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一边赚钱 一边搞事

目录:乡村之巨变| 作者:温岭人| 类别:都市言情

    其实,不用陈扬爷爷说明,大家都知道,陈扬的房子是免费借给村小用的。

    蔡福满道:“与陈扬比起来,我很惭愧。所以我决定,拿出两个房间,免费给村小老师住。”

    这么一来,蔡福满起了带头作用。

    村两委里,已建造了新房子的,还有蔡根夫、童小芳、蔡朝阳、陈玉花和蔡国平。

    有蔡福满带头,这五位不能落后,先后表示,各拿出两个房间,免费给村小老师居住。

    加上陈扬的四个房间,一共有十六间,足够老师们居住了。

    大问题得到了解决。

    上午的会议也结束了。

    下午,上面来的人,关起门来开会学习。

    原来,温林县一带,有这么一个风俗,大年初二不能上门做客。

    正月初三。

    陈扬让爷爷拿出四坛米酒,搁在堂屋的餐桌上。

    童老贵也来了。

    鞋底厂四个股东全部到齐。

    陈扬没让大家上楼。

    “长话短说。胜利叔,广发叔,辛苦你们两个,去一趟县电力局长家和区变电所长家。目的简单直接,除了拜年,就是恳请他们,按时来拉电线和安装变压器。”

    陈胜利点点头,“不说辛苦,这是应该做的事。”

    陈扬道:“这是必要开支,其他礼物的费用,记在厂里的帐上。”

    童老贵道:“四坛酒也该记上。”

    陈扬笑着摆手,“自酿米酒,免费啦。”

    蔡广发道:“扬,送土酒,是不是有点那个了?”

    童老贵哈哈笑道:“广发,你有所不知。上次他们两位来村里查看,扬请他俩喝米酒。他俩赞不绝口,临走时还各带走一坛呢。”

    陈胜利和蔡广发都笑了。

    陈胜利道:“扬,最后一个问题。按咱们的生产能力,十个千瓦的电力就已足够。咱们现在一下子搞了三十个千瓦,是不是有点浪费啊。”

    陈扬笑了,“胜利叔,将来要是生意好了,要扩大生产,多余的电力不就用上了么。”

    陈胜利笑着点头,“还是你想得远。”

    “还有,上次他们跟我说了,对咱们这是政策优惠。咱们相当于花二十千瓦的钱,拿到了三十千瓦的电力。胜利叔,广发叔,咱们捡了个大便宜。”

    原来是这样。

    陈胜利和蔡广发问清地址,兴冲冲的出发了。

    陈扬把童老贵带到二楼。

    “扬,昨天开会,你的建议,直接把他们将了一军。”

    “快说说,都有什么反应?”

    童老贵一边回忆,一边说道:“明摆着的,你让蔡福满出来挑头,他们当然知道,你是在针对他们三个。我和陈玉花事先知道,我俩肯定没意见喽。”

    “说他们三个。”

    “童小芳什么也没说,以我看,他已经蔫了。蔡朝阳憋火,但碍于你是他朋友,不好公开发作。就是蔡国平,如你所料,出了会场就公开骂你。”

    “呵呵……他娘的,我就是要气他们,气死他们最好。”

    童老贵问道:“扬,下一步做什么?”

    陈扬思忖起来。

    现在的童老贵,已与陈扬紧紧的绑在一起,除了是个情报员,还充当冲锋陷阵的好手。

    “老童,下一步先缓一缓,等区里乡里的人撤走再说,免得影响了他们的工作。”

    “行,听你的。”童老贵提供了另一方面的情报,“扬,还有一个情况。村里人看到皮箱畅销,已有不少人准备跟风。据我所知,至少已有十家准备就绪。”

    陈扬点点头,笑着指了指童老贵,“其中还包括你家童小龙。”

    “哦,你知道了?”

    陈扬道:“过年前,小龙找过我。他那个农副产品加工厂,生意倒是稳当,但利润实在太低,赚不到多少钱。”

    “我呸,这还用你说吗?小龙是我朋友,我不帮他我帮谁?”

    站在陈扬的角度,做鞋的和做皮箱的,他巴不得多些个体户。

    因为这样一来,他可以多些选择,他就可以压价,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凡事都有了结的时候。

    火灾调查初步结束,结论是小孩放鞭炮,不慎点燃稻草所致。

    至于是哪个小孩放的,根本就查不出来。

    正月初六,区里和乡里的人都回去了。

    正月初八,电力局运来了变压器,安装变压器的工人也来了。

    电线早已拉好,放置变压器的石墩,也早已搭好。

    只用半天时间,变压器就已安装完毕。

    正月初九,从福建晋江运来的设备,也按时抵达了陈家村。

    与此同时,陈胜利和童老贵从路桥街买来了五吨原料。

    这五吨原料,新料只有一吨,其余两吨是再生料,另两吨是旧料。

    生产橡胶鞋底,不可能全部使用新橡胶。只有新料、再生料和旧料混合使用,才能产生必要的经济效益。

    设备安装和调试正在进行,

    与此同时,招聘员工也正在进行。

    这次随同设备运过来的,还有对方赠送的两套旧模具,一套童鞋鞋底,一套休闲鞋底。

    陈扬建议,废物利用,就用这两套旧模具试产鞋底,看看能不能打开销路。

    初创时期,鞋底厂事多,陈胜利和蔡广发忙得不可开交。

    陈扬却反而置身事外,不再过问鞋底厂的事,甚至连鞋底厂都不去看一眼。

    童老贵却正好相反,天天去鞋底厂待着,见缝插针的帮忙。

    陈扬看不过去,把童老贵叫过来,也不顾年龄和辈份,指着童老贵的鼻子好一顿训斥。

    童老贵大惑不解,“扬,你批评错了吧?我去帮忙,发挥一点作用,怎么反而错了呢?”

    “你自己想,认真的想。”

    “我想不明白。我去帮忙,你不去帮忙。照你的意思,反而是你对喽。”

    “契约,契约精神。”

    “啥意思?”

    陈扬道:“按照咱们四人的约定,你我只是鞋底厂的投资者,胜利叔和广发叔是鞋底厂的所有者。你我不能插手鞋底厂的具体事务,除非他们提出来要你我帮忙。”

    “噢,甚至去看看都不行?”

    “最好看也别看。”

    “为啥?”

    “因为这会干扰他们的工作。”

    童老贵无奈的笑了,“这叫啥规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