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统最终还是做出了搜山的决定,不过要驱百姓一同搜山却还有些难度的,不能直接就去抓人,反而要以一个借口,循循善诱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搜山,这样才能起到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一来时间就拖了将近十多天,连哄带骗,甚至放出风要上山寻宝,凡能找到宝物者,都会以重金收购,如果不愿意购买,也不会勉强,瞬间便有了三万多人前来,他们本来就是炮灰,如果直接告诉他们真相,别说没多少人会来,就算来,相比也会先要写护甲钢刀什么的来防身,现在直接扛着农具就好了,甚至还省下了粮食,这些人一听说有宝贝,那都是自带干粮,都想着自己是那个幸运儿,宝贝会败自己找到。
他们不明白真相,但冀州军却知道这一仗要干什么,所以管统把带来的三万人部队直接把化成为零,以屯为单位穿插在百姓之间,留下五人的间距之后,才算是彻底将昆嵛山围了起来。
这样的搜山,危险性很大,可管统真的一句顾不得那么多了,现在最主要的是如何把后钱找出来,而不是找到后钱之后部队与百姓可能遇到的麻烦,所以虽然他有些紧张,但却对此行有着十足的把握,就算某一方发现后钱,甚至被后钱消灭,但最少把他找到了,接下来他就能顺顺利利对其进行清剿。
管统四下扫了一眼,在他身边,此刻各校尉将领以及全员准备完毕,而且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毕竟都知道此行成功失败的概率有几分,尤其是把部队这么分散开,谁点子背碰到后钱,那是必死无疑的,就算侥幸,那也是九死一生,此刻每人能确定谁是那个倒霉蛋,但都在心中期望着自己是幸运儿。
这是人的天性,趋利避害,尤其是涉及到性命,没谁敢怠慢,可管统却不会管他们的这些想法,他有着自己的要求,只要后钱一现身,不管在哪个方向,距离有多远,都必须第一时间赶过来,不能有任何的拖延,如果有些耍小聪明,不管最后是胜是败,别怪他秋后算账。
“将军,吉时已到!”
一名亲兵一直观察着时间,为了这次出兵,本就熟悉兵阴阳的管统亲自推算吉日与吉时,为此部队一早就来到了城门口集结,但并没有继续出发,而是一直在此等待吉时,为此管统专门带来了一个沙漏,放在了身边,还特意安排了一名亲兵去盯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见吉时已到,忙来到管统身边提醒,管统瞧了眼沙漏,并没有直接出兵,而是盯着沙漏最后一滴沙土落下之后,这才大手一挥:“出发!”
他催动战马,率先出城,同时军队紧随其后,而百姓也纷纷开始行动,络绎不绝,出得城来。
部队在他的带领下出城,管统一马当先,完全变成了前锋,不过走了三里之后,他却停了下来,看着部队继续开拔离开,一直待中军出现,才彻底归队。
他的亲兵与他一同来到中军,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之后,管统这才舒了口气,一切都有条不絮的进行前,尤其是在吉时出发并没有什么情况发生,这说明此行必定能够大胜而归,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这位兵阴阳大家之前还有些忐忑的心里才算是彻底安静下来,此行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昆嵛山离牟平并不算太远,虽然人马众多,依然在日落时才抵达,部队四散开来,按照管统的部署将昆嵛山围定,就等着明日一早搜山。
~~~~~~~~~
建安三年整整一年的时间,天下人的目光几乎都停留在徐州,如果之前天下各郡每一个时段都会有扯动人心的事情发生的话,那么这一年,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与徐州有关,所有人都在猜测着徐州之战的最终结果会如何,势力强大者有之,如荆州刘表,益州的刘璋,但这两位更多还是以看热闹的心态看待徐州的战局,可是已经又流窜回九江的孙策,却翘首以盼着徐州的战局能够有决定性的进展。
可以说,这个时候,没有人比他更关心徐州的战况,如果袁绍甚至是曹操能够成功,抓住了刘澜,不管是杀他还是迫使刘澜投降,首先他的机会出现了,他可以趁着江东无主陷入混乱之际出兵,夺回本就属于自己的地盘。
这一年与刘澜的失利,让他失去了九江,好在他用周瑜之计,成功骗过了刘澜,躲在长沙才最终化险为夷,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帐下的部队并没有损失,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部队在,他就始终有着东山再起的机会,而真正像要崛起,一个九江乃至于一个豫章都不成,只有整个江东,可是现在的秣陵在刘澜的控制之下,他想要控制秣陵,以他现在的实力,就算夺下秣陵,也挡不住刘澜率大兵杀回来,所以现在出兵秣陵,完全就是找死。
就像义弟所言,他们现在的机会,完全取决于刘澜在与袁绍的作战中大败,如果这样的情况当真发现,那么他的机会就出现了,虽然他在吴郡没什么人脉,反而还有着陆家这样的仇敌,可是在丹阳,以叔父在当地的人脉再加上他们孙家的声望,取代刘澜还是极为容易的。
这几乎成为了孙策唯一东山再起的机会,能否震惊世人,完全取决于徐州一战,如果不是周瑜拦着,他都有派使节前往冀州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袁绍,只要他能击溃刘澜,那么他就能把秣陵拿下,让刘澜无家可归。
但是这个想法被周瑜否定了,首先袁绍不会相信我们,也不会看得上我们,更为重要的是,本来我们与袁绍就有着深仇大恨,虽然现在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可是袁绍却无法这样,那么他又怎么可能瞧得上我们这几万人,甚至还会觉得是我们想浑水摸鱼,趁机夺下秣陵,到时候袁绍一旦知道了我们的想法,非但不会给予我们任何帮助,反而还要对我们进行防备。
这些话虽然让孙策十分郁闷,但在仔细思考之后,他开始相信周瑜的判断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偏差,如果袁绍当真能击败刘澜,那么他是希望秣陵落在自己手中,还是他手中,所以与其联络,只会是打草惊蛇,让他对我们有利防备。
这件事的当天,孙策一夜未眠,他对前路感到迷茫,一直以来如果是心中的野心和不断壮大支撑着自己,那么现在他之所以还能继续,没有垮掉完全是因为父仇,可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很多时候他都不敢想下去,更不敢去想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一个明显的改变,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样期待着徐州之战,期待着有什么良机出现,与他借助袁术有什么不同,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来达到想要达成的事情,那么还有什么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回到袁术身边,或者找寻一位能够让自己复仇的明主,又何尝不是明智的选择呢?
