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外库内库

目录:回到明朝当太子| 作者:淡墨青衫| 类别:历史军事

    李自成是势如破竹!

    十月初至潼关外,分兵北渡黄河,同时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亲率主力,前往攻打潼关。(

    孙传庭命高杰和白广恩带兵驻关城外,自己带领亲信中军镇守关城。

    十月初六,李自成率主力攻打潼关,以孙传庭等部的残兵根本不堪一击,高杰逃走,白广恩投降,随后孙传庭收兵渭南,预备再战。

    但孙传庭的意志虽然坚强,兵却不堪战矣,他与监军乔元柱在渭南一起被杀,明朝最后一位允文允武,能治理地方,又能带兵打仗的一流人才,就此陨落。

    十月初十,李自成攻克临潼,与此同时,刘芳亮在山西扫荡诸城,为将来从太行山入河北做着先期的准备。

    到十月十一日,李自成已经兵临西安城下。

    ……

    ……

    “诸卿!”崇祯神色严峻,冰冷似铁,看向眼前诸臣,喝问道:“现下闯逆围住西安,秦王已经派人送急奏至京,请朕发兵救援,现在大局如此,你们可有什么善策建言?”

    这是一次小规模的御前会议,崇祯很勤政,从即位那天起就决定挽回祖、父、兄所一起丧失的形象,所以在崇祯十六年前是天天都举行常朝,还会有小规模的午朝和召见。(

    )但到了崇祯十六年,国事日坏,前方军情紧急,而常朝的礼仪和向征意义多,所以到十六年后,只有三、六、九这三天还进行常朝,其余时间并不举行朝会。

    今日的朝会是在文华殿临时召集,军情紧急,崇祯连虚应客套也是免了。

    崇祯问众臣,诸臣却也是面面相觑,无人肯出头回答。

    大局崩坏到如此地步,灭亡只在顷刻,不少大臣已经在盘算将来如何,很多人都已经觉得明朝确实是气数已尽,李自成才是天命英主,是旧王朝的掘墓者,新王朝的奠基人。

    在这种时候,替崇祯出主意,拿办法,还是免了。

    明朝此时确实是人心失尽,后来在李自成的进军路上,很多雄城要隘都不做丝毫抵抗,明明有兵有粮有城防,但就是没有打的意思。

    到了此时,不仅是民间对李自成抱有希望,就是文臣大臣,也是觉得可以投效新朝,李自成有得天下之望了。

    “冯元飙,你来说!”众人不答,崇祯便点名了。冯元飙是兵部尚书,自然是第一个被点到名,他已经老迈不堪,而且在孙传庭失败的事上和崇祯公然唱反调,虽然事后证明冯元飙是对的,但崇祯怀疑他因此没有尽力,所以此人在本兵任上的时间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西安无兵,臣已经行文给巡抚冯师孔,叫他扣下路过的五千四川兵,助守西安。”

    “那么,张献忠有窥探四川之意,川中空虚又如何?”

    “这容臣再慢慢设法。”

    “也罢了!”崇祯用冷峻的眼神瞟一眼冯元飙,不再理会他,只又向户部尚书倪元璐道:“倪元璐,你来说说,西安驻军的粮饷犒赏,应该如何筹措?”

    “臣回奏皇上,户部现在没有钱粮可拨,况且,缓不济急。”倪元璐低着头道:“臣请皇上速速降旨,请秦王将王府财产拿出一部分,犒赏守城军人,募集民壮,就象当初周王那般。西安城高池深,如果秦王愿意这样做,守半年以上绝无问题。”

    “唔……”

    崇祯也知道倪元璐说的很有道理,但沉吟了一下,还是摇头道:“亲藩府库由其自理,朕不便下这个旨。”

    “那……”倪元璐知道必定是这个回答,也只能缓缓道:“那么,要么请皇上发内帑充军用,要么,就容臣慢慢设法。”

    “慢慢设法”已经是托词,崇祯心理也很清楚,当下瞪眼看着倪元璐,半响过后,才道:“朕再发内帑五万,着由户部统筹用于前敌。(

    “是,臣遵旨!”

