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诸位,准备北征吧!

目录:天下第一逆贼| 作者:风味饮品| 类别:历史军事

    随着徐景昌的介绍。

    内阁杨荣三人这才终于知道,在遥远的大明北边,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贼子大胆,竟敢掳我大明百姓!”

    身为内阁首辅,杨荣当先开口,然后他默默的看了一眼坐于对面的徐景昌:“鞑靼部这是欺我大明无人乎?”

    首辅大人这番话,头先是确定朝廷的立场。

    也就是所谓的,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

    后面一句话,虽然没有点名,但明显是对着徐景昌说的。

    要知道,徐景昌之所以坐在这里,就是代表着五军都督府,代表着大明军方百万大军的。

    对徐景昌说大明无人,岂不是在说以徐景昌他们为首的大明军方无能?

    争斗无处不在。

    此时便是一次大明文武之间的争斗。

    朱瞻基淡淡的看了杨荣一眼,这位是出身太子府的,多年来忠心大明,如今更是身为首辅。

    首辅大人刚刚接任内阁,朱瞻基打算给对方这个面子。

    他耸耸肩:“辽东都司奏报,鞑靼部是乘着太平堡换防之际突袭,这就说明他们有人潜入大明,掌握了我们换防的时间,并能将消息传递出去。”

    徐景昌当即皱眉开口:“太孙,五军都督府已传令辽东都司义州卫,要求他们查清潜入辽东的鞑靼探子。”

    杨士奇立马开口:“定国公……”

    “来人,叫了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罗向阳过来。”朱瞻基开口,打断了杨士奇将要出口质问的话。

    外间的通政使司官员听到值房里传来的话,立马有人回应了一声,然后小跑着出了内阁班房,往皇城外的锦衣卫衙门赶去。

    值房里。

    朱瞻基看了一眼被他打断话的杨士奇。

    大概是看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已经被太孙猜到,杨士奇稍稍低下头。

    他原本想要说的是,如今太平堡被袭,换防将士都被鞑靼杀害,那些潜入大明的鞑靼探子,恐怕早就已经逃回草原了。

    这个时候再要义州卫清查,只怕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这本是又一次排挤五军都督府的好机会。

    不过却被太孙给打断了……

    杨荣稍稍抬头,看向对面坐在徐景昌旁边的金幼孜。

    打压军方是内阁乃至于朝廷中文官集团的共同目的。

    但这是要分时间,分情况的。

    金幼孜看懂了首辅的想法,他开口道:“义州卫太平堡被袭,后方百姓被掳,地方定然混乱,军中亦是不稳,是否要朝廷就近调派粮草支援,好让五军都督府能及时抽调将士补上太平堡的缺口?”

    次辅这是在向徐景昌或者说是军方示好,表示朝廷会配合辽东都司那边稳定地方民心,同时也在提醒徐景昌要尽快将太平堡这个点守住,防止草原从这个缺口再次突袭进来。

    朱瞻基将目光投向徐景昌。

    自从朝廷开始让五军都督府轮值内阁,军方的事情几乎全由五军都督府掌握。

    其中,就包括各地军方内部的换防及官兵调派。

    徐景昌点头道:“已六百里加急,要求辽东都司抽调一个千户所进驻太平堡,同时抽调前线官兵前出草原,防备鞑靼部可能的集结。”

    消息在辽东和应天只见来回,就算是用上六百里加急,一来一回所耗费的时间也是漫长的。

    朱瞻基稍稍沉默了一下,他在想如果自己是鞑靼部的头领,在劫掠走了大明子民之后会做什么。

    是乘机扩大战果,劫掠更多的大明财富和百姓,还是就此退回草原深处?

    此时刚刚入夏,正是草原上水草丰盛的时候,而在盛夏结束草原上就有可能迎来漫长的白灾。

    白灾,即使整座草原被鹅毛大雪覆盖住。

    天地之间,除了茫茫深不见底的积雪,什么都不存在,牛羊短缺牧草,牧民缺少口粮。

    如果朱瞻基是鞑靼部的头领,定然会在将大明太平堡这个点打开之后,乘机扩大战果,寻求抢夺走更多的物资。

    可是……

    鞑靼部会做出这样是个人都能想到的事情吗?

