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诉苦衷肠 乡试阅卷

目录:聊斋外话之画皮新传| 作者:季雨松风| 类别:其他类型

    八月已是秋高气爽之时,更何况十五之时的圆月与那飘香的桂花是那样的吸引人。当然还有那一浪接一浪的海潮。

    王安旭正坐在钱塘江边的一块青石上,静静地向远方眺望。那水天一色,万马奔腾的景象深深吸引着他。

    “你在想心事?”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你也来了?”王安旭头也没回的问道。

    “是的,我来了。我来看你来了。”背后那个声音说道。

    “你不该来的。”王安旭叹道。

    “不,我应该来。”梅三娘坚持道。

    “你这又是何苦了?”王安旭抬头望了一眼天空,慢悠悠的说道。

    “我想在你这里得到答案。”梅三娘也坐了下来,坐在王安旭的旁边幽幽说道。

    王安旭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口说道:“好,我告诉你答案。”

    梅三娘听后,心中一惊,急忙问道:“是真的吗?”

    王安旭苦笑了一下说道:“当然。”说完他便指着远处奔袭而来的浪潮说道;“你看着浪潮气势汹汹,携带一股必胜的信念誓要冲破这堤岸,不过这堤岸用的却是上等的石料凝砌而成。本身就很坚固,又再用铁索拦围。自然抵消了潮水的劲力,使之无法破岸。”说完这一句,又抬头看着梅三娘说道:“梅姑娘,如果把我比作这海塘,那么你就如同这海浪一般。你喜欢我,但是我的心中对你却只是拒绝,你我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你对我的情意我永生难忘。对不起。”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梅三娘却呆呆的坐在原地,愣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什么,便几步间冲到王安旭身前说道:“那你送我那幅画是什么意思?”

    王安旭站住了,过了半天以后才说道;“没什么意思,那只不过是我赠送与你的一幅曲谱,那首曲子你很喜欢,只是送给朋友而已,不是吗?”

    “难道你不想让我成为你的红颜知己吗?”梅三娘心中有些失望,却鼓起勇气,大胆的说道。

    “梅姑娘,你对我的情意我很清楚。但是我们真的不适合。这并非我瞧不起你的出身,而是王某自问对姑娘没有结纳之心,所以纵然你有千般好,我也没有此心意。还请你多多见谅。“说完,他转身离去。

    而原地之留下心神不定的梅三娘。

    过了好半晌,她才无奈的叹了口气,失落的离开,背影萧索......

    王安旭当日便回到了家,回到家后,便开始准备闭关,修炼一下武术神通。反正距离发榜之日还有半个多月,他并不想用这些时间来读书。而是想修炼一下武技。想在当日,他从木涯子那里得到许多门派中的不传秘技,准备好好修炼一番,巩固一下自身的境界基础。

    他对母亲说自己要去西湖周围的山上游玩一番,王氏觉得他也该放松一下了,于是就答应了。王安旭便带了些干粮和一些生活物品,出发进山去了。

    与此同时,乡试的批阅试卷也紧锣密鼓的展开了。自考生们第一场交卷之后,试卷被收卷官集中起来,从号舍沿着甬道往北,送到明远楼后的一个独立的院落中,这里是阅卷场所的外帘部分。其核心建筑是威严的至公堂,负责考场纪律的外帘官在此地坐镇,监督着试卷的前期处理工作。在监临官的主事下,试卷先被送到至公堂东侧的收卷所,在其中整理码放,清点数目,并进行初步的剔选。但凡破损、污渍的试卷都会直接被拿出来,送回至公堂中,由监临官审核之后,进行笔录。其余合格试卷则用印记,再命人转送左侧的弥封所,由其将试卷上的考生信息,用厚纸严密糊住。在录取榜单公布之前,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拆看。完成之后交给规模最大的誊录所,由其中百多位善书文吏,把考生的试卷用朱笔誊写出来,如果考生的卷子出现错别字,这些书吏必须照写,并在页顶标注出来。

    在笔录完毕后,还要交给隔壁的对读所,由负责校勘对读的书吏,检查所誊录的‘朱卷’与考生亲笔的‘墨卷’是否一致,标注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送至紧挨着至公堂的掌卷所,由其中的书吏将朱卷与墨卷统一编号后,送回至公堂中。

    然后由监临官留下墨卷封存,再根据内帘同考官的人数,将朱卷分为相应的捆,本次乡试有八位同考官,便分为八捆,并在上面写上‘第一束’、‘第二束’,直到‘第八束’,用印过记之后,再亲自送入内帘之中。

    当监临官从外帘门出来,便径直往北走,在一道飞虹桥前停住,对面的内帘早得到通知,主考官会同内监临来到桥的另一端,双方并不上桥,只是由一队军士,将试卷送过去,又对面的军士接过来。双方互施一礼后便各自回去了,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这自然不是双方没有礼貌,而是为了防止承担不同任务的考务人员舞弊,前后帘之间是严禁相互接触的。负责阅卷的后帘院,更是绝对独立于整个贡院,除了接卷,不准任何人进出。

    在后帘院地中心建筑是衡鉴堂,与至公堂、明远楼、大门、龙门在一条中轴线上,乃是主考官和同考官分房阅卷的场所。除了阅卷录取之外,后帘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便是在每场考试前一天,由主考官命题,并在其中的刻字房和印刷房中刻印出来,在翌日一早送交外帘。