    有钱就好办事,倪元璐拜舞下去。至于这五万两能不能解到军前,到西安能发挥多大作用……那就无须他操心了。

    “着兵部侍郎余应桂前往西安,任陕西总督!”

    “是!”

    几个大学士和兵、户、工等诸尚书都站起来应旨。

    和余应桂交好的都是心中一沉,均是暗道:“这一下余庆桂算坏了事了。”

    崇祯哪知臣下的龌龊心事,又接着道:“传旨,令宣大总督并山西巡抚会同陕西总督,一并会剿!”

    “是,臣等遵旨!”

    “就这样吧,退朝!”

    待众臣叩辞之后,崇祯才长长叹了口气,朝会很久,群臣殊无建议,根本就是敷衍其事。他还不知道,随着亡国之像的越发明显,群臣中不仅开始敷衍他,不愿效力,甚至有很多人怀有阴谋诡计,想拿他做个“投名状”献给李闯的,也根本不在少数。

    “王承恩,发内帑银的事,由你去办吧。”

    最近王德化办事越来越拖沓不用心,崇祯很不欢喜,所以有什么事都是交代给王承恩去办。

    “是,皇爷,奴婢现在就去。”王承恩躬身答应了,便立刻匆忙而出。

    崇祯环顾左右,只觉心头一阵茫然,心中只道:“不知道秦王会不会拿出府库来犒赏守军,但愿他知道厉害相关!”

    ……

    ……

    王承恩从乾清宫匆忙出来,四周侍立的太监纷纷向他行礼,等他到了自己平素处理公务的地方,被他宣召的几个负责内库管理的太监也是迎了上来,一个个均是愁眉不展的模样。

    宫中的府库又分好多个,最要紧的当然就是内承运库,管库的太监第一个上前,向着王承恩道:“听说皇爷又叫发内帑出来?实话说,库中已经干净的能跑老鼠了!”

    “原本也没有指望你!”从刚刚廷议的场合里出来,王承恩脾气也很不好,尖着嗓子道:“这银子当然是从里库出!”

    “回王老爷,”里库的管库自然也在,上前一步,躬身道:“里库帑银也发光了,各库搜括下来,都未必有十万两银。”

    “就这么点了?”王承恩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那人冷笑道:“可不就这么点了?这点银子,还是没敢撒手,要不地,早就没有了。您老想想,不提咱们已经欠了多少月的俸禄,京营兵和锦衣卫都半年没有饷俸了,这可是打开国下来就没有过的事!”

    王承恩神色呆滞,喃喃道:“这可真是万不能想到的事。”

    做为局中人,王承恩当然是知道现在户部无银,早就一空如洗,各地的赋税也收不上来,所以根本不能指望。

    内库说是皇家私库,其实户部也可以算计内库存银,互通有无,算是半公半私。毕竟,京师的京营兵,皇宫内的宦官、杂役、宫女,还有勋戚、东厂、锦衣卫,这么多部门人员,都是由内库发放工资,所以内库窖藏不能算完全的皇家私藏。

    再说,前些年积银不少,崇祯在加辽饷之前,用前朝积银加上抄没的魏忠贤家产来支撑军用,到崇祯四年撑不住了,开始加收辽饷。到得现在,内承运库也是一空如洗,没有存银。

    至于里库,则是真正的皇家私藏,户部完全不能过问。历朝帝王的私房钱压库钱,反正积存不少,内库无钱,就从里库调拨,调到今日,终于也涓滴不剩了。

    “想想办法,调出五万银子来吧。”王承恩神色凄然,向着众人道:“要有天良,这会子不要还想着损公肥私。”

    “是是,咱们不敢。”

    “府库无银的事,我会向皇爷禀报明白的。”

    几个管库太监彼此对一下眼神,各人均是神色凛然,众人对着王承恩深深躬下身去,却是半个字也不肯再说了。

    王承恩也无心理会他们,只呆了一会儿,然后便向着端本宫的方向大步而去。