    首辅杨荣看了一眼第一天监国的太孙,轻声开口:“太孙,如果臣乃是鞑靼部首领,必定会乘着辽东混乱之时,寻求抢走更多的物资,但必定会绕过太平堡这个已经被大明注意到的地方……”

    “所以,鞑靼部在寻找新的战机!他们要乘着辽东都司因为太平堡而被牵扯精力的时候,在其他地方突袭我大明?”朱瞻基沉声开口,目光逐渐凝重起来。

    中原王朝与北方敌人的战争,有着一个历来已久的弊端和问题。

    那就是草原上的敌人凭借着饲养的战马,来去自如,机动性强。

    而中原王朝从来都只能被动防守。

    也正是因此,中原才会有那磐恒万里的长城,才会有如今大明之九边的存在。

    谁也不知道敌人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出现。

    “来人,取九边防线堪舆。”

    朱瞻基站起身,向着值房外间喊了一声。

    少顷,就有人将一份精确的大明九边防线堪舆图搬了过来。

    杨荣等人随着朱瞻基站了起来,围在堪舆前。

    “鞑靼不可能进到关内。”

    站在堪舆前,朱瞻基很肯定的说道:“如今北平城营造已经接近尾声,朝廷北迁近在眼前,皇爷爷前后抽调了诸多卫所官兵到北平一带。想来,鞑靼是知道这个消息的,所以他们不可能冒着被大明围歼的可能,而冒险进到关内。”

    “所以,他们最有可能的还是围绕着辽东一带做文章!”杨荣目光烁烁。

    首辅在思考着,经过鞑靼这么一折腾,下一次的北征可能就要围绕这一次的事情而发生了。

    他有些担心,自己刚刚接手内阁,统掌大明朝堂,就要立马迎来皇帝决意北征。

    朱瞻基却是再次向前,就站在堪舆前,目光稍稍搜寻了一番,就指在这一次被突袭的太平堡上,然后顺着向下,到了一条河流前:“这条河叫什么?河面多宽,河水多深?”

    眼看太孙发问,徐景昌立马开口:“启禀太孙,此乃大凌河,河长八百余里,最宽处不过三十丈,此时盛夏多雨,河水较深,没过人。”

    随着徐景昌的介绍,众人将目光投向这条名作大凌河的河流。

    只见大凌河从山海关外百余里起源,向北流淌,就在太平堡西北一侧数十里处转向东南,与缅河汇流,然后一路流向东南,流入辽东湾。

    在大凌河与缅河之间形成的三角地带,乃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两条河汇流的西北侧三角地带,除了有大明的太平堡之外,另有大靖堡、大清堡、镇夷堡护卫着这块地区的大明百姓。

    这一次,鞑靼部正是突破了位于三角地带最南边的太平堡,然后从这里掳走了大明的百姓。

    杨士奇看着眼前的堪舆,不由开口:“义州卫就在大凌河南部,离太平堡不过数十里,鞑靼能这般胆大包天突袭此处?他们若是从辽河套进来,在广宁卫与海州卫之间作战,岂不是能抢走更多的东西?”

    杨士奇说的是在太平堡和义州卫东南方的辽河流域。

    尽管这里有着大明诸多边军戍堡,但驻扎大量官兵的城池,却相隔甚远。

    辽河流域西北数百里,乃是驻扎着广宁四卫之地,在辽河以东数十里才有海州卫驻扎。

    因为近海,辽河流域又水源充足,这里居住的大明百姓和资源更多。

    徐景昌却是摇摇头:“杨大人有所不知,此地虽然我大明百姓更多,物产资源更盛,但正是因为有着辽河存在,此地河道诸多,不利于鞑靼骑兵奔袭。只要前方各地戍堡反应过来,就能堵住鞑靼骑兵的退路,等到广宁四卫反应过来,这些人就只能束手就擒。”

    而一直没再说话的朱瞻基,却是突然问道:“鞑靼人有没有可能跨过大凌河,从大康堡、大定堡、大茂堡、大胜堡一线进来?”