孙策感到了彷徨和迷茫,与其说他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倒不如说他失去了信心,对自己能够成为一方诸侯争霸天下的信心,可是如果要转头他人为主,显然能够供他选择的人选并不多。
刘澜,他宁愿死,也不会投靠他,刘表更是如此,他又如何能委身杀俘仇人帐下,更何况,人家也不会要你,你敢过去,那不就是自投罗网吗,至于回到袁术身边,那就更不可能了,这不就等于打自己的脸吗,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甚至能够想到,如果他前往寿春,会受到何种的嘲笑与挖苦,这比投靠刘澜更不靠谱,所以他现在其实还真没有什么路容他选择。
不,也不是,因为他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在他最困难无助面临全军覆没时收留了他的张羡,而这一次在长沙,他收到了极为隆重的礼遇,在张羡身上,他看到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与父亲曾经的交情,而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情分。
这份旧情谊,是他在袁术那里所没有感受到的,他相信,张羡才是父亲生前所交到的真正挚友,他也相信如果自己投效他,张羡一定会收留自己,而且最为重要的第一个原因是,这一次在长沙,他偶然间知晓了一个情况,他和刘表的关系十分紧张。
甚至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甚至他还主动与曹操联络,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表绝不可能坐视不理,而张羡也不可能继续保持现状,可以说两人现在就隔着一层帛布,谁率先捅破,那么一战大战也就会发生。
而这无疑是孙策最愿意看到的情况,不仅有了他发展的机会,更可以让他有了报仇的可能,而且还是在张羡这样礼遇他的叔父身边效力,显然这是个不错的选择,甚至是对他最好的选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觉得自己应该把想法和众人透露一下,让他们提前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就在这样的胡思乱想中他睡着了,天一亮,他就把朱治黄忠以及周瑜等人一同叫了过来,把心中所想全盘说出。
场中都沉默了,甚至有些人以及变得义愤填膺,他们理解孙策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什么,但有一点却是他们不想承认的,那就是士兵,投靠张羡,也就以为着承认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失败的,这是他们所不愿面对的现实。
“还有机会,少将军!”很多人尤其是程普,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希望还在,最少在徐州之战没有落下帷幕之前我们的希望还存在,现在说放弃还太早了。
孙策也有想过,如果反对的人数很少,那么他当即就可以拍板,可现在看起来,几乎都在反对他这个决定,或者说大军都还想再努力一下,现在认输太早了,也不甘心,虽然也许徐州之战后依旧是失望,必须要面对现实,可是那都是后话,现在绝不能放弃!
大军还想最后努力一下,而他们的反应,则给予了孙策信心,他也不在坚持什么,但如果当真有一天无路可走,那我们就投效张羡,和他一起对付刘表,夺取荆州,为父报仇!
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大家心里有数,虽然孙策已经放弃了现在投效张羡的决定,可如果接下去的一年没有太大的改变,那么前往长沙必然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离开了议事厅,所有人的眼睛都是迷茫的,无神而散漫,从寿春出来的时候,大家信心十足,意气风发,而现在所有人都属于无助甚至是麻木,一个九江不足以让他们称霸,甚至连自保都显不足,可他们只能继续冒险,这也是最后一次的疯狂。
能否有好的结果,没人清楚,或者说着取决与徐州一战刘澜的损失到底有多大,这样的感觉不知道该如何来形容,很多人尤其是程普,觉得就好像是在有人拿刀搅动着五脏,心脏正在滴血,痛苦很快传遍全身。
他赶到不安和深深的自责,更愧对孙坚,是他无能才让孙坚变成今天这样,他把一切都归在了自己身上,这重压力他必须背负起来,虽然这样的重担更应该孙策来背,但他毕竟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少年,对他来说这样的压力太沉重了,不能让他继续背负下去,只会把他压垮,现在是该他们这些老臣子们来为少主分担了。
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的影响范围能做到的有限,可主要能帮到孙策,他在所不惜,离开了郡守府,这一路之上他都在想着这些,而孙策其实也在想着一些事情,只不过他现在信心又一次回来,因为他必须要为所有人做出表率,身为孙家长子,他深知长子的担当,这个家他不扛起来,还能指望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