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公主是个多才的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看了执失思力的信后拍手说:“难怪就算赵德言那样的人说到杨崇都是敬意,如此胸怀,当年圣天子也差了一点。只是听说杨崇是个商人,言行不一致,就怕未必可信。”
突利叹口气说:“你知道吗,我为什么丧失信心,就是李世民与杨崇的大战,复盘时,无论我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都发现自己毫无胜算。这个世上,能与杨崇一争长短,兴许只有盟兄李世民和三叔。杨崇很早就知道李世民是对手和名将,却没有算计李世民,已经很了不起,换了我,早派人杀了李世民。”
这是大隋和突厥权贵人所皆知的事情,突利话里的意思就是不信又如何,淮南公主笑道:“那我替你去一趟涿郡,好歹我是大隋皇族,又是个女人,徐世绩再怎么样,也不会与我为难。”
突利笑道:“那怎么行,要是这样,我岂不被杨崇手下人看轻,我们一起去,正好陪你在涿郡买点东西。”
突利一直感觉自己是高攀,所以情愿为老婆多做点事,再说买女人的东西,对他这个小可汗来说,还真算不上什么,淮南公主忽然收起笑容说:“能不能和杨崇说,保留杨政道的地盘?”
突利呆了一下说:“你们多心了,只要你们不参与大隋和突厥的战斗,杨崇根本不会动你们。我知道杨崇忽然杀了李世民家人,你们恐慌,赵德言和我分析了一夜,说杨崇一直惜才,希望有机会利用亲情招揽李世民,但是观音婢鱼死网破的做法,让杨崇最后选择了放弃。赵德言说这就是命,如果李世民被擒,那一切就会改变。”
淮南公主点点头,如果李世民被抓,很可能会因为老婆孩子投降长安,那么后面的故事就完全是另外一个版本。淮南公主想了想心生疑问:“赵德言那个人渣似乎对你很好,这次也是他向颉利可汗说情,可汗才放了你?”
突利忍不住笑道:“他是我的汉语老师,我这么软弱绝对跟他有关系,从小就教育我以德服人,和草原上的信条完全不一样。估计杨崇看上我,也是因为我这个原因;我服气杨崇,是杨崇推行的百姓一日三餐,眼下已经在河西成功,在关中成功,在江南成功;如果在巴蜀、河北再成功,那么就可能在东北、在突厥成功。”
原来突利怀抱着如此大的理想,淮南公主皱眉说:“赵德言在沃野三镇很成功,但是在大利城却很失败。杨崇也不可能每次都成功。”
突利赞同说:“赵德言说,在沃野有河西的帮助,是在杨崇的引导下进行。但是在大利城没有外援,赵德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也是我要找杨崇试试的原因,没想到他提前做了方案,现在更期望杨崇的方案,我爷爷,我父亲都想带着族人过上汉人的生活,我要赌一把,看能不能实现他们的愿望。”
在突厥奉行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还有着突利这样一朵奇葩,淮南公主目生崇敬地说:“突利,杨崇、赵德言没看错你,你有上位者的潜质,只是对阴谋那些东西欠缺,不管如何,我相信你一定能带着突厥百姓走向幸福。”
突利的虚荣心得到极大地满足,一把搂住淮南公主说:“到涿郡,我带你好好玩玩。”
突利和手下心腹商量后,决定结社率留守牙旗,突利自己和淮南公主前往涿郡;结社率等人都很支持,与奚族、契丹等战败后,牙旗在东北的威望是急速下降,十八个郡在突利旗下,看上去大利城的重视,实际上是把突厥一半的税收压在了突利的肩上,有大隋的协助,才有可能完成这种目标,当年颉利可汗在沃野城的发展不就是靠着河西的杨崇帮助。
突利和淮南公主带着两百骑到达涿郡,一路上就看到农田里、道路上都是忙碌的人群和车队,军队反而是少见,似乎大隋已经认为天下太平;在城北十里长亭,出面迎接突利的崔宝山,崔宝山和突利是老熟人,笑着告诉突利夫妇一个消息,杨崇到了。突利没想到杨崇会在涿郡,惊讶地说:“越王北巡,官府怎么没出告示?”
崔宝山笑道:“越王又不是皇帝,出来不需要昭告天下,我估计越王不愿意称帝,要的就是这份随意。突利,我和你父亲是老朋友,说句卖老的话,你见到越王要恭敬一点,他随便给你出几个主意,多开两个榨场,比你和奚族拼死拼活几个月挣到的都要多。原来我们也不懂这一点,但是现在看营州,才知道圣天子当年方向没错,是宇文述、苏威等人无能啊。”
淮南公主是宗室女,杨广名义上的女儿,一听此话,对崔宝山好感大增说:“崔大人,真有这么神吗?”
“当然。”崔宝山一副后悔莫及的样子说:“原以为东北缺粮食,王恭那小子做了一年屯田,我们才弄懂,东北缺的是人,种水稻,种高粱,种粟都能养活军队,现在营州那里就是突地稽的族人也在耕地。还有那些牛和曲辕犁的改进,原来两个人干的农活,现在一个人就能干了。”
突利不相信地说:“靺鞨族也能耕地?”
突利一直负责与东北各族打交道,当然晓得大隋自开皇年间,就一直希望燕山和辽西那些归附大隋的胡族能变成农耕一族,官府甚至发放耕牛和农具,可是几十年一点成就都没有;在这一点上,高句丽的做法比大隋成功,靺鞨族举部役属高句丽后,反而在刀剑之下开始耕种。
崔宝山无奈地说:“最关键的是一开始,胡人没什么耐心,王恭采用军队与居民共耕的模式,收成各自一半,把靺鞨族带上了路。营州刺史府已经宣布,种满三年,军队退出,谁家开的地就归谁家所有,在官府领取地契。现在不要说靺鞨族,连那些马贼的家眷都在找地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