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最近有点烦

目录:北宋攻略| 作者:艾仁| 类别:历史军事

    就在蔡京和王珪聊得热乎的时候,家丁来通报,说是右丞相蔡确来访。

    “他一定是来找老夫商议立储君的事情,这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既然他选择了蔡大人在寒舍的时候,前来造访,蔡大人还是随我一共去迎接客人。”

    蔡京本来有意回避,听了王珪的话,恍然大悟,是呀既然蔡确这个时候来到王珪府上,很可能知道自己也在王珪这里,如果自己刻意回避,反而让蔡确心生疑窦,以为自己和王珪瞒着他在密谋什么。

    蔡京亦步亦趋,跟在王珪身后,到了大门口,把蔡确迎进王珪府中。

    这朝堂上下,蔡京最不想得罪的人就是蔡确,这是一个狠角色,拜相三年来,被他罗织罪名革职查办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要是自己现在开罪了他,恐怕蔡章捅出的蚂蜂窝马上就要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正如王珪所预料的,蔡确确实是为了立储的事情来找他。

    蔡确最近有点烦。

    他看上去神色憔悴,眼睛里布满血丝,显然是很多天没有睡个安稳觉了。

    一向以新党旗手自居的他,知道神宗皇帝病危后,为自己全力推行的新政感到格外的忧虑,现在赵氏宗室对新政一片反对声,全靠神宗皇帝一人苦苦支撑着,如果神宗病故,新皇即位,这朝廷很可能要变脸了,到时候哪里有新法的位置,自己的相位也要岌岌可危。

    五十岁不到的蔡确觉得自己精力旺盛,现在正是自己一展抱负的好光阴,他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权力中心。

    但是让他几夜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是,皇帝赵顼一登天,自己还真找不到可以依仗的人。

    当年王安石辞职,左丞相吴充在皇太后高滔滔,和两位皇弟赵颢、赵頵等人的支持下,想要改变新法。那是,蔡确还是宰执中资历最浅的参政知事,最高决策会议上,只有他一人据理以争,最后正是在赵顼赵老大的支持下,他才顺利为新法保驾护航。

    如果老大不在了,没有他罩着,蔡确还真不敢想象将来新法的命运。

    皇太后高滔滔早对新法恨之入骨,当年王安石就是在她的大力打击下,两度罢相。

    皇弟赵颢、赵頵也是对新法颇有微词。

    到哪里找一个新皇帝,能像赵顼那样支持新法呢?

    心烦意乱的蔡确决定还是退而求其次,谋立雍王赵颢为帝。

    蔡确神宗皇帝最大的儿子赵佣为帝,因为他刚刚获知,自己的小儿子蔡汉因为一个女人得罪了赵佣,竟然被赵佣派人进了自己的别院痛殴了一番,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会为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这还得了,那当了皇帝,还不要闹翻天。

    而且这个赵佣才十岁,到时候,难免要他的祖母高滔滔难免要垂帘听政。权势一凝聚到这个女人手里,新法完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也要进入步入穷途末路。

    但赵颢不同,他虽然现在反对新法,可是毕竟是个书呆子,还是王安石的义女婿,而且他已经壮年,又有一腔的抱负,绝不会任由高滔滔摆布,到时候只要自己策立有功,完全可以慢慢施加影响,让他走上维护新法的路子。

    当蔡确口沫横飞,向王珪阐述了要立赵颢为帝的理由时,一旁认真听着的蔡京情不自禁点了点头。是呀,他觉得他自己的政治命运和蔡确的一样,也是绑在了新法上。

    但是王珪却摇了摇头,他脸上还是那挂着过往一样的笑容,品了一口茶水,闭上眼睛回味着嘴里的余香,慢悠悠得吐出了一句:“官家他有自己的儿子呀!”

    子承父业,谁不想自己的亲骨肉继承自己的事业,老谋深算的他知道,以他对宋神宗的了解,这位病榻上的赵老大,是不会心甘情愿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两个弟弟的。

    “可是延安郡王年纪尚幼,雍王和曹王正当壮年,他们可也是太后的亲骨肉呀?”

    蔡确没有想到,平时只会在自己面前点头的王珪,居然会反对自己的建议,他还不想放弃,激昂慷慨,讲起了历史上那些小皇帝即位后,外戚把持朝政,甚至最后被大臣谋权篡位的例子。

    “是呀,当年太祖皇帝不是遵照金匮之盟,也把皇位传给了太宗皇帝吗?”蔡京惴惴不安地问,他既想讨好蔡确,又不想王珪怪罪自己。

    “此一时彼一时,时势不一样了!”

    王珪依旧满脸春风,他一脸和蔼看着蔡京,就像一个慈祥的父亲凝视自己不懂事的孩子。

    蔡京迎着王珪的视线,点了点头,现在的形势那是汉末、五代十国,或者宋朝开国之初的时候初可比,经过百多年的经营,现在的大宋江山可以说是固如泰山,要说有危险,也就是西夏国经常在边疆滋扰生事。

    至于外戚,那更是没什么可担心的,当天最有权势的外戚高家一向行事低调,根本没表示出什么野心。而且,几年前高家因为高遵裕在灵州之战中延误战机,被免职后,根本没有什么出色的人物在朝为官。

    “是不一样了!”

    蔡确怎会不知道时势已变,但是这毕竟关系到自己的政治前途,说大一些,还关系国家的命运,蔡确还是一心想劝王珪支持自己的提议。

    可是王珪了解高滔滔,这是一个权力**极强的女人,当年神宗继位时,都已经二十多岁了,她还曾经动了过问朝政的念头,现在神宗病危,她会放过自己摄政的机会吗。

    “不说了!”

    老好人见蔡确喋喋不休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愠色。

    “不说了!”

    蔡京不想两人闹僵,也出口阻拦。

    “不说了!”

    蔡确见自己说服不了王珪,也叹了口气,打住了话题。

    二蔡离开王珪的府邸后,蔡确拦住了蔡京,上前压低声线说:“那举子遇害的案件,本相已经听说,这蔡章既然已遭驱逐,那就不是蔡知府的人,他心性残暴,犯下这弥天之罪,可是又与蔡大人何干?”

    “多谢丞相理解,下官感激涕零。”

    蔡京知道蔡确洞悉了自己造访王珪的原因,他急忙向蔡确施礼。

    蔡确把蔡京拉到一个偏僻的角落,确定四周无人,他握着蔡京的双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逼视着蔡京说:“今天的事,不知蔡大人怎么看待?”

    “丞相心系社稷,忧虑新法兴废,让下官佩服!”蔡京没有回避蔡确的眼睛,他还是不想蔡确和王珪闹僵,继续说,“只是王丞相说得也不无道理,要立雍王,确实阻力很大。”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蔡确一边用屈原的这句诗来表明心志,一边问蔡京,“如果本相日后要与王相公为立储的事情争执,蔡大人会站在那边?”

    “这!”蔡京犹豫了片刻,肃然说,“蔡京唯相爷马首是瞻!”

    蔡确看到了蔡京脸上的那份犹豫,这是一个圆滑的家伙,他想,什么唯相爷马首是瞻,我是相爷,王珪也是相爷,你竟然给本相含糊其辞。

    不过蔡京现在的官职毕竟只是中书舍人权知开封府,只要不起哄,就不会对自己谋划立储的事情带来威胁,蔡确说:“既然蔡大人已经知道本相的良苦用心,为了新法,为了江山社稷,还是请你大力支持。”

    蔡京这下,没有丝毫迟疑,立马并脚、直腰、仰头、拍胸向蔡确保证,无论将来发生什么,自己要永远围绕蔡确这个核心和旗帜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