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论语》的饮食观

目录:养生菜根谭| 作者:草岭书斋| 类别:都市言情

    饭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

    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1、《论语》的饮食观

    酒足饭饱后回想饭菜味道,则享受美味佳肴的心境全消失了;男女欢爱之后再想起平日好色,则有关男女情爱的念头都跑光了。所以人们常常用事过后的悔悟,来破除遇事时的情痴意迷,这样便可内心坚定,举动无不端正。

    《论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所谓好学也矣。”孔子又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礼记•礼运》中儒圣孔子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男女,乃修身养性之大要。孔子教导我们正确的养生饮食原则便是:“君子食无求饱,一箪食,一瓢饮而已。”真正会养生的人,决不为饮食物欲所迷惑,便是浓美醉人,亦或清淡无味,都不为此而烦心,亦不为此而挂念,如同饱后思味一样,浓淡的口味都不会刻意在乎。孔子形容这样善养生的君子,唯独关心的是事理与言行,即便是身居陋巷,饔飧不继,亦心有余欢,因为他能好学正道,故能自得至乐。

    养生什么最补?欢喜快乐最补。心中能常欢喜求道,至乐好学,便胜似调息观心万倍,便是天下之美食灵丹亦不能与之相比。故养生首先便是不迷惑于饮食浓淡之境。纵然是藜口苋肠,亦能欢喜信受,以此养生,方称冰清玉洁,寿长延年。

    《孟子》中曰:“食色,性也”。上面谈《论语》的饮食观在于“无求”二字。即“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所以古人云:“事能知足常安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可见一个人的品德与安乐,是从知足无求中得来的。人对物质,决定是越淡泊、越不挑剔,越有利于养生。不为饮食浓淡而挂念,便可养生长全。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有一幅书斋楹联,就是赞叹《论语》孔子这种健康的饮食观:“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以下谈男女,此诚养生之大关大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