    随着朱瞻基开口,众人不能的投向太孙所说的地带。

    只是看了一眼,在场几人便觉得这个想法不太有可能。

    跨过大凌河,南边就是小凌河,而在这两条河流之间,除了朱瞻基一开始说的四座戍堡防御边疆之外。

    这条由大小凌河构成的狭窄地带里,拥有着义州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中左所诸多兵马驻扎。

    上万兵马,牢牢的守在这片土地上。

    鞑靼人几乎没有可能从这里得到一丝好处。

    哪怕他们突破了前面四座大明戍堡的防御,也会在短时间内迎面撞向等着报仇的明军。

    徐景昌皱着眉:“如果鞑靼人从这里进来,他们只能选择速战速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我们围堵上。可若是这样,他们便不可能带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了……”

    朱瞻基摇摇头:“若是他们一路走,一路抢,不是后撤,而是向东再次越过大凌河呢?到时候就只能百余里外的广宁四卫,而那个时候他们很可能是在支援义州卫这边,从而与鞑靼部擦肩而过,让鞑靼人从辽河一带逃出去。”

    “这……”

    徐景昌有些迟疑,然而更多的是怀疑。

    他有点不太确定,鞑靼人会按照太孙所说的这样去做。

    这条路线太过漫长了,只要有一个鞑靼人头脑清醒,都会知道一旦他们的速度慢下来,就会被发了疯要报仇的明军追上,然后就是被明军屠杀的结果。

    “再或者,他们就不是为了抢夺,而是要吸引我们的注意呢?”朱瞻基忽然再次反问道。

    这一次,徐景昌眼前一亮,然后露出浓郁的愁容。

    一旁,杨荣三人同样是目露忧虑。

    如果真要是按照太孙所说,鞑靼人会派出这么一支队伍,他们可能会一路纵马穿过防线,进入到辽东内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然后呢?

    鞑靼人难道只是想要亲自进到大明,当着大明的面秀一把他们的骑术是多么的优秀?

    在太平堡被突袭,换防官兵全数被歼,顺带着抢走上万大明百姓的刺激下。

    整个辽东都司上下,这个时候都已经是憋着一口气了。

    一支胆敢再次冲进大明的鞑靼人队伍,只会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他们会想着报仇,向着将功补过,然后倾巢而出去围剿这支鞑靼人。

    那个时候,肯定会有另一支鞑靼人的队伍,从空缺的地方进来,开始真正的抢夺财物和大明百姓的盛宴。

    徐景昌有点不敢往下想了。

    一旦事情真的按照太孙所言,整个辽东的局势将会陡然之下。

    他甚至能想到,如果他是鞑靼人的头领,会在吸引了大小凌河附近大明卫所注意之后,另一支人马抢夺财货的时候,再安排一支伏兵。

    等到辽东明军反应过来的时候,想要追击抢夺财货的队伍时,伏兵大起。

    这个时候,最开始进到辽东,摆脱了追击的那支骑兵就能围拢过来,反过来将辽东明军包围起来,余下的就是围剿明军了。

    借此,削弱明军在辽东的力量。

    而抢夺了财货的队伍,也能顺带着,带走数不尽的财富。

    现场,不光光只有徐景昌是个明眼人。

    在朝中多少年了的杨荣三人,同样是看出了这个计谋的可怕之处。

    就连杨士奇也不由怀疑的开口道:“鞑靼人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他有些担心,一旦鞑靼人真的想出了这个法子,那么现在肯定已经在实施了。

    朝廷就算现在知道了,等消息到了辽东的时候,那个时候辽东的局面会是怎样的?消息能赶在鞑靼人开始实施计谋前,送到辽东的统兵将领们手上吗?

    要知道,辽东都司太平堡被袭,百姓被掳,这件事情已经发生有些日子了,只不过是消息在昨日刚刚送到应天城而已。

    朱瞻基的手在辽东的位置上拍了拍,然后转身看向众人。

    “诸位,准备北征吧!”

    “这是无奈之举,如果辽东乱了,朝廷在关外一直以来的努力就将功亏一篑,鞑靼人将会带着大量抢走的物资,再一次壮大自身。”

    “郑忠在近期会开始运送银子回来,南疆也会有大批的粮草直接送到北平。”

    “现在,朝廷要开始配合五军都督府,将北边那把悬在大明头上的刀彻底的打断!”

    无奈的叹息声,在内阁值房里接连响起。

    无论是徐景昌还是杨荣他们,脸上都浮现出无奈的神色。

    他们都知道,一旦辽东乱了,皇帝北征的想法就会彻底的确定下来。

    而他们,只能从现在开始,提前做好一切北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