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节:民间力量17年推动盛世修典(3)

目录:任继愈作品集结:任继愈对话集| 作者:任继愈| 类别:玄幻魔法

    任继愈:失败了,大典不像商业书,成不了畅销书,它是个工具书,销量不大。

    杨万国:编典真这么花钱?

    任继愈:这个工程很大,需要到全国四处搜集古籍文献,借阅文献,复印都很贵。有的图书馆的珍贵古籍复印一页要80-90块钱。还有差旅费,稿费都要花钱。

    杨万国:在国家正式拨款之前,编典一直在资金紧张中进行?

    任继愈:那13年经费非常紧张,进展也缓慢。大家都在苦撑。期间有的出版社自己垫些钱。有些地方预支稿费做经费,艰难维持。

    杨万国:既然大典起于民间,当时没有在民间寻求支持吗?

    任继愈:尝试了,我们当时打算在民间集资,找企业家赞助。凡支持祖国文化事业的企业家,赞助了,我们大典办公室就给他发奖状。但是效果不理想。有一些企业家倒是想支持,但是我们有顾忌,怕他的钱来路有问题。大典虽然是起自民间,但是经过国务院批准了,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国家形象。

    杨万国:最后出现转机了?

    任继愈:最后实在因为经费短缺,到2001年,编典夭折了。一些分典陆续停了下来,不过幸好队伍还没有完全散。

    资金解决后的人才困局

    杨万国:听起来让人有些怆然,这近乎于一群民间的草根力量在做一件常人不理解的事情。那时还没打算放弃?

    任继愈:近乎放弃了。当时我们聚在一起做了个论证:已经启动了9个典,剩余的13个典我们就想放弃了。但在最后的争取中,还是求得了财政部的2亿拨款,使得编典工作得以继续开始。

    杨万国:那为什么到今年才落实?

    任继愈:一言难尽。

    杨万国:现在有钱了,编典应该没有什么困难了吧?目前启动得怎么样了?

    任继愈:困难还很多。大典目前分为24个分典。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19个分典。剩下的5个自然科学类分典还在组织编纂队伍。

    因为拖的太久,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人才难找,特别是自然科学类的分典。这5个分典中,天文、地学典目前还没有找到人,没一点眉目。

    杨万国:组织编纂队伍这么难吗?中国泱泱大国,13亿人口,难道找不到这样几个人才?

    任继愈:组织编纂队伍目前主要有3个方面的困难。一是领军人物难找,大典拖了15年,一些有学问,能担重任领军人物的老专家年龄都大了,有些退休了,有一些去世了。其二,一些老专家很有名,但是手下缺人。我们是老中青结合,以老带青,这需要他们手下的年轻人耐得住寂寞。其三是看得懂古代科学典籍,懂自然科学史的人才很少。

    杨万国:您说的耐不住寂寞,流失的编典人才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