄂州,巴陵,武陵,沅陵,泸溪,辰溪,最后才到龙檦。沿途慢行,就当旅游了。也别说,见了不少好风景,比如南陵的小乔墓,巴陵岳阳楼……心上没事,身获自由,这一路上游的也算尽兴。唯一不足,就是没有朋友相伴,未免寂寞。那些大内侍卫又全都是木头,问一句答一句,决不多话,很是无趣。只得自误自乐,好在路上的游玩,侍卫们还是听任我的,不加干涉,只管安排好于路的住宿饮食,护送我一站站走下来。这当中,没有惊动地方官员,悄悄旅行,倒也平静。

    再长的路,也有走完的时候。侍卫们护送我到龙檦,就是到了流放地。龙檦是巫州属县,下还有朗溪、夜郎、思微三县。侍卫将我安置在县内一处居所,又替我在龙檦尉王实秋处录了籍,算是在此处落户为民。王实秋有些摸不准我的来路,但有朝廷的文书,却也不敢怠慢了。

    侍卫们处理完落脚后的琐事,才告辞离开。留下我一个人待在此过起流放生活,至于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不留一个侍卫看守,我是不知道的,也懒得管。反正我表面上是自由的,有些太自由了。因为就我一个人住在这座宅院内,宅院虽小,住我一个却是绰绰有余,就只有一点奇怪,我是道士,但不住道观。也许这里太偏僻,没有建道观。所以我只好在外修行,算是居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