    当所有试卷送入内帘以后,便在主考官一声令下,所有同考官开始掣签。所谓掣签,便是抽签,抽到几号便取走相对应的那一捆试卷,准备阅卷。

    而同考官们阅卷的地点便在鉴衡堂内,这里是专门阅卷的场所。为了保证不出纰漏,按要求主副考官必须坐在堂上,八位同考官分坐左右。负责监视阅卷地内监临。带着一干监视官。坐在众同考官地边上。瞪大眼睛监视考官地阅卷过程。这些监视官一般由锦衣卫充任,这自然是为了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性。锦衣卫向来隶属于皇帝,以其赫赫凶名足可以让一干同考官们掂量一下徇私舞弊的结果。

    整个衡鉴堂静悄悄的,没有谁敢交头接耳。不仅是因为站在后面的一干监视官那虎视眈眈的目光,就连这些监视官们只要在考官们不交头接耳。不挤眉弄眼的情况下,也是不能出声干扰阅卷过程的。

    这些同考官们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年纪都是四十左右,正是体力与精力处于巅峰之时,所以虽然每人领到的试卷数量极多,但还是能保证每一张试卷都能认真、详细的检查评判。当然这么多年下来,就连批卷也有了一套科学而细致的方法,不仅可以做到简便,甚至可以达到最为标准公正的程度。

    首先是这些同考官先认真地给每篇文章加注标点。同时察看文章语句是否通顺。如果读起来磕磕绊绊,毫无韵律可言,便会直接搁到一边。判其死缓。而只有文笔通顺,且错别字不超过三个地卷子,才有资格被同考官看第二遍。在这一遍中,同考官主要从‘理、法、辞、气’四方面来。来评判一篇文章地优劣――‘理’是对经书地掌握和程朱注释地理解。‘法’是八股文地文章结构。‘辞’是考生地文字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气’则是文章思想性地浓度。

    这四方面的衡量标准是‘清真雅正’,意思是,一篇好的八股文,应该用简洁、典雅、顺畅的语言,来正面阐述所领悟到的孔孟之道、程朱之学。根据这一标准,同考官们便可以判别考生文章的优劣,并且要在每份卷子后写评语。以此陈述是否荐卷地理由,无论取与不取,都要为此决定而负责任。他们将自认为够资格中第的卷子,写明推荐理由,交给边上地书吏,由其转呈给上的主副考官,如果有特别出色地,还会‘高荐’,也就是强烈推荐。

    而这些试卷的去取权衡,是由主副考官说了算的。如果荐上来的试卷,得到了副主考的认可,那么他便会在卷子上用黑笔写个大大的‘取’字,写明推荐理由后,送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认可,便会再写一个‘中’字,合起来便是取中,同时也要写明取中理由,以便解送礼部磨勘。何谓磨勘?就是为了保证阅卷质量,在公布录取名单之后,各省还需将取中举人的试卷解送到礼部复查考卷,这个步骤叫做‘磨勘’。

    待磨勘以后,将报告审核完毕,发回考官们。然后将所有中举的试卷上弥封打开,亮出考生的真名,然后正式发榜。并且京报连登黄甲。那些中第的考生才算正式成为举人。

    对于被副考官否决的试卷,主考官虽然有权扳过来,但那样太落副考大人的面子了,所以主考一般不会行使这个权力,除非他特别赏识的……但一篇文章能让人特别赏识,在别人眼里就至少是上好的水平,不会不取,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至于同考官了推荐了,却没有被采纳的卷子,正副主考官也需要加注批语,说明没有录取的理由。

    将这些结果全部送到京城的礼部后,再最终决定考生们的排列名次及录取结果。当然,这里的礼部并非单指北直隶省北京的礼部。还有南直隶省南京的礼部。从这点便可以看出朝廷的智慧来。因为有些省份距离京师太过遥远,不便于传送。所以便规定南方七省的所有乡试结果均有南京礼部磨勘。而北方六省的所有乡试结果均有北京礼部进行磨勘。这样一来,也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这个礼部磨勘的结果一般是不会否定主副考官的认定结果。否则的话,岂不是要说主副考官能力不足,有失欠缺吗?不尊重人家?

    如果按通俗的来说,主副考官将考生们的成绩进行评定,一般就定下来了。并不会被改变,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说在这期间,有考生因故被革掉功名,当然这种事还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考官们认定一人可以是举人,那么他就一定会是举人。礼部磨勘只不过是一道保险过程而已。

    由于阅卷的时间是白天,到傍晚时分便要考官们停下休息,这时两位主副考官会和内监官一齐清点朱卷,确认无误之后,用三把锁共同锁好鉴衡堂。第二天一早再一起过来,三人共同到场开锁,继续阅卷。

    一般阅卷时间是不到二十天的,其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进行第一场的阅卷。虽然第二场和第三场阅卷时,同考官都可以继续推荐。但在实际过程中,主考官只重头场,尤中四书,基本忽略二、三场的等级。也就是说,头场被选中,第二、三场只需文理通顺既可。这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考官们是无论如何也没法全部仔细审阅,所以比较客观的八股文变成了阅卷选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本朝最重视四书五经和程朱注解,选择八股文做重点